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结篇|手把手教你做好自查自纠之内部财务管理、内控和监管、财经纪律执行篇

 fjlyljc 2017-07-21



本期将自查单位在内部财务管理、内控和监管、财经纪律执行方面的三部分内容进行集中解读:

囿于小编学识有限,无法用专业术语去指导大家开展规范的自查自纠,只能就实践中所遇到和了解的内容就事说事,所以请大家见谅,各自见仁见智,实事求是按要求做好自查自纠工作。


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方面

NO15

是否建立往来款项定期清理机制,对到期、逾期的及时清理,对形成的呆账、坏账严格按照审批处理程序进行核销?

往来定期清理机制,对单位而言就是垫付和应收回款项,欠人家的我想别人比你急,清理频率的话我想一年一清的都能评模范了,如果是单位内部职工往来还好,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但如果是历史久远,接交不清,领导意图的垫付应收,你怎么收的回?


一说往来清理似乎都是财务的事,审批同意借款或欠款的都是领导,难道不应该是由他们负责?跟财务有一毛钱关系吗?我认为以后往来的责任人应明确责任人,这样才不会让财政资金滞留在外。


牢骚归牢骚,对呆账、坏账的处理我见过不少会计直接一张转字凭证自己就从事业基金中核销掉了,经历审计时没审计出,会计还把这当成经验炫耀。小编听了只能苦笑。


对于呆、坏账的核销是要走流程的,一般限额以下由主管部门批复下文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限额以上报财政部门核销,批复后下文,才能做核销处理。这是国有资产,不能轻易由一个会计就抹掉,那不是很容易去贪污,借笔款你若干年不还,然后自己大笔一挥就抹去了。


所以,平常大家注意及时收回垫付款,定期提醒和督促经办人去追回未收款,这是职业操守。


自查根据年度内的呆账、坏账的核销情况据实报告,这个你瞒不了的。如果有私自核销的,奉劝你赶紧还原回来。你没有那个权限。


NO16

是否依法设置资产管理账簿,资产按照规定及时登记入账,做到账实相符?

资产明细账是做会计的基本功,这不应该缺失;及时登记入账可能有些单位财务遗忘或者业务水平问题,账实相符方面有偏差,如果自查出来,请及时整改补充登账。但也有些客观因素无法入账的问题,比如相关工程停摆、验收评审流程未过、资产票据不齐全等客观因素影响,那就据实自查吧!


NO17

是否严格实施会计对账,使用合规的原始凭证进行列支,及时纠正财务会计不规范的问题?

合规的原始凭证我想这是一个会计的基本功,来源合法、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不必多说。定期与出纳(如规模大单位,可能有资产明细、往来明细等会计)做好对账工作,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如果单位规模小,也没有稽核会计,那会计怎么可能发现自己不规范的问题?也只有外部检查时才能发现和整改。

NO18

是否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内部审计?

去年大家都做了内控报告,小编也出手了实战|教你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报告一文,点击率破万,本号点击最高的一篇。大家都抄袭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那么这一问题自查可以得满分了。


如果单位规模不大,连配备专业会计出纳都困难,更奢谈内部审计?后一点留给主管部门回答。


内控和监管方面


NO19

是否制定完善并实施一系列制度,流程、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

同理,只要扎实做了内部控制建设,这一点可以自查得50分,但问题是实施有未到位?只有你自己知道。小编认为应在更高层面制订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便于操作,而不是依赖于参差不齐财务管理水平的基层单位去自律。


NO20

是否加强对所属单位预算、资产、财务、内控建设等方面内控监督检查?

你如果是基层预算单位,已经到底了,这点也不必自查了。如果是二级以上预算单位,赋予了监督检查的职能,应该都会定期开展内审或专项审计。


财经纪律执行方面


可以说这方面自查有点坦白从宽的意味,除了被审计、检查出来有明确案底的,反正已作处理,此回填也不怕多挨一刀。小编在想哪个单位有那么老老实实,很傻很天真地自我揭发?会计人员要想“自首”立功,可能公章还没盖,就先被单位领导给一刀咔嚓了,内心暗骂一句SB~~


这不是鼓励纵容违规,但现实却是如此。小编都不知如何分析这个问题才好?


