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尧舜元宝通宝重宝光背与背字钱 都是低级拙劣的假钱》补议

 国民一员 2017-07-23

这篇文章我本不想写,它已令我纠结了一月有余。不想写,不是不好写,也不是有什么困难,实在是有难言之隐。首先,因为它面对的将是我多年的、在北方泉坛最勤奋、收藏辽钱最丰富、也是最认真的好友。其次,在原拙文已多方详细论述的问题,实无再热炒一番的道理。既使简化字“尧”的问题,如果真的懂得简化字是怎么回事,相信任谁也不会来兴师问罪来了。当然,自己明白,不等于对方清楚。情势所迫,在朋友咄咄逼人的质问下,我只好就“尧舜元宝通宝重宝光背与背字钱都是低级拙劣的假钱”的问题再补述几句,以答复诸位泉友。朋友们如认为还不能说服大家,还可提出问题,让我继续解答。

一、该朋友文章列我第一条罪状就是:我说这些钱假的“主要理由就是一个,即“尧”字是新中国建国后才使用的简体汉字。显得过于草率武断,理由很欠充分”

不知认真看过我文章的朋友您是否认同此话?您如果公正的话,您一定会说这不是事实。因为我在用简化字“尧”盖棺论定同时,已从我自己藏的假银钱开始对每种假钱,从锈色包浆,文字形制,时代特征,堯舜衕宝性质,为什么不可能铸行用的元通重宝钱,条分缕析地进行了阐述。在写该文前我曾认真地考虑了文中的每句话,因为我是为一些重量级、都很有水平、很有个性朋友鉴钱,是为他们好,如果有一点漏洞,效果就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从解剖自己的藏钱开始逐次解读每种假钱假在哪?,最后用一个共性的钱文,在辽初根本不可能出现的简化字“尧”结束论述。如果这样还是“轻率”,“仅凭简化字就都予以否定”的话,那我真不知如何慎重了。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罔顾事实,抹黑时方,应该不是对待朋友善意提醒的态度。

二、关于简化字“尧”,是不是新中国建国后才使用的规范汉字(简化字的正式名称)?

我至今观点未变。它确实是1964年共产党领导下制定后才有的规范汉字。在此之前,虽宋元时期确有草书简化字“尧”,但它只是个别书法家的艺术作品,并未被主流书体隶书、楷书所接受和认同,更不要说被社会各阶层民众所认同。既使隶楷书“堯”的异体字、俚俗字也未将草书“尧”字收归帐下。所以,查遍解放前的所有正体字书都不见简体“尧”字。泉友列举的非正规出版物,网上字典《象形字典》对此也说得很清楚。简化字“尧”是“利用草书字形整体简化 就是泉友所说,是直接用古代草书“尧”字楷化的产物。为什么要楷化?原因就在于草书并没有所谓的标准字形。

《象形字典》这句话说明什么?一、它说明在中国简化字正式颁行前确实没有简化正体字(隶书楷书)“堯”字。二、草书字并不等于简化的正体字,它成为简化字前必须进行楷化,否则它仅是书法家的艺术作品。三、草书字并不等于异体字、俚俗字。异体字、俚俗字都是相对正体字而言,是约定俗成的大众智慧;草书字是书者个人为快捷而创造,是少数精神贵族的艺术成果。前者多来自民间,为了方便使用,后者多来自知识分子,为了艺术美感。所从草书字成简化字前,必须把它的连绵笔画断开,改用楷书的写法,这样的简化字叫“草书楷化字”。“堯”简化为“尧”,就是草书楷化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简化的汉字只出现在解放后简化汉字运动中。在简化字总表中,这种字仅有33个,占6.6%。可见它们并不是简化字方法的主流。

书法史上,作为偏旁出现的“尧”字,最早出现在唐中后期颜真卿的楷书“饶”字里,单体草书“尧”最早出现于元鲜于枢的书法里。至于说单体草书“尧”发端于汉唐,目前尚末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不便评论。就象说中华文明肇始于8000年前,而不能说8000年前,就具有了现在文明一样道理。

