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祚延庆得接续 契丹异乡称无敌

 国民一员 2017-07-21

辽祚延庆得接续 <wbr> <wbr>契丹异乡称无敌

辽祚延庆得接续 <wbr> <wbr>契丹异乡称无敌辽祚延庆得接续 <wbr> <wbr>契丹异乡称无敌辽祚延庆得接续 <wbr> <wbr>契丹异乡称无敌辽祚延庆得接续 <wbr> <wbr>契丹异乡称无敌辽祚延庆得接续 <wbr> <wbr>契丹异乡称无敌——西辽第一种年号钱延庆元通宝钱赏析

历代泉谱对西辽钱币载之甚少,虽曾有“天感元宝”、“天禧通宝”是西辽钱的传闻,但终因前贤们未能对其信息做出令人信服的论断而消声灭迹。所以,直到二十世纪末,西辽钱币仍是个不解之谜。1994年 卫月望先生在《辽宁金融·钱币专辑》1617期合刊上,首次披露了两枚康国元通宝(通宝小平、元宝折五)钱的拓片,向世人展示了西辽钱的独特风貌。200712月泉痴山人在博客文章中又披露了一枚折十型康国元宝的存在。这是世人见到的第一枚西辽钱的彩色照片。至此,西辽铸造过汉文钱的传闻才得到了实物的佐证和认定。康国是西辽耶律大石的第二个年号,康国铸造了汉文元通宝钱。那么,康国前西辽第一个年号延庆年间是否也铸过汉文年号钱?虽然从理论和契丹人自始至终没有丝毫改变的传统上讲,凡是契丹政权建元必定铸铸造新钱,尤其新建的政权更是如此。但考虑到耶律大石正处于四面临敌,孤军奋钱的非常状况,对其是否有能力和时间铸钱一直心存孤疑。

然而,令山人意想不到的是,“五一”前连续得到两个发现延庆钱的好消息。一个是黑龙江泉友告诉我当地发现了一枚延庆通宝小平钱,青铜质,包浆锈色开门见山。六月份报国寺钱币会,他会带给我。一个是北京好友向阳先生告知他近日从内蒙泉友处获得两枚延庆元宝小平银钱和一枚延庆通宝折二银钱。因两个朋友均是收藏辽钱多年的“老江湖”,他们上手购进的辽钱从未走过眼。所以,对他们经手钱的真伪我很放心。然而一下子出现这么多西辽钱,自然也引起了我的警惕。我立即通过原就职的省文物研究会的会员网查证个中缘由,结果令我不能不相信这些辽钱的真实。

原来,自21世纪伊始,东北三省和内蒙陆续出现了数以百计的专门盗挖地下文物团伙。他们利用先进的宝藏探测器,一次即可探测到方圆数公里、地下10-15内埋藏的所有金属、陶瓷、珠玉等宝藏。这些团伙拉网式地在东北、内蒙辽金元遗址、墓葬地区疯狂盗掘使无数各种各样宝物落入了他们手中。其中,宋、辽、金、元钱币是各种宝物中数量最大的一宗。因这些盗贼多为农民,文化不高,对钱币的价值不甚了解,又因其变现较困难,所以大多估堆批发。这样,盗贼成全了钱币贩子,使东北、内蒙有实力的钱币贩子手中都囤积了大量宋、辽、金、元钱币。

由于有探测器的邦助,前此很少会被人们发现的私人埋藏的钱币被大量挖掘出来。这种藏钱多装在瓶罐之中,一处数量都不很大,但珍稀钱币之多却令人咋舌。和考古发掘的窖藏钱币多唐宋钱不同,这种罐藏钱中辽金钱往往占绝大多数。它说明辽金早期钱可能不是被老百姓单纯作为钱币使用,而是当成某种圣物虔诚地保存或收藏。许多前所未闻史籍缺载的辽金珍钱就这样突兀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使人目不暇接更难以置信。辽代不仅所有年号钱都已被发现,而且还发现了大量的金银钱和折二以上大钱;金代也发现了所有年号钱和众多的金银钱,十等级的承安宝货银币,已发现两套;宋、西夏、元钱也发现许多史籍失载的钱币。这次大发现将彻底改写辽、金、西夏钱币史,补充修改宋、元钱币史。

