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国民一员 2017-07-23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四方辽元契丹文八思巴文私人金印试译赏析

这四方辽元金印(见图1234、)都是朋友的,因未接到授权,笔者对它们不做任何鉴定方面的评说。但因四印经笔者目鉴感到不存在伪造问题,四印确属有趣罕见之物,因此笔者不揣浅薄,径自想从文字方面试着做些翻译与少数民族文字印章美学方面的探讨,以博朋友们一乐。当然,印章本身赏析是第一位的,请朋友们给予理解。

四方印,除一方金包玉印外,其它三方均为纯金印,检测结果笔者未予探究。四方印除金包玉印通髙51.39毫米,印面37x37毫米较大外,其余三方都在通髙45毫米左右,印面23-24毫米上下。四方印的印纽各具特色,金包玉印为欧洲狮纽,第二方契丹文印为亚洲狮纽,第三方契丹文印为卧鹿纽,八思巴文印为罕见的后卧骆驼纽。每个纽都雕出了属于自己的神韵、特点,或威风八面,或傲视苍穹,或温顺可爱,或宁静至远;有的精准,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敦厚,个个栩栩如生,个个神形兼备。两方狮纽印,印台四周均阴刻宝相花,金包玉印台侧底子上还錾刻满地珍珠地。卧鹿纽和卧驼纽印台光素无文。

四方印中两方狮纽印,印文为官职+名字;卧鹿纽印,印文为职事+姓氏;卧驼纽印,印文为姓名+记。四方印中有三方契丹文印(图123),一方八思巴文印(图4、)。四方印印文经试译成汉文,大体如下:

一、契丹文狮纽金包玉印,羊脂白玉上阳雕印文,汉意为:“太(左上)师(左下)富(右上)留(右下)”。金包玉寓金玉满堂之吉祥寓意,是当时比纯金更珍贵的印材,非贵胄不得使用。富留太师,全名萧富留,契丹名高宁·富留。于越耶律仁先大女婿萧慎微之祖父。其他情况因墓志漫漶,《辽史》又失载,以至无从考究。请大家记住此印文读序是:1左上-2、左下-3、右上—4、右下。

二、契丹文狮纽金印,印文为阳雕略带魏碑体隶书,汉意为:“中(左上)书(右下)行(右上)留(左下)”。印文读序是交叉顺序读。这种读序虽在秦汉印章中就有先例,但在契丹文印章中还是首见。“中书”是“中书令”的省称,是南面官中的尊官,汉人,契丹人都有任职之人。行留从名字上似乎为契丹人。但《辽史》无载,石刻文字未见,只能待考。记住此印读序为:1、中(左上)-2、书(右下)-3、行(右上)-4、留(左下)”。

三、契丹文卧鹿纽金印,印文为阳雕方正隶体楷书,汉意为:“侍(左上)卫(左下)耶(右上)律(右下)”。“侍卫”是职务,不是官职。给皇帝当侍卫是皇室子弟发达进身的最好的阶梯,多少高官都是从“侍卫”做起,一步步进入仕途的。辽史上最有名的“侍卫”是曷鲁,他宁可不作迭剌部夷离堇,也要作阿宝机的侍卫,“侍卫”一职的重要可见一斑。此印印文设计得独特而奇妙,属拆合法印文。它是以六个原字组成四个契丹小字,把耶律的右旁原字挪移到左侧,也就是中间,供左侧“侍卫”二字做右旁,即左右两侧原字重叠使用中间原字,各拼出“侍卫”与“耶律”两字。它利用刻印文字偏旁可互调的的方法,利用左右原字可以互拼的小字,把印文设计成六个原字寓四个小字的形式,制造出谜语一般效果,既增加了印文的趣味性,又增加了该印章的保密性。可说是具有独创性的别有新意的设计。此印的“拆挪连合法”治印方法,应是目前见到的中国印学史上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趣味治印法,为中国印章学书写了一段古老佳话。记住它的印文读序为:1、侍(左上中上)-2、卫(左下中下)-3、耶(右上中上)-4、律(右下中下)。

四、八思巴文卧骆驼纽金印,印文为阳雕八思巴文楷书体,音译汉语为:“礼(左上)噶扎(右上)索(左下)记(右下)”。前四个字为印章主人蒙古语名字,最后“记”字为汉语借词,印章的别称。它的印文读序为:1、礼(左上)-2、噶扎(右上)-3、索(左下)-4、记(右下)。

从以上介绍,可以清楚地看出北方少数民族印章与汉族印章的明显区别,以及治印方法上独特的理念和实践。表现在印文的区别:一是读序左起。不象汉族右起。二有竖读,横读,交叉读,连合读等多种序读方法。三不拘泥规则,追求自然灵活。如为连合可以将偏旁部首拆挪到需要位置,为把多字姓名刻下,不惜打破平衡使印文一长三短。

四方印中两方印,有名无姓,印学上称为:“名印”;一方印,有姓无名,印学上称:“姓印”;一方印有名有姓,,印学上称:“姓名印”。四方印印文无一有“玺”、“印”、“章”的后缀,笔者推测四方印都是私印。私印在辽金元时期用黄金材质制印,是要有几个条件的,否则是僭违规制触犯法律的。一个条件是治印人必是皇室成员,亲王、郡王、公主;二个条件治印人必须是三品以上高官;三个条件是治印人是有一定的品衔的地方士绅制做的冥印。从这四方印形制和印文分析,“太师富留”印和“中书行留”印应是高官私印,他们时刻不忘自己的乌纱帽(官职),显摆自己。“侍卫耶律”印应是皇室成员的私印,是高干子弟显示自己贵胄身份的信物。“礼噶扎索记”应是地方土皇帝“千户、万户”的私印。

四方辽元私人金印反映了中国北方民族文化印文化的一个侧面,即它们与中原印文化是同步的,无论从形制,设计理念,制做方法,艺术成就,审美价值的每个方面比较都不落后并有创新,从四方印四种表现手法看,契丹民族蒙古民族审美情趣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中原汉族文人的矫揉造作之作。四方金印是少见的民族艺术珍品,盼来日能收集到更多资料,以便对它们的价值做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印,信也。在古代也是身份、地位、权力的凭证。北方少数民族很早就接受了印为凭信的观点,从接受汉族政权的赏封,发展到自铸官私印信,很快掌握了印文化的精髓,并把它融合进入本民族文化之中,铸成为了具有民族特色又有汉文化烙印的北方民族印文化。以前,汉族文人看不起少数民族文化,认为他们野蛮落后,根本没文化,不屑研究北方民族文物。所以,时至今日,尚无人全面深入研究北方民族印文化,特别在民族文字印章研究方面迈开的探索之步还很短小。笔者多希望有更多的文字学家、印学家、文物学家,联手开垦民族文字印章研究这片处女地啊,有人说这是梦想,但我坚信会有人做的,因为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每个时期总会有一些民族脊梁式的人物出现,这是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存在的今天的原因。朋友你信吗?反正我信!

注:八思巴文印文为研究学者邵华伟先生翻译,在此特向先生致谢!

泉痴山人2012/12/8于京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