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用商业逻辑来做人生决策,有哪些好处?

 北极熊788 2017-07-21

人和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诉求——想让所有人都满意。

凡是市场做得好的品牌,都能进入用户的心智。

比如一提到凉茶,我们就会想到“加多宝”,一提到奶茶,我们就会想到“香飘飘”,一提到服务,我们就会想到海底捞,一提到坚果,我们就会想到三只松鼠(原谅我这个吃货,满脑袋都是吃的东西)。

你觉得他人会在聊什么话题的时候提到你?

当他人谈到你的时候,你觉得他们会说些什么?

在社交中,你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给自己的定位吗?如果能的话,你能通过自己的职业或事业来确定这个定位并加以利用吗?

如果你说:“我是一位非常专业的HRBP。”那么,假如我们在你所在的城市做一次调查,或者翻阅一下和HRBP相关的文章,你的名字会出现多少次?

“我是XXXXX。”这个定位的确立,需要有规划有策略,但更得靠战略。

首先要找出你的定位概念,这看似容易,实则很难,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沉淀,更需要前瞻性的眼光和敏锐的自我觉察。可一旦实现,它就会成为你的个人品牌,为你带来很可观的回报。

定位有七个问题,这七大问题的清晰、协调和一致,才能让定位真正的发挥作用,才能让你像品牌一样有身价。下面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看。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你的立足点和发力点。

针对企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会再问三个问题:

1、 是什么产业?

2、 是什么企业?

3、 是什么产品?

比如说,从产业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做的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做的是网上交易平台;从产品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做的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大数据。

对于个人来说,你也应该从三个维度来思考“是什么”:

1、 你处在什么行业?(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你有些什么样的资源和人脉?)

2、 你从事什么工作?(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你有哪些能力?你能做些什么?)

3、 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在别人的眼中,你有什么样的“使用价值”?)

无论你在职场中工作,还是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你都可以从面到线再到点,逐渐聚焦的思考,这样一来,你就能大概知道自己的品牌属性和品牌价值。

“使用价值“越多的人,越容易吸引更多的资源、资金、人脉和机会,他们可以借助这些“原材料”,进一步创造出更大的“平台”或者效用更高的“产品”,这样就能持续提升自己的“使用价值”,让资源和机会源源不断的流向他们,形成正向循环。


第二个问题:你的产品是什么?

这个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问的是企业对客户的价值主张,对于个人来说,问的是你能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

“我能做文案”、“我能做策划”、“我能做设计”,这些都不是你创造的价值。

你的产品是什么?——指的是你通过你所做的事情,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和结果。

这个世界是看结果的,你的品牌,取决于你能做出来的成果,而不是你所做的事情。如果你有足够强的资源调配能力和人力资本运作能力,也许你什么都不用做,但只要有结果,你的品牌价值就能得到认可。

所以,你真正的产品是:“通过文案让产品的销售额增加一倍”、“策划出一个能吸引风投的点子“、“通过设计让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提升5个点”。


第三个问题:明确告诉客户,你做什么?

这个问题,不是告诉别人,你现在要做什么,而是让别人知道,你未来将会做什么。

很多企业对于这个问题,都不能够回答得非常精准。你不是“开健身房”的,你是在”打造健康时尚的生活体验“;你不是”开饭馆的“,也不是”做餐饮的“,你是在“创造娱乐化的社交平台”。看明白了吗?

也许你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室内设计师,但是未来,你可能会有自己的工作室,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设计师,那么你可以在社交中,告诉别人说,你专业做室内空间设计。给对方看一些你设计过的照片,然后递上你的名片,告诉对方,如果有需要可以找你。

你的朋友圈、博客和微博里面,一定有你设计的作品,以及你对他人作品的评价,甚至,还有你关于室内设计的一些心得。这些积累,将会成为你的背书。让你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当他们有这方面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你。

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搭建未来的那座城堡了。这个城堡的一砖一瓦,都是依靠你的社交圈搭建起来的。前提是,你有明确的“品牌标签”。


第四个问题:你的主题语是什么?

京东的主题语是“多快好省,只为品质生活”。

嘀嘀打车的主题语是“让出行更美好”。

迪士尼的主题语是“创造高品质娱乐体验”。

主题语不是广告语,而是你的信念。

人们不会买你的产品;人们买的是你的信念。

同样的,人们愿意跟你合作,不是基于你做的什么事情,而是你做这些事情的信念。

别人确实会考虑你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和资源,但他们从心理上更倾向于和他们有共同信念的人合作共赢。


第五个问题: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对于企业来说,客户为什么会购买你的产品?和同质产品相比,你的优势是什么?客户看重的是什么?

对于个人来说,别人为什么愿意跟你合作?别人为什么愿意和你进行资源交换?别人为什么愿意支持你?

因为你有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标准有四个: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难以模仿性。

也许你会说:我会的很多东西,别人也会,没有办法制造“稀缺性”。

也许你会说:我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做出来的“产品”,采用其他方式也能做到,无法实现“不可替代性”。

也许你会说:我在某一方面确实比较优秀,但是也很容易被别人模仿。

那么,你所说的这些,都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不是知识、不是技能、不是你所拥有的资源和人脉,而是你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

巴克敏斯特·富勒说过,与当前现实做斗争,你绝不会改变任何事物。要变革,你需要建立新的模型,淘汰现有模型。

不断迭代,才是最好最有效的生存模式。

第六个问题:如何做?

答案是:多角度的刻意尝试

想要形成自己在某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变换角度的去尝试,尝试不同的做事方式,尝试不同的资源交换方式,尝试不同的成果展现方式……这样渐渐的,你就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眼界框架和思考维度。

在商学院里面,一个学员每周都要面对大量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决策怎么做,而是自己每周做10次以上的模拟决策。

要应对变化,有长远的眼光很重要。你要选择自己的基本定位并坚持下去。而且,你几乎不应该改变你的基本定位战略,能改变的,只是为实施长期战略而采取的战术和短期的行动。


更多职场能力提升、培训教育、心理学、思维模式方面的话题,请关注我的头条号“醒职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