谁都知道一个朝代的钱币钱文都有一种主要书体,辽契丹钱文主要书体先是隶书体,后演变为隶楷相间的隶楷体(以隶写楷)。因当时北方还处于隶变时期,所以俚俗字异体字非常多,这些字大部分都收在辽代幽州僧人行均编撰的字书《龙龛手镜》中。《龙龛手镜》收字26430余字,基本把六朝至唐五代写本经卷中的俗字、异体字一网打尽。亦未发现简体隶楷书“尧”字。是证辽人并未将草书“尧”楷化或隶化。辽钱书法,书法家、钱币鉴赏家杨鲁安先生早已有精辟论述。他说辽钱书体源于魏碑,结体常构别字,朴厚拙重,悍劲自然。辽钱书体虽有简字别体,但无一字无有来处,都可在魏碑中找到出处。如天賛的“賛”就出于魏碑《敬使君碑》;天庆的“庆”也同样出自《敬使君碑》。保宁、清宁的“宁”,就出于隋碑《龙藏寺》。再比如天显的“显”,天禄的“禄”,应历的“历”,无一不是沿用北魏书体结构通例。

朋友列举最早的草书“尧”是距离辽太宗后380年的元代鲜于枢(1246-1302年),最晚的是2003年朱总理给尧廟的题字。你不觉得举这两个例证过于荒唐吗?既使退一万步讲,草书“尧”算简化字(没有草书楷化。)它能出现在380年前钱文以魏碑为主的辽早期(926年)钱上吗,您不觉得是咄咄怪事吗?关于朱熔基题字“尧廟”之事和本文无关。我只说一句话:他是工科毕业,是人!不是文字专家!不是辽钱专家!更不是神!

    简化字之事很复杂,一篇短文很难写透,以上只是择其和简化字“尧”有关的事略作论述而已。如朋友有要求,将专文答之。下面将和草书“尧”有关的几件简化字大事附录如下,供朋友们参考。

    19202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

    1935821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324字,无简化字“尧”。次年2月宣布废止。

    195512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865字,确定810为正体字,内中无堯字。

    19551月中国文改会拟定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推出了700个简化字,内中无简化字“尧”。

    19645月中国文改会发表了《简化字总表》。共2236 二表中有草书楷化简化字“尧”。规范汉字(简化字)“尧”自此正式面向人间。

    1977年,曾公布《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发布“二简字”853个,试用一段时间(约八年)后,因为字形过于简单且混乱而宣布废除。

    这是一部分来自重要书法文献的简化书法字形:

    汉朝史游急就章中有:时、东、陈、孙、检、帐、项、楼、来、夹、颊、侠、箧、贝、学、见、为、伪、长、张、随、状、问、觉、乐、犊、读、断、变、郸

    晋朝王羲之用过:东、岂、试、为、缅、临、终、张、时、将、见、当、孙、扬、实、尔、鲤、鱼、与、诏、长、乐、陈、来、诚、绝、顾、灾、宽、饮、谢、杨、学、万、发、问、怅、颐、视。行书字帖中用过:于、将、随、终、岂、谁、维、侠、绵、绛、结、给、粮、纺、谓、语、为、数、谢、败、丧、盖、纸、书

    晋朝王献之用过:尝、临、谓、诸、当、问、顿、许、尔、闻、弥、将、来、终、缠、绝、随、门、与、岂、劳、肾、为、汤、怅、时、经、传、写、孙、觉、陈、见、茎、顺、东、险、会、诣、请

    唐朝欧阳询用过:来、闰、馀、、问、盖、维、临、终、随、隐、将、侠、荣、门、闲、墙、粮、顾、纸、纷、绥、纭、间、丧、辞、结、数、状

    唐朝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中有:状、弥、将、于、来、随、尔、涌、麦、継。此外用过:来、问、礼、绝、维

    唐朝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中有:盖、弥、净、箧、纲、随

    宋朝苏轼用过:顾、盖、来、堕、于、饥、误、敛、将、请、绝、万、尔、贾、闻、祷、须、阙、计、时、诚、夸、纳、记、诉、纠、与、访、谁、长、诗、语、馀、缘、弥、纪、闲、终、谓、闰、债、状、谒、见、间、挟、维、问、谈、啸、传、东、宽、当、闰、绝、须、数、挟、细、鸾

    元朝赵孟頫用过:来、给、诸、惮、质、丧、将、门、壶、设、请、绝、违

    明朝董其昌用过:记、为、将、纳、缉、于、万、证、盖、萧、顾、楼、赋、长、与、谓、览、尽、时、诸、谱、传。

    清朝郑板桥用过:问、觉、尽、梦、诗、来、绸、缪、潍、为、两、现、画、闻、壮、剑、红、饭、贾、见、语、状、胆、尔、阅、词、缓、继、应、给、证、宽、讯、说、请、违、麦、随、时、课、该、调、结、约、对、详、诉、贤、险、赋、蒋、学、劲。

    敦煌出土文献中的俗字:

