分享

数学中考状元: 别说几何难, 吃透这几种辅助线, 考高分很轻松!

 美棋 2017-07-21

我叫万方成,是某省属重点中学一名数学老师,工作12个年头,这一届所带班级明年就要参加中考。在我读书时,有一句话常被老师挂在嘴上,那就是:“三角几何,叉叉角角,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在当时,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的我,觉得这不过是一句玩笑话罢了。直到自己真正成为老师,才从学生身上看到,学习数学的不易。

几何可说是数学学习中的重头戏,需要极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许多学生,尤其是女生,对于几何题是一点头脑摸不着。更为可惜的是,一些学生原本单科成绩极好,或各科成绩平衡,却因为数学一科拉了后腿,多错两道答题,名次就刷刷往后退,作为其数学老师,不觉有些惭愧。

每一年中考结束后,我都会上网搜索中考状元们的采访,省状元、市状元、单科状元,在搜索到当地一名数学单科状元的采访时,我不禁眼前一亮。

这位女生在采访中说:“对于数学,我并没有太多天赋,家里也没有亲人是做数学老师或相关工作的。我成功的秘诀只有两点,就是做题和总结。大家都说几何难,我也不例外,尤其我是一个女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弱,刚学到这一部分的内容时,自觉非常吃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后来,我练习着用学习语文、英语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即多总结多记忆,尤其是总结,真是太重要了!我将自己做错过的几何题目都整理了下来,记录在错题本上,每天的功课完成之后,都会看一看,再做一遍,久而久之,竟发现了许多简易算法,更是察觉到,其实初中要考的几何题就只有这么一种,考试题目都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变形,只要最好基础题,将方法带入不同的题型,几何难题迎刃而解,不仅不再是我的弱点,反而变成我的强项。”

虽然教学已经多年,但总是墨守成规地按照教案、课件来教学生,竟没有想过,为学生们做一份这样的总结。我试着讲这位女生所说的例题带入几道题中,发现果然有很多题目都是在这几道题的基础上变形而来,不禁更加钦佩这位爱动脑筋、不服输的小状元。

然后,我尝试着在她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又找来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考卷,对一些几乎每年都出现的重点题型进行补充,制作出一份更加完备的中考几何复习资料。

分发给学生们后,反映良好,也让我十分欣喜。

正值暑假,我想将这份资料发布在这个平台上,不为其他,只因为寒暑假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机会,利用好这两个月的时间查漏补缺,这样才不会在新学期开学时落于人后,要知道,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如果一开始积极性就被打击,感到挫败的话,后面的学习或多或少会有影响,很容易一蹶不振。

希望家长们帮助孩子学习这份资料,不单单是记熟这些题目,而是能够将它们熟练运用在各种题目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