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书店漫游记

 budaozheli 2017-07-21

>>> 愿我的文字,伴你夜夜好梦



国庆的时候在青岛玩了3天。为什么要去青岛?因为青岛书店多呀。我一直认为书店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岛着实是一个可爱又迷人的城市。



DAY1:如是书店—不是书店—猫的天空之城—方所


DAY2:良友书坊—小城书店—纸有境界—青岛书房—青岛文学馆—繁花


DAY3:西西弗书店—明阅岛


1
 如是书店


如是书店应该是青岛所有书店中我最喜欢的一家,没有之一。如是书店距离我住的地方很远,大概坐了20站的公交。因为位于一个体育馆里,所以周围非常冷清,导致我下车的时候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找错了地方。但当我走进如是书店的大厅的时候,我整个人都震惊了!太壮观了有没有!那是难以用语言描绘的美好。空间非常大,书籍非常全。书架下面和楼梯上面都贴心地放了团垫,方便读者坐在读书。儿童绘本区更是明朗,书籍是平着被放在两旁的书架上的,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坐在书架旁边读书。除了图书区,还有咖啡区。因为早晨没有吃饭,所以在咖啡区点了一杯伯爵红茶和一块红丝绒蛋糕,味道还不错。如是书店给我一种我可以呆在这里一辈子都不会腻的感觉。




2
 不是书店


不是书店是我在青岛去的第一家书店,因为去的有些早,所以在附近的KFC等了很久,后来听青岛的朋友说,那个KFC是鬼楼?!好吧,反正我去过了,且活着回来了。不是书店在一个艺术区里,但所谓的艺术区好像蛮多店铺都倒闭了。不是书店也是一半图书区,一半咖啡区。面积比较小,但装修还是蛮精致的。有一个花盆是超级大号的illy咖啡杯,我蛮喜欢的。在不是书店买了一个青岛基督教堂的冰箱贴和若干明信片,然后就开心地前往下一家书店了。




3
  猫的天空之城


猫的天空之城和方所都在万象城里,但猫的天空之城面积要比方所小很多。与其说它是一家书店,不如说它是一家文化创意产品店。虽然知道它是一家连锁店,内心没有抱太高的期待,但去了才发现也确实是没多少书。但明信片真的很好看,我已经快挑花眼了。最后买了一张木质明信片,上面印着“那些想读却未读的书在心中堆成了一座图书馆”,感觉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给自己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张明信片,贴了邮票,在店里寄了出去。




4
 方所


方所是青岛所有书店中除了如是书店外,我最喜欢的一家。忽然发现,与那些小而精致的书店相比,我似乎更喜欢这种大而丰富的书店呢。方所现在在中国有四家店:广州,重庆,成都,青岛。其余三家店都位于地下,只有青岛店位于地上,占据了青岛万象城一大片空间。书籍,咖啡,工艺品,文具,衣服,包,鞋子……你能想到东西,方所都有。最喜欢的就是那条图书长廊,一直蔓延到视野尽头,满满都是爱书人梦中的场景。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找本书翻一翻,时光就可以悄无声息地划过。在方所呆了一下午,看了三本诗集,完全不觉得会累。回来后看了很多关于创始人毛继鸿先生的采访,获益良多。



5
 良友书坊


良友书坊在栈桥附近,临近邮电博物馆。老式建筑非常漂亮,坐在临窗的位子晒晒太阳,恍惚间会有一种置身于上海的感觉。店里的书不是特别多,大多有塑封无法翻阅。除了卖书,还卖很多文化创意产品。因为去的早,没有吃早饭,所以要了一杯拿铁和一块百香果芝士。拿铁味道一般吧,不好不坏的样子。百香果芝士太酸太软,真的是我吃过的比较难吃的甜品之一。呆了一小会儿,游客就涌上来了,觉得有点吵,就前往下一个书店了。



6
  小城书店


小城书店距离良友书坊很近,走几步路就可以看到。整个门都被涂成了蓝色,无比契合青岛的风韵。小店的面积特别小,所以书籍数量也很少。买书的人并不是很多,大多进来看看再转身离开。在店里看到了店主写的信——“感谢您,为了和一本书相遇,漂洋过海,来到我的小城”。字真的太美了。听店里的姑娘讲,小城书店和嘉木美术馆有着同一个主人。我想象中的那个传说中的主人,定然是个可爱又有趣的人。我特别喜欢小城书店的名字,以及墙外贴的那句“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太多太多的时候,真的想离开北京,找一个海边的小城市生活。



