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破“穷人思维”,拯救你的人生

 HNYZL 2017-07-23

打破“穷人思维”,拯救你的人生


最近,朋友圈里突然流行起这么一张图——“一懒众衫小、薪尽自然凉”。除了佩服广大吃瓜群众的才华横溢,我脑袋里闪过的画面就是那些决心改变自己却又无力行动的人们,当然这些人中也有我的影子。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穷人和富人一起挖矿。

穷人习惯做苦力活,很快就挖了一车煤,卖了钱。然后,他把这些钱全买了好吃的。富人没干过重活,到傍晚才勉强挖了一车,换来的钱他只买了几个馒头,其余的钱都留了起来。第二天,穷人早早起来开始挖煤。富人却去雇佣了两个人帮他挖煤,自己在一边监督。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挥两个人挖出了几车煤去。富人把煤卖了,又雇了几个苦力......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穷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赚来的钱都买了好吃好喝,基本没有剩余。而富人早就指挥工人挖光了煤山,赚了不少的钱,他用这些钱投资做起了买卖,很快又成了富人。

还有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事。朋友小A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奋青”,奋斗的奋。在他的世界里,似乎就只有工作。他每天的工作日程都可以排出15个小时,除了吃饭和睡觉,他的精力几乎全部一心扑在事业上。他的事业是什么呢?一个大型事业单位中的业务骨干。因为能力出众,他的领导常常给他布置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有相当一部分明显不在他的职责范围内,但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小A毫不犹豫地接下来,熬更守夜、加班加点完成。最近碰到他,却感觉到了些不自在。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小A已经31岁了,看着身边同龄人结婚生子,自己却连个谈恋爱的时间的都没有,按道理名校毕业、有房有车的他条件一点儿都不差,原因只有一条:没时间。

上面两个故事你熟悉吗?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案例呢?

挖矿的故事告诉我们,只知道埋头挖矿、不知道抬头想路的人生终将陷入“单曲循环”的境地;小A的故事则讲了一个“不知道拒绝、不懂得选择”会有什么后果的道理。

在我看来,这其实都是“穷人思维”在作祟。只不过,有些人的穷是因为没钱,有些人穷是因为没想法,还有些人穷是因为没时间。

最近读到了一本书《稀缺》,书中讲了一个特别有启发的概念——心智带宽。

心智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带宽不足的人往往缺乏洞察力、前瞻性和自控力,而稀缺感会降低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举个例子。当我们要去参加一场重要的聚会,距离约定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你知道该出发了。此时有两个选项:一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路上耗费的时间大约是1小时15分钟,加上步行的时间刚好可以赶上,时间稍有盈余;二是打车过去,路上耗费时间大约40分钟,但需要支付的交通费用远高于公共交通,可以换来的是充裕的时间。

你会怎么选呢?选择公交车的人可能会算一下时间刚好,而且花费很小;选择打车前往的人则认为重要聚会最好不要迟到,提前到或许还有可能认识几个有趣的朋友。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之间的差别。

  • 穷人思维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用时间换取金钱,而富人思维恰恰相反;

  • 穷人思维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量入为出,富人思维特点则是目标导向。

有一个说法,叫做富人喜欢挣钱,为的是提高生活品质;穷人喜欢省钱,则是牺牲生活品质。两种思维模式,对应两种心智模式,也产生了两种人生轨迹。

认知将是人与人之间的唯一差距。认知富有的人就算暂时处于困境,也一定会通过努力想方设法拜托困境东山再起,而认知贫穷的人就算含着金钥匙出生,恐怕也会千金散尽、一贫如洗。

冯小刚的电影《1942》中有一个桥段,张国立饰演的东家范殿元带领一家老小出来逃荒,在路上说了一句话——“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

不要再囿于自己的思想围栏,问问自己的内心,在坚守的到底是什么。必要的时候,尝试用富人思维,不再在乎那些所谓的沉没成本。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机会都来之不易,那才是最昂贵的成本,不是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