NO21

是否存在“小金库”?

有吗?你有吗?或多或少有点吧?先看看“小金库”具体表现形式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有的话,恐怕你也不敢写上去吧?

NO22

是否截留挪用财政资金?

截留是指应拨付给项目单位的资金,无正当理由不及时拨付,影响项目实施;


挪用指将原定用途的财政资金用作其他开支或借给他人使用的行为。


我想这种情况还是很普遍的,不要说各单位,就是有些财力紧张的财政部门截留挪用的事儿也屡见不鲜。人都是自私的,总得先顾了自己,或者有些地方和单位将这种拨付权当成寻租的手段。


NO23

 是否骗取套取财政资金?

这可能是公认的基层单位常见的违规行为,地方默许鼓励向上争资,而对资金来源和用途则鲜于过问,单位通过虚报、谎报、重报项目,或以旧顶新,以虚冒实,还有些通过虚报人头,虚报支出,多列预算单位,编制虚假事项等形式,多渠道骗取套取财政资金,有些拿来用于搞建设搞项目,有些用来弥补单位经费不足。


恐怕除了已经审计出来的问题,也不会有单位主动交待吧?

NO24

是否贪污侵占财政资金?

贪污是巧立名目套取资金塞进个人腰包,帐面已经抹平,意图明确;侵占是有帐,但占有财政资金或资产长期据为己有,拒不归还。两者性质是不一的。


但你如何去准确界定呢?看来还是等待检查部门来定性。


NO25

是否将公款私存吃利息?

从单位层面而言,主要会有将暂时闲置的资金拿去投资理财或是转移到其他单位吃高息;个人行为则有出纳人员或是预借款人员将占有的现金拿去公款私存吃利息差。这种行为主要存在于资金体量大,基建项目多,借款频繁,现金余额大的单位,应该重点关注现金余额、不合理的大资金往来。


如果单位自查,恐怕有这类行为,也会悄悄打坑埋下来,将钱补回窟窿,不会在自查报告中反映。


NO26

是否将公款用于投资理财谋私利?

这点怎么自查?如果是有投资理财行为,账面是会反映的。但谋私利的话就不好下定论了,比如领导将公款给了关系户投资理财,他拿了回扣?没有别人举报,纪检司法部门查出来,我们是不知道的。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结语:可以说财政监督检查的26点的自查内容 涵盖资金、资产、内控、流程、纪律等方面,全面收支审计也大抵就是这些,其实大家也不要畏惧检查,有种老鼠心理,害怕被查被揪,要明白每次审计过后你会浑身轻松,这是一次检验和成长的机会,“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要逆向思维,你才会从中得到收获和解脱!                            
 关于自查报告的撰写,小编有空时再单独开贴解读,其实网上那么多范文,你学着多写几篇也不就会了?

PS.和群友聊天时了解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了下一财政年度的部门预算工作,果然是下手早,时间过半,就开始谋划下一年的事,“一上”主要是报基础信息资料,在职、离退休人数、工资、资产配置等内容,简单点说,就是完型填空,不用焦虑。


抽空我再炒冷饭,分步讲解一下部门预算,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看到并不乐观的点击率,小编也有些沮丧,诚然信息爆炸时代,要忠实于一个公众号不太现实,抛弃你只是取关一键之间,但做原创确实比抄袭和忽悠来的更为艰难和痛苦,每天一篇已经不胜重负,有时曾想放弃,有时又想扩大覆盖面,但“专注业内、心无旁骛”已是不变誓言,所以坚持行走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狭窄空间里,抱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只给干货,力求实用”,是金子总会发光!


小编将倍加努力,继续挖掘和编写更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大家!


希望我们一起走的更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