7
  纸有境界


因为是私人书店,老板非常任性地没有开门。虽然错过,但并不可惜。人生处处是相逢,我们下次再见吧。



8
  青岛书房


青岛书房位于安娜别墅,宽敞,明亮,还有小小的露天阳台。不同房间放着不同种类的书籍,数量虽然不算太多,但胜在环境还算优雅。可惜十一的时候游客太多,上下楼梯的时候难免有些拥挤。青岛书房中的每一本书都在右下角贴了一个方形的Logo,印着这样一句话——“除了想象和行走,我们还想借着一角书桌与世界悄然连接”。细节处还是很有诗意的。




9
  繁花


繁华其实算是一个mini的私人图书馆,位于一个小巷子里。低调,内敛。装修风格非常雅致、复古。红色的木门与绿色的植物相映衬,进去后是一个又矮又旧的掉漆的红色楼梯。走上楼梯就是繁花的小店,与其说这是个小店,不如说这是个非常私密的空间。三五个人窝在不同的角落里或读着书或写着什么,没有人会关注你从何处来。新书和旧书分布在不同的房间,也有一些没拆封的书乱七八糟地堆在桌子上,是我想象中的独立书店应该有的慵懒模样。某一刻呀,真是羡慕繁花的主人。



10
  青岛文学馆


路过的时候进去看了几眼,除了院子里要熟了的柿子树,并没有什么太吸引我的地方。旧书蛮多的。只在一楼转了一下,觉得有点尴尬,于是离开。



11
    
   西西弗书店


明知道是连锁书店,全国都一样,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距离我住的地方真的是太远了,大部分时间都被浪费在了路上。逛了一圈后觉得,书籍也不错,装修也不错,但就是没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太正常了,正常到无法给我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12
   青岛书城&明阅岛


青岛第一家24小时书店,位于青岛书城的二楼。这是我在青岛逛书店的第三天,其实已经有些疲劳。想着看完西西弗书店就结束吧,结果在等公交车回去的时候,意外发现有一趟公交车的终点站就是书城。在确认这个书城就是青岛书城后,我还是没压抑住想看的欲望,踏上了去往书城的公交车。结果在书店发生了一件非常囧的事情:我在一楼买了一本郝景芳的《去远方》,准备带到火车上看,结完账后手欠直接把发票扔了,结果看门的大叔没有发票不让出门。我软磨硬泡失败后,只得去找收银的姑娘为我证明我刚才确实付款了。因为受够了书店里难吃的甜品,所以带着书去旁边的咖啡陪你吃华夫饼,顺便在咖啡陪你又看了几本Mook




时间仓促,最终也只走了这些家书店。想必,还有很多很多各具特色的书店等着我日后慢慢寻找。我相信每一家书店都有自己的性格。走书店的旅程,认识书店,也是认识自己。太多的庆幸,可以在毕业后继续做出版这件有趣的事情。看见那么多人在书店读书,有感动,有欣慰,有憧憬,有重拾的信心。知识不死,书籍就不会死。载体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愿意去汲取。


最后,再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吧。


我不是一个爱聊天的人,所以坐火车飞机啥的向来插着耳机看书。从青岛回北京的火车上,我从上车就开始看我在青岛书城买的那本郝景芳的《去远方》。旁边有一个男生貌似特别好奇我在看什么,一直打量着我手中的书的封面。但不爱聊天如我,肯定是装作没看见的。看了一半的时候吧,感觉有点困,就迷迷糊糊地把书放在桌子上睡着了。后来猛然间不知为何惊醒,看到一旁的男生在翻我的书。可能是见我突然清醒,他也有些尴尬吧,于是特别不好意思地把书默默地放了回去,装作什么事情也没发生。我在心里快笑傻了,但是,依然装作什么事情也没发生的样子,继续拿起书来看。感觉空气中满满都是尴尬的气氛啊,哈哈哈哈……


恩,后来火车晚点了,这其实是个忧伤的故事啊。




下期再继续聊别的青岛趣闻吧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