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经建设长达2500年的水利工程

 黄之中 2017-07-22
中国历经建设长达2500年的水利工程X
中国大运河的建设历经2500年,曾经涉及10多个省市。
中国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不但拥有两条超万里的河流如黄河、长江,还有海河、淮河、钱塘江、珠江等水系,由于中国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影响明显,雨季普遍集中于夏季,全年降水不均匀,所以,中国也是水患相对严重的国家,如何治理水患一直成为中国人的重大国事,如在远古时代就是女娲补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可以说,建设水利工程,如何让水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统治、服务于人民,就成为历代统治者关心的大事,而老祖宗的勤劳与智慧让我们感叹,许多水利工程直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如李冰领导建设的都江堰,如秦始皇在湘桂开凿的灵渠等等。但是,有一个水利工程,为历代王朝所重视,虽然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后来的各王朝可以说是前赴后继,在前人建设的基础上一直没有停止建设,直到现在长达2500年,还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而且这项水利工程对中国的影响相当大,涉及五大水系如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贯通八省市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长达2700公里,这项历经长达2500年且仍然还在建设的水利工程就是大运河。而大运河与长城并称中国史上奇迹,依然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说起大运河,我们脑海里马上会闪现出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三下扬州的故事,所以,许多人以为大运河是从隋炀帝才开始挖的,殊不知,大运河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建设,而且后来历朝都没有停止过对大运河的建设,包括隋朝之后的各王朝进一步加强了对大运河的建设,直到现在,我们还依然在建设大运河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并且还享受着老祖宗建设大运河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好处。
其实,大运河的建设在历史上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中国历经建设长达2500年的水利工程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启了大运河建设的序幕。
第一个阶段,浙东大运河建设阶段,主要由春秋时期吴国夫差完成。大运河的建设开始于公元前486年,当时还是春秋时期的江东两诸侯吴越争霸时期,当时的吴王夫差在打败越国之后想争霸中原,而吴国作为江东霸主,要想争霸中原,军队、粮食、武器的运输就成为重大问题,要跨越钱塘江、长江和淮河等水系,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下,怎么办呢?吴王夫差开始了大运河的修建,他首先开凿出了胥溪、邗沟、黄沟三条运河,这样,太湖、长江、淮河就连为一体。可以说中国大运河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夫差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从此,大运河的建设就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加强对南方的统治,他的视野更开阔,在长江支流湘江与珠江支流漓江之间开凿了灵渠,从此,管理岭南就变得方便,军队、物质的运输从珠江到长江到淮河从此通畅。
中国历经建设长达2500年的水利工程隋炀帝将大运河的建设带入一个新的高潮,历史上称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第二个阶段是隋唐大运河阶段,以洛阳、长安为中心,开始于两汉,在隋唐时期达到高潮。
到了西汉,又开凿了槽渠,这样,由长安引渭水入渠,沿南山山脚,直通黄河,东汉时期又开凿了阳渠,漕舟可由汴入黄河,由黄河溯阳渠入洛阳,后来在东汉顺帝时期,陈敏又修理了邗购,重新开辟新道,连接淮河,这样,大运河初具规模,黄河、淮河、长江通过大运河连为一体。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运河的建设达到一个高潮,曹操先后开凿了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和槽渠等,这样,钭整个河北平原的水运连为一体,海河通过大运河与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相连。后来,曹丕又修建了汴渠、开凿贾侯渠、讨虏渠和广槽渠等项运河工程,这样,从长江流域到淮河整个流域到黄河到洛阳就有多条运输线路,而南方的孙权为了加强管理,同样在开凿运河,达到了西连淮河,东接云阳,这条运河沟通了南京以东的整个水运网。到了两晋时期,大约公元300年前后,在晋会稽内史贺循的主持下,又开凿了著名的西兴运河,将钱塘江连为一体。这样,大运河的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水运在长江与淮河、黄河、钱塘江、海河初步形成了贯通的水运网,而且这个时候修建大运河的主要作用并不仅用于运输,还用于农业灌溉、调节季节性水量,大运河的作用开始向多元化转化。
到了隋朝,由于过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分裂,各国建设的大运河只为各国服务,虽然可以将五大水系联通,但因为各自为政,真正的连接口往往被堵塞,所以,隋朝统一天下之后,将过去各地方修建的运河连接起来,并且对过去修建的各运河进行疏浚,并且重新设计了运河的通行线路,隋朝又修建了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四条运河(这其中包括疏浚过去已建设的运河),中国历史上的隋炀帝三下扬州,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亲自指导大运河的建设。
到了唐朝,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加依赖于河流运输,疏浚、治理、新建就成为大运河水利工程的重要方式,不仅如此,唐朝对大运河的建设更加广阔,还将长江、海河、黄河、淮河的许多支流纳入连接体系,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但包括了东部,还包括了四川、山西、陕西、湖北等省的河流,大运河的水网更加紧密,可以从多个方向进入洛阳、开封、郑州以及长安,运输更加便捷,作用更加广泛。整个唐朝时期,疏浚、治理、新建的运河多达几十条,其中有名的直河、永济渠、西兴运河等。大运河的建设再次进入高潮。
进入两宋,尤其是进入南宋时期,大运河的建设步入低谷,根本原因是北方沦陷,或是因为战争需要,大运河的建设基本停滞,甚至因为战争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样,导致了黄河经常变道,夺淮入海甚至通过大运河进入长江就成为常见的现象。
中国历经建设长达2500年的水利工程从元朝开始,大运河以北京为中心,开始称京杭大运河。
第三个阶段,是京杭大运河建设阶段,以北京为中心,从元朝开始直到明清。
从元朝开始,由于定都北京,大运河的建设重心开始转向北京,忽必烈下令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开凿了元朝京杭大运河,直通南北,运河从此由江苏淮安经宿迁、徐州直上山东抵达北京,现在,我们称的京杭大运河其实从这个时候才开始。明清时期,对元朝修建的大运河进行了大范围的扩建,大运河成为中国的经济走廊,北方的天津、德州、沧州、临清等城市迅速发展,东南地区的淮安、扬州、苏州、杭州也成为繁华的都市,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东南四都”。但是,到了晚清时期,于公元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大运河南北从此断航,虽然后来包括中华民国时期几度提议治理大运河,无奈战乱,只能搁浅。
中国历经建设长达2500年的水利工程大运河两岸美景。
第四个阶段,伴随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大运河的建设焕发新的生机。
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公路、铁路、海运、航空运输的不断兴起,但对大运河的治理也未间断,对大运河的进行了部分恢复和扩建,重点扩建了徐州至长江段400余公里的运河河段,使运河单向年通过能力达到近2000万吨,并扩大了沿岸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确保里下河地区1500万亩农田和80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尤其是将大运河线路确定为南水北调的东线之后,大运河再度焕发新的生机,使其重新发挥航运、灌溉、防洪和排涝的多种作用,但尽管如此,淮河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大运河段的航运功能已基本消失。于2014年,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