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个人理解:最善的德行就像水一般。水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处于众人所不齿的卑下污浊之地,因此它更加接近于”道“。 至善之人能谦卑自处,内心深层宁静,与人为善,说话真诚守信,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发挥个人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唯有谦卑不争的美德,所以才不会出现过失。 -----02----- 水至柔至善,甘于居下,无声的滋润着世间万物,水柔软无比,可又坚强有力。因此老子认为水最接近于道。大道如水之无形,方圆自如,所以说“上善若水”。 而现实中往往那些谦卑懦弱,遇事不争的人,也许最强大;而那些锋芒毕露,争强好胜的人,也许经不起现实的打击。前者温柔曲折,后者强直冒失。 有一个很经典的比例,人身体什么地方最坚硬,有人说,是牙齿;那什么地方最柔软,有人会说是舌头。可人老了牙齿会掉光,而舌头却始终陪着着身体。 “道”有自身规律,我们只有顺其自然,才能得其时,才能成功。 “枪打出头鸟,那些勇猛直前的张扬行为,往往铩羽而归。因此,做人做事,光凭着一腔热血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凡事都应该沉住心气,三思而后行。 -----03----- 经典小故事 相传有位古老的禅师,一日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子墙边有一把椅子,他立刻意识到肯定是有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的走到墙边,移开椅子,默默的蹲下。不到半个时辰,果然听到墙外一阵动静。不久,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顺势踩在原本椅子的为止,当他双脚离地时,才发现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准备说些什么,就说不出来,傻傻的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罚。 出乎意料的是,师傅没有没有严厉责罚,只是很平静的说道: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