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大暑

 崔素梅 2017-07-22


2017年7月22日,23:15:18(农历丁酉年六月二十九),星期六,大暑至。凑巧的是:今年的大暑和二伏都在同一天。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大暑为六月中,天热到极点。还是东汉刘熙的《释名》解释得准确,他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暑最热时,大家以各种方式乘凉避暑,“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于星斗满天之夜作“感凉会”,都是盛夏乐趣。而午后盼风雨欲来,迎大雨滂沱,山晚听轻雷断雨,亦别有一种清凉诗意。


大暑三候

腐草为萤: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土润溽暑:后五日“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

大雨时行: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大暑习俗


1、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2、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3、贴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如银行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贴在后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据信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



4、海边过大暑




深圳人在海边度过炎热的大暑日。在夏季防晒很重要,不仅仅是爱美怕晒黑的女性,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男性也一样需要防晒,尤其是去海边或水上乐园,更需要使用防晒霜,并不时补涂防晒霜。



5、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6、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农闲时期人们饭桌上的一道风味俱佳的滋补美味。



7、吃面条




大暑到,临沂城乡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汤)或者吃面条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都要回父母家,杀上一只羊,做上一锅凉面条,全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喝羊汤,吃面条,热热闹闹过大暑。



8、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9、吃“半年圆”




另外,大暑前后就是农历六月十五日,台湾也叫“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10、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11、送瘟神




三伏暑天,赤日炎炎,也是瘟疫疾病的爆发期。过去人们在河船上要举行祭祈活动,将船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以示送走瘟神,百病无踪。



12、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13、煎青草豆腐




大暑节气来临,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14、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说的是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15、吃童子鸡




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是指还不会打鸣,或饲育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过的小公鸡。之所以要选择童子鸡,是因为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即使是年轻人,体质虚弱的也未尝不可一试。


大暑养生四忌

一忌 贪凉




  大汗淋漓时切忌降温过快,开空调应给身体留一个缓冲的时间,应该不断调节居室温度,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医生建议:居室的温度应在26℃-29℃之间,才对身体健康有利。




  大量喝冷饮夏季喝冷饮只能解一时之暑,但是不能长期的解热、解渴,而且冷饮不能食用过多,不然会导致肠胃温度下降,从而引起不规律收缩,诱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二忌 暴晒




  所谓“小暑大暑,晒死老鼠”,高温高紫外线会成为你夏季的劲敌。不涂防晒霜,紫外线可穿过云层,晒伤皮肤,让人感到灼热,即使阴天也应涂抹防晒指数至少为30的防晒霜。




  有人认为穿得清凉就够了,其实打赤膊在气温接近或超过37℃时,皮肤不但散热功能减弱,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此,建议当气温高于体温时,可穿一些浅色的薄长衣、长裤,阻隔日光,利于防暑。


三忌 湿热




  炎热、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等致病微生物,要做好食物储存工作。有人认为夏天饭菜不用加热,其实不然,加热可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保护人体不受细菌侵袭。




  空气中水分会积压在地板上,若直接睡地板湿气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




  夏季一定要适当锻炼,使身体能够时常出出汗,这样可以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四忌 油腻




  饮食上要清淡,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在减轻肠胃负担的同时,也要注意营养平衡。蔬菜瓜果带来的清与素只是对于身体的一种调节,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及其它身体所需能量,才能确保身体时刻处于满分的状态。

大暑诗词鉴赏


▐ 销夏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大暑总是炎热的时节,而诗人白居易却能悠然处之。他居住在小院之中,虽然贫穷身无长物,但是临风窗下,心静了,暑气自然消退,室内东西不多很是清爽。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自得其乐,这种快乐也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 夏日闲放

唐·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这首诗同样是白居易大暑所作,表达的感情也与上篇相似。诗人似乎很是安贫乐道,悠然自得。




▐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不是每个人的大暑都如同白居易过的那边自在无边。司马光就与之相反,颇有愁绪。听着夏虫的鸣叫,看着萤火虫在荒芜的庭院里飞舞。明明正是苦夏,却一下子到了秋凉的时节。


▐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大暑时的太阳十分毒辣,不知何时才能落下,清风也似乎躲了起来,无处寻觅。几卷经书聊以打发悠长的白日辰光,水中湃着的瓜果起起浮浮。




▐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似乎古人的生活总是诗意满满,一日的暑气在夜晚消散,邀三两好友,携几壶浊酒,在水阁上吹风赏笛。想来都是无比自在与惬意的。

 

大暑农谚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农事诗
  大暑处在中伏里,全年温高数该期。
  洪涝灾害时出现,防洪排涝任务急。
  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
  玉米人工来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齐。
  棉花管理须狠抓,修追治虫勤锄地,
  顶尖分次来打掉,最迟不宜过月底。
  大搞积肥和造肥,沤制绿肥好时机。
  雨季造林继续搞,成片零星都栽齐,
  早熟苹果拣着摘,红荆绵槐到收期。
  高温预防畜中暑,查治日晒(病)和烂蹄(病)。
  水中缺氧鱼泛塘,日出之前头浮起,
  矾水泼洒盐水喷,全塘鱼患得平息。


来源:综合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