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马古道(142)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7-07-22

茶马古道(142)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黑虎乡小河坝村,鹰嘴河谷以东相对海拔约300米高、南北走向的山脊上,有一组石碉群,山脊的北侧分别是黑虎河,故称黑虎寨,或“黑猫寨”,为“白头羌”于明代始建。
     黑虎羌寨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碉及碉式民居,是碉楼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样式最多样的羌寨。它的建筑特点是有大量鱼脊背构造,鱼脊背构造使建筑具有塑性,而具一定的抗震功能。这种样式在桃坪羌寨的杨家碉楼及周边部分古羌碉均有遗存。
    有关鱼脊背构造样式的碉楼相关文献记载,年代最近约1200年。去除夸张的时间水份,鱼脊背构造方法的归纳形成,说明一代人的的时间内,至少有两次以上的强地震灾害发生。也就是说,有记载的近千年来,这一地区间歇性强震从来就没有终止过。
    黑虎乡区在高山河谷区,海拔在2000至2727米,处在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它南起理县、汶川,北至平武、青川,北部于1879年7月1日松潘南坪8级大地震,1933年8月25日发生7.5级的叠溪地震(直线距离约50公里),1960年11月9日松潘漳腊7.8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松潘7.2级地震,南部有2008年5·12汶川映秀8级大地震(直线距离约40公里)。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碉式民居使用的鱼脊背,这一建筑构造样式使黑虎羌寨的碉式建筑在5·12地震中幸存。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除去鱼脊背构造样式外,羌碉也有其独特的建造方法。其原则是:厚石片不竖用、斜石头不直接用,石块之间组成品字型。砌墙约半米后,停工一个月,让其沉降后再砌第二圈,一年只修一层。因此黑虎羌碉有“百年碉不倒”一说。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地震中损毁的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最具特色为十二角碉,高约18米,与通常碉楼不同的是由12道鱼脊背构成角线,使它在5·12地震中幸存。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茶马古道(143)鹰嘴河谷·黑虎羌寨碉楼
 
    后记:走遍喜马拉雅山脊缺口中古道,碉楼如影子相随,以至无法将它与古道割裂出来。茶叶和碉楼,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但在古道上,它们的相遇绝非偶然。虽然黑虎羌寨不在边茶古道上,茶叶不会在此消失,作为区域特征的建筑——碉楼,也没缺席,且在冠状的人文树梢上,绽放异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