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搬指赏析

 国民一员 2017-07-22

辽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搬指赏析


辽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搬指赏析

辽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搬指赏析

辽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搬指赏析

辽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搬指赏析

辽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搬指赏析

辽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搬指赏析

辽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搬指赏析

契丹人,被公认为善“骑射”的民族。“骑”即骑马,“射”即以弓射箭,“骑射”即骑在马上射箭。射箭除膂力射艺外,还要有好的工具。弓箭以外,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搬指”。“搬指”,又称“扳指”或“班指”,射箭时戴在大拇指上钩弦用的工具。扳指的前身 叫做“韘”(音射)《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扳指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姆指第一个关节之上(见图8、),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

“韘”初见于商代(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在春秋、战国(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几千年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最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现较早,最早还有弦槽,后来取消。在我国,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国外则突厥—土耳其、韩国至今仍在使用。期间,各种式样的扳指都有存在。北方马上民族,则主要使用桶形扳指。传统的汉族扳指儿与北方民族的扳指略有区别:汉族扳指儿从侧面观是梯形,即一边高一边低,而北方民族的扳指儿一般为圆柱体,即俗称“桶形扳指”。

过去关于骑射史的典籍,都把“桶形扳指”的发明,归于蒙古人和满族人。其实这是错误的,“桶形扳指”的真正发明人,是中世纪的超级大国的大辽(契丹)人。有辽地出土的辽代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白铜)“桶形扳指”(见图1-7、)为证。这枚辽代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白铜?)“桶形扳指”,出土于原辽境内古城遗址,为圆柱形,上下边缘均铸有凸起之边箍。材质笔者怀疑是含银“白铜”(铜多银少),因为它的光洁度、银白度都不似以银为主的材质。如为银质可能就不是实用器了,而可能就是冥器了,因为银质太软,不耐磨刮,不太适宜做“扳指”。

这枚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白铜)“桶形扳指”,高32.74毫米,径31.76毫米,壁厚2.86毫米,重33克。扳指内壁光滑可鉴,证明其使用时间较长,应确为实用器。扳指外壁分镌六个契丹小字,汉译为“金吾卫上将军”。“金吾卫上将军”是辽代武散官一等中的官位,品级为正三品。正三品是带兵武官的最高品阶。一二品,均按文资迁转。“扳指”,所镌“金吾卫上将军”官号,说明“扳指”的主人是位带兵的契丹高级武官,符合“扳指”的使用功能。

“扳指儿”在满语中称为“憨得憨”,笔者妄猜此语词来自契丹语,传至女真语沿用至满语。就象契丹语“嘎拉哈”,最终沉淀于满语中一样。“桶形扳指”在辽(契丹),除高官用金属制作外,一般将士多以兽骨,如牛骨、鹿骨等制作。射箭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个人军事技能,在契丹受到极大重视,所以“扳指”几乎人手一枚,因而成为契丹人必定随身携带的用具。因重实用,大小扳指皆选韧涩材质制作,宽窄肥瘦不一,因人而异,以便套带。传至金元满清一直沿习使用。直到满清八旗入关坐了天下,“扳指”这种军事器械才逐渐脱离军用领域,演变为一种极为时髦的饰品,流传至今。

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白铜)“桶形扳指”的再现于世,纠正了以讹传讹的谬史,为中国骑射史提供了可靠的实证,对进一步研究契丹军事发展状况提供了有益的佐证。一个看起来极不其眼的文物,其蕴涵的文化底蕴,实在不可轻视,往往它就可能和某一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相联,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银(白铜)“桶形扳指”就是这样的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