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榆杂文:有谁愿学齐威王?

 老鄧子 2017-07-22

 

 

 



有谁愿学齐威王?

梅桑榆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一书,早就被编入初中语文课本。不知是人们于孩提时代无被人惧怕、吹捧的权力而对此文没有切身的体会,还是考完试便把学过的东西丢在脑后,多少年来,歌颂大小官员的文章如山似海,似乎极少有像齐威王那样虚心接受批评者被树为榜样,大力宣传,起码我没有看到或听到过一个这样的榜样。而今一些拥有大学、硕士,乃至博士学位的官员,做报告、发指示引经据典,甚至长篇大论,连篇累牍地出版大著,但似乎没谁引用这篇他们曾经学过、背诵过的文章。

《战国策》为刘向先生编纂,已成书千余载,《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问世更早。但此文至今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非常值得当今掌握权力者学习。邹忌其貌不如城北徐公俊美,但问及妻妾、客人,都说他帅呆酷毙,甩徐公半条长安街。邹忌特地到城北看过徐公的尊容,才发现自己相貌不如徐公。邹忌忽有所悟:他身为相国,权高位重,这些人之所以罔顾事实,美言奉承,其原因一是偏爱他,一是怕他,一是有求于他。他若不知徐公的真容,岂不受这些人蒙蔽?他以己所悟进谏齐威王说,大王乃一国之主,王妃亲信谁不偏爱,满朝文武谁不惧怕,举国上下谁不有求于大王?大王每天满耳的赞美歌颂之声,听着固然舒服无比,但所受的蒙蔽可就太深啦。齐威王于是下令:所有臣民能当面批评我的过错者受上赏,能上书直言规劝我勿犯过错者受中赏,能在大众场合讥谤我的过失被我听到者受下赏。此令一下,臣民争向前来批评国家最高领导人,以致门庭若市;数月后,时而有人进言;一年之后,人们想得到奖赏也挑不出国王的毛病了。

千载以下,似齐威王者能有几人?绝大多数手握臣民生杀大权的帝王老爷,谁若胆敢当面批他的逆鳞,轻则罢官流放,重则被当庭施以酷刑或推上法场砍掉脑袋。那些胆敢于背后发发牢骚的人,一旦被人告密,也要被扣上“妄议朝政”“诽谤朝庭”的巨帽,逮捕治罪。能保住脑袋,就算万幸。那些虽不握有属下生杀大权,但却可以决定其前程的大小官员,大多是闻过则怒,谁若不知厉害,当面向他老人家提出批评,涵养好的,也许会嘿嘿一笑,事后再收拾你;脾气爆的,会当场拍案大吼,叫你卷铺盖滚蛋。因批评上司而遭报复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说不完。千百年来,因向帝王老爷谏言与批评上官而惹祸的教训太多,以致朝臣见了皇帝,诚惶诚恐,生怕一言有失,降下大祸;下官见了上峰,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断送了前程;草民见了官吏,唯唯诺诺,生怕稍有得罪,倒霉挨整。于是,帝王老爷所闻唯歌颂之声,所见唯恭顺之态,至于有权在手者,哪怕只是个村镇之长,也听不到来自百姓的批评。

这种听不到一点不同声音的万马齐喑的大好局面,致使帝王老爷得以专制独裁,官吏可以无所顾忌。专制独裁,可以随心所欲地制定祸国殃民的荒唐政策;无所顾忌,可以把辖区变成为所欲为的自家天下。不亦乐乎,不亦令人陶醉乎!而若学齐威王,不但让朝臣官吏以及乡野草民直言批评,而且给予奖赏,以致揭短批过者纷至沓来,堂堂一国之君,脸往哪搁,其威何在?别说一国之君啦,即使是一个县长、镇长,闹得民众排着队前来说三道四,直言不讳地批评他的过错,也孰可忍,孰不可忍。由此可见,那些具有学士、硕士,乃至博士头衔的官员们,在他们的报告、指示,或皇皇大著中,绝口不提《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中学时代就学过的课文,也就不足为怪。谁愿意做那个傻乎乎的齐威王,整天让下属和民众批来评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