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迟:特色镇的发展要有产业支撑,但不能只有产业

 waikatolabrary 2017-07-2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沈迟受邀参加2017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并发言。


沈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


沈迟指出,产业转型,创新创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需求催生了特色镇的发展。


特色镇的发展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推动,不是政府包办代替。特色镇的发展要有产业支撑,但是也不能只有产业。以下为会上发言实录:


沈迟:大家好,很感谢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交流,给我10分钟,我就在10分钟之内把我的主要观点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我主要讲六条。


第一条,我们现在的特色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特色镇、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生力军。


新型城镇化的主力军还是城镇群,我们城市发展的特征、城镇化的特征是和经济发展的特征相匹配的,它不可能脱离经济的特征去形成所谓的城镇特征。当前,我们的产业转型、创新创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了特色镇的发展,这是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决定的。


第二条,我们的特色镇和过去的重点镇、中心镇不一样,就城镇本身来讲,特色镇本身也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很多年前已在培育,只是近年来从浙江开始总结了一下这些特色镇形成和发展的经验。


它和过去的中心镇不同主要是在什么呢?它强调了产业根基。原来的中心镇还有个很重要的为地区的广大的农村服务的职能,有很重的公共服务性质。而特色镇强调的是产业,要有产业的发展。但也不是所有的产业都能够支持特色镇,有些产业可以支持特色镇,有些产业未必能够支持特色镇。


第三条,现在特色镇的发展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推动,不是政府包办代替。


这一点我想很多地方很明确,但是也有部分地方的政府动作很大,动辄准备投入上千亿去打造所谓的特色镇,这个是可能会出问题的。


第四条,特色镇的发展要有产业支撑,但是也不能只有产业。


特色镇不是产业园区,既不是工业园区也不是农业园区,也不是旅游园区,也不是新城新区。它既要有产业,也要有人居环境。


我们知道中国有很多小城镇都有上千年的历史,我们现在的特色镇的营造有很多也是在既有的小城镇的基础之上发展壮大的,这些地方有它的特色产业,但更需要人居环境。


因为我们看到很多曾经辉煌的产业随着技术的进步灰飞烟灭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过去的像录音带、胶卷这些东西已经被颠覆性地取代。


因此不敢说我们现在在这些特色镇的产业就能够千秋万代传下去,但是我们不怕产业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我原来也说过,我们叫千年的城镇,流水的产业。


城镇把它的产业发展基础、人文环境做好,不管将来产业有什么变化,这里总是能吸引到产业和人才,有人才和他们带来的产业落户,我们的特色镇的建设才是有价值的,才是可持续的。


特色镇要营造宜居宜业的环境,需要与大城市、新城新区差异化发展,跟它们不一样。比如说我们特色镇不像新城新区那样,有很宽阔的街道,有很大的广场,可能街道就很窄,宁肯窄一点不要太宽,宁肯短一点不要太长。


建设密度可能是很高的,同时又有很低的成本。并不是一个模式可以建所有的特色镇,发达地区有发达地区的模式,不发达地区有不发达地区的模式,低成本只是一个共同的特点。


第五条,同样的产业,但是在不同位置上给特色镇形成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不同位置的特色镇,同样的产业起的效果也可能不同。


在发达地区,在城市群中间,在大城市的周边地区,这些地区很明显是特色镇发展的有最肥沃土壤的地区。一个产业在这里比较能够迅速形成支撑,形成特色镇。


如果同样的产业,它的交通不方便,区位比较偏僻,可能它就支撑不了这样的特色镇。最典型的旅游业,我们在特大城市边上,比较近的地方,打造一个旅游业特色小镇,我们即便没有特别突出的资源禀赋也能很成功地运营起来。可是我们如果比较偏僻的话,就很难支撑了。


当然,也不是说远离特大城市就完全不能成功建设特色小镇,但是除非你有非常独特的资源禀赋,还有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产业来支撑,这才可能形成。


最后一条,特色镇发展的初衷是想解除那些因为行政级别、等级化、层级化因素形成的束缚而提出来的。


我们不能因为是小城镇,行政级别低,甚至是非镇非区这样的地区,我们的资源配置就没有地方落实。所以提出发展特色镇,以提供他的发展平台。


这样一个特色镇,我们去扶持它,培育它,把它作为小城镇来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找新的发展平台的重要出路。


既然是市场化的,不是说只要国家批了特色镇就一定能发展成功,也是有市场风险的。如果我们选择的产业有偏差,或者说本身经营过程有偏差,如果我们扩展的规模或者发展的阶段没有很好地把握,走偏了,走过了,或者走不到位,有可能我们自己的特色镇的建设就可能出现亏损,就可能难以为继。我想我们在发展建设特色镇的过程中,一定要理性对待,不要盲目的一哄而上。


总的来讲,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凡事顺势而为,因势而为。我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这几点,谢谢大家。

————

来源:《财经》新媒体 中国城市中心规划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