西辽钱延庆元通宝钱的出现,就属于这次大发现的一类。不仅西辽钱中的汉文年号钱大部分都已发现,而且发现了不少契丹文和回鹘文钱币,它们也必将会补充改写西辽的钱币史。

因为黑龙江泉友的延庆通宝要到六月份才能见到,本文只能先披露北京向阳先生的三枚延庆元通宝钱,以飨诸位泉友。延庆元宝银钱两枚,径22.6-23毫米,厚1毫米,重4.3-4.6。延庆通宝折二银钱,径28毫米,厚2毫米,重9.3,钱体包浆自然,紫褐色银锈说明它们出自罐藏,难得的是两枚元宝钱竟生有罕见的根深入骨的朱砂锈,艳丽异常。两枚元宝钱钱文右旋读,上下字方正较小,右左字长方较大;书体仍为辽钱惯用的写经体,似隶非隶,象楷非楷,楷隶相间;延字走之写成3加一捺,上部分写成止加一短撇而且和走之离得较开;庆字长方把内郭和边缘间空间塞得满满当当,由于广内笔画太多拥挤得已看不清笔顺;元字一笔短小二笔左挑,写法尚见唐开元遗韵,只是三笔竖撇和四笔竖弯钩过于圆挑,又远离唐风;宝字比庆字清瘦,但宝盖下不见王尔,贝内缺失二横,是典型的隶足省宝。

延庆通宝钱文顺读,延字扁宽,庆字方正,通字方正稍小,宝字长方肥大;书体虽也为写经体,但隶味浓重笔法清秀;延字走之一横特长,上部写成了正字;庆字四四方方,广部写成了厂而且横撇断开,广下部分一丝不苟布局匀称;通字走之之头竖直,甬无甬头只有一点,用缺左边;宝字宽大宝盖下珎的尔部写作一方大点,贝为隶足方贝,二横悬空。

元通宝书体都和辽钱书体有明显承续关系,文字朴拙淳厚,笔力矫健,结体大张大合,充盈着粗犷豪放的异国情调。钱风已与天祚钱的柔美端丽有截然区别,但骨子里自然显现的血脉传承关系还是一目了然的。此时,刚健雄浑、狂傲不羁之风已占据了钱文主体,这恐怕是和耶律大石西行三万里,气吞伊斯兰的霸气有关。

延庆元通宝的发现,证明了“契丹改元必铸新钱”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说明辽太祖制定的货币制度是多么地深入人心,而契丹人对铸钱又是多么地重视,对传统制度遵循更是多么地执着与坚定。望看两枚延庆珍钱,眼前不由得浮现起耶律大石创建西辽的艰难历史…

“延庆”是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1087-1143113225在叶密立(新疆额敏城东南)登基称帝时所建的开国年号,取“延续辽天庆盛世”之意。耶律大石29岁时,于辽天庆五年登进士第,当时大辽国的富庶繁荣给年青的大石留下了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如今他在漠北登上皇帝宝座,自然而然地就以延续辽天庆盛世为己任了。耶律大石说到做到,从延庆年第一天起,他厉精图治,运筹帷幄,收喀拉汗,败葛逻禄,降康里人,进而在八拉沙衮建都虎思斡尔朵,在中亚远征中取得重大胜利,实实在在地延续了辽朝的祚脉。

延庆三年(1134)大石改元“康国”(康复辽国之意),派七万精兵东征击金,以期“康复故国,以光中兴”。然而,由于大漠阻隔,牛马多死,无法前进,大军只得班师而还。大石仰天而叹“皇天弗顺,数也!”于是,他改变了光复东北部中国重兴辽朝的计划,转而积极经营西部辽朝。康国四年(1137)胜西喀喇汗国,收中亚一万六千帐契丹,使国威大振。康国八年(1141)应河中葛逻禄人邀请,西辽大军攻入河中地区。同年9月,大石军队与塞尔柱国十万大军在卡特万草原进行了决战。面对数倍于我的敌军,大石沉着应战,他告谕将士“彼军虽多而无谋,攻之,则首尾不救,我师必胜。”他分兵三路,同时攻击塞尔柱军,结果塞军大败遗尸数十里,彻底撤出了河中地区。在西喀喇汗国降服后,大石乘胜又降服了花刺子模汗国,完成了中亚统一的大业。至此,西辽国成为了中西亚地区最强盛的国家,实现了耶律大石在中亚光复巍巍大辽的梦想。西辽强盛的88年中,疆域北到巴尔喀什湖以北的巴哈台山,西达咸海,领有花刺子模;东到今新疆中西部,领有别失八里;东南抵和阗,西南界阿姆河,幅员数万里。面积约等于今日中国四分之一强,大大超过当时南宋的国土。

耶律大石和他的子孙们把西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民族林立,宗教众多的国家,管理得井然有序,经营得繁荣富强,发展得日新月异达百年之久,说明了契丹人高度的智慧和文明,也书写了耶律大石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延庆”作为契丹血脉上的一个转折点和西辽朝的第一个年号,其铸有汉文钱是必然的。因为耶律大石是以接续辽朝祚脉为己任的皇帝,在自己登基之时不铸制巍巍大辽的“国家名片”,不赋予自己“神授皇权”的皇威是不可想象的。凡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应都是对中国皇权历史无知的表现。“契丹改元即铸新钱”,已被辽朝九帝二十二个年号所证实,现在又被西辽首帝两个年号所证实,它也必将被西辽全部帝后建立的年号所证实,更会被所有契丹人建立的所有政权建元所证实。我相信这一天就会到来,时间不会太远!

泉痴山人

2008-5-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