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假不想孩子沉迷手机,家长一定要做到这3点!

 露大大zmm9w4px 2017-07-21

大家好,我是师生酱今天又来陪各位老师和家长一起,为培育祖国的下一代浇水施肥啦~  


“孩子暑假天天玩手机怎么办?”相信很多家长们现在正在为此事发愁。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这是很多家长的共识,但一味地把手机视为洪水猛兽,让孩子连碰也不碰,只会激化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对手机的兴趣更浓厚,更容易沉迷其中。


那些严禁孩子玩手机的家庭,大多数都没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了亲子矛盾。


在解决这个问题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



三种手机依赖症



1、社交型依赖


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种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


2、游戏型依赖


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足,班上的学生一个带一个,形成了庞大的游戏团,你不玩就是异类、不合群。


3、娱乐型依赖


手机里面好友不多,游戏不多,全部都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由此看来,手机已经成为孩子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无法彻底远离。与其害怕孩子过度使用变得失控,不如教孩子合理地使用手机,师生酱整理了十分管用的3种策略,希望能帮到大家。




制定家规,犯规要有惩罚



网上看到一位美国妈妈给儿子定的手机使用家规,非常实用,值得大家借鉴。


在这份手机使用家规中,这位妈妈制定了18条规定,包括使用手机的具体时间,禁止用手机骗人、远离色情内容等。


以下为精选的部分内容:


1、手机密码必须要让我知道。


2、手机不能带到学校。你要学会与那些你用短信联系的人面对面地聊聊天,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技能。


3、周一至周五晚上7:30、周末晚上9:00,准时把手机交给我或你爸。我们会把手机关机,到第二天早上7:30再开机。


4、如果手机掉进厕所、摔到地上或是不翼而飞,你得承担更换零件的费用或负责维修。


5、有的时候可以不带手机出门,要学会抛开手机生活。


6、假设有一天你把生活搞得一团糟,那时我会收回你的手机。


借鉴这位妈妈的做法,我们也可以为孩子量身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家规”,师生酱觉得在规定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格规定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美国科学儿童会对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间给予了三点建议:


1岁半以下的宝宝应该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除非是跟家人的视频通话。

2-5岁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时间在2小时左右。


上面所说的时间,并不是一次性,而是分段完成的。有数据显示,孩子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连续玩20分钟平板,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所以,建议孩子每次玩手机的时间应该限定在10至20分钟,之后孩子就要放下手机休息一下眼睛。


家长在制定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规则制定好后家长始终坚持原则,做到不心疼、不妥协,才能一点一点地从孩子身上拿掉对手机的依赖。




家长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说,我试过和孩子约定手机使用守则,但是没有用。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坚持。


陪孩子时,不玩手机


当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无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不管多么喜欢玩游戏,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能玩,如果想玩,可以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单独一个人玩。


特别是在餐桌上,很多家长都喜欢一边玩手机,一边吃饭,然后孩子也会跟着学,在吃饭时玩手机,心不在焉,很容易消化不良。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轻松地聊聊天,互相说说当天的事情,这才是孩子应该有的家庭生活,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时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自己沦为手机的奴隶也就罢了,可别影响孩子。



孩子调皮时,不要把手机当作奖励


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只要孩子发脾气时,就把电子产品给孩子玩,作为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一旦孩子想玩了,就会闹,不吃饭,做什么都不愿意,跟你撒泼,这时候,估计很多家长都没折了,一旦习惯养成是很难改变的。




选择替代品



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说“都没人陪我玩”“真无聊啊”,家长往往顾着自己工作忙,家务忙,忽略了孩子的心声。 


不陪孩子,孩子的童年还能干啥呢?只能看网剧,玩网络游戏。手机自然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陪伴者,能怪谁呢? 


如果家长平时多陪伴孩子,带他们爬山、踢球、逛博物馆,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爱好,接触更好玩的事情,就算给他们手机,他们也不会沉溺其中的。



父母要多多带着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运动能让人产生多巴胺,也就是大脑里的“快乐因子”。带孩子痛快地玩,让快乐充满孩子的内心,那他也就不需要再到电子设备里去寻找满足感了。同时还能给孩子大脑各种丰富的刺激,促进他大脑发展,保护孩子的视力。 


我们总想用最轻松的方式教育孩子,可是所谓的轻松也必定会为孩子的将来埋下隐患。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