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友出现10种情况先查血糖,学会预防低血糖

 春天书屋 2017-07-21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一直以来都是大家非常慎重的问题,本来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了已经是很苦逼了,那低血糖还时不时来参和一脚,搞得很多糖尿病患者无法适从,但还是不得不时常警惕,坚持测血糖。

糖友出现10种情况先查血糖,学会预防低血糖

糖友出现10种情况先查血糖

1、口渴。这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如果是症状人群经常这样子口渴想喝水,麻烦去测个血糖,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之后这个样子也麻烦去测个血糖。

2.开车前,现在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车,但是,血糖高或者低都可能导致手抖、头晕,而这些是开车的大忌讳,这样子开车危及生命,一定要谨慎,特别是糖尿病患者。

3.亚历山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而血糖变化与压力息息相关,如果生活压力大,要经常注意自己的血糖变化。

4.饿,还是饿,非常饿。许多糖尿病人认为,肚子很饿的时候就有可能是低血糖了。其实不然,有些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血糖很高,但不能被身体所利用,也会产生饥饿感。因此,感觉特别饿的时候一定要查查先血糖。

5.脾气突然就变很大了,还会心慌,出汗那更是要注意检查自己的血糖了。

6、莫名感觉疲劳。据了解,血糖出现波动时,病人容易出现疲劳的情况。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觉得全身没劲、困倦时,应该测一下血糖,以免引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事件。

7、糖尿病患者最好是在运动前后测一下血糖,运动对于血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如果采取了不正当的运动更是要注意咯。

8、睡得特别沉。有些糖尿病患者睡眠比较深,血糖高或低都没有什么感觉,无法弄醒。这样的患者如果近期血糖不太稳定,家人最好设个闹钟,半夜也要测量一次,以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9、工作变忙碌。工作忙碌本身就会使血糖波动,加上忙碌容易让人忘记测量血糖,就更为危险。所以,糖尿病人即使工作再忙碌,也要设个闹钟提醒自己测量血糖。

10、不明原因不适。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力比较差,身体的敏感度高,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但是又说不出具体原因,最好尽快测个血糖,并及时就诊。

糖友出现10种情况先查血糖,学会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高血糖的检查方法有多种

1、空腹血糖检查

空腹血糖检查是糖尿病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在医院进行抽血通过生化分析仪来检测静脉血糖,更常用的是家用血糖监测仪的试纸检测指血血糖,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来获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2、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此项检查是糖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在做糖耐量试验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了解胰腺B细胞在葡萄糖负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3、动态血糖监测

能反映个体血糖波动情况,尤其可以帮助发现日间及夜间隐蔽的血糖异常值,找到自己血糖的波动情况及变化规律,能至少提前5年发现血糖异常;检查较贵,一般需住院1-3天。

4、尿糖

利用尿糖试纸或尿常规中的尿糖项目可帮助了解血糖情况,尿糖阳性通常提示血糖>10mmol/L;但它受饮食影响,检测前半小时须排空膀胱。

糖友出现10种情况先查血糖,学会预防低血糖

糖友低血糖症预防措施:

对于低血糖症必须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预防低血糖发作是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疗措施。在低血糖预防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物使用过多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

2、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这是防止低血糖,控制高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采用。

3、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病人综合治疗五驾马车之一。运动可使糖尿病病人血糖降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精神面貌等。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主张中、轻度的运动方式。剧烈运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4、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对于无症状地低血糖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及时降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

5、作为每一个糖尿病病人外出时应随身两件宝物: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二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诊断、电话、用药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