爱、绊、笔、缠、尘、虫、床、纯、辞、断、堕、尔、盖、个、顾、挂、国、号、饥、迹、继、夹、荚、颊、坚、检、将、绛、经、颈、来、赉、礼、怜、粮、乱、脉、门、弥、鸣、纽、凭、栖、齐、启、弃、悭、墙、惬、箧、轻、师、随、万、闻、问、无、狭、侠、贤、挟、兴、烟、痒、异、隐、与、语、岳、灾、沾、众、嘱、装、庄、壮、状。

(以上统计由百度学术委员会完成)

三、关于罐装窖藏钱问题。

朋友说他的超大钱是罐装窖藏钱,还说有东北数位知名藏家,均有获藏并无疑见,并说我(先生早前也曾经发文考证其真实,后博文不再见)。这段话不符事实。第一、我从未给尧舜重宝超大钱写过考证文章,我博客文章,包括所有评论从未刪除过一篇、一句,大家可以彻查;第二、数名均有获藏并无疑见的知名藏家都是谁?能否将他们对尧舜重宝超大钱写过的考证文章,传上博客,供大家学习一番,长长知识。最后,建议好友说清贵超大钱到底是罐装钱,还是窖藏钱?因为入土环境不同,两者包浆锈色区别显著,容易误判误断。

大家都知道所谓罐装钱是近年造假的重灾区,什么银铜“遥撵汉国”背字钱,五代至宋脱谱年号银铜钱,宋代历年背五年号铜钱,各代同手法鎏金钱等等,都顶着罐装钱的名号招摇过市,骗了一批接一批的东北知名藏家。这些假罐装钱锈色单一,银钱是一马平川的黑锈;铜钱是坦荡无垠的绿锈,鎏金钱不管是辽、金、五代、宋,还是元明清,鎏金色泽、手法、氧化程度都相同。钱无叠压痕,无接触空气的阴阳面,无自然磨损差异。仿佛千年来它们都飘浮在罐中。这样异乎常理的“神钱”竟被某些东北知名藏家收藏,甚至还被撰文吹捧。

关于好友的罐装窖藏超大钱锈色皮壳,原文中我没详谈。原因是只有他钱上印有网名水印,本来是不针对人只对这批钱写的文章,我实在不想转为个人间恩怨。所以我对这枚印有网名水印超大钱,基本上是避而未谈鉴定意见。今天好友坦率地宣称“唯有他本人上手过此钱,也只有他知道其来历,只有他最有发言权的。说我毕竟没有上过手,按照行规,应稍微谨慎点,说话应该留有余地,不可武断轻率的否定。并拿我和某次会上某些“体制内专家”根本不看实物就全部否定东北泉友的辽钱实物一事相提并论。说我这个以研究辽钱知名的先生亦是如此轻率,大步某些臆否辽钱之人的后尘,则不免有些令人唏嘘不已矣。“

面对这一顶顶帽子,我如再不对其钱假相说几句,真就成了辽钱研究的叛逆者了。固然我没上手过该钱,没听过其面世的故事,面对的仅是几张还算清晰的照片。但它并不影响我运用钱币综合知识,判定它的真假。有时既使不看实物,不看照片,只看拓片,也可断其真伪。这不是吹牛,也不是轻率武断,是知识积累的结果,历代擅鉴钱者都能做到此程度。我曾对某些所谓专家说过:鉴钱功夫在钱外。只会看锈听声是贩子,会看形制文字是藏家,能看风貌痕迹是鉴定家,能从历史币制看真伪是鉴赏家。

就从尧舜元通重宝钱来说,还用看锈听声、看形制文字、看风貌痕迹吗?一个违制,就早已断其必伪了。诸位,谁见过辽契丹在铸有流通钱的同时,还特制赏赐钱用元通重全套流通钱的形制来铸赏赐钱?不但辽代没有,其它任何朝代也没有。凭这一点,断这些钱为赝,应不算轻率武断吧?再加上钱文简化字“尧”的出现,字形体严重脱离隶书体的风格,特别超大钱字体电脑放大制模时文字走形的明显,是根本不用再看实物就可以确定的。连这些显而易见的东西我都看不出,那我真就成了白白研究辽钱数十年了的“脑残”了。

至于此罐装窖藏超大钱的锈色皮壳,好友誉其“锈色莽壮”。何为“莽壮”?字典解释:“1.卤莽。 2.形容声音﹑气力粗壮有力?”和锈色毫不相干。朋友要告诉我们什么?锈是怎样?看过不知所云。好友还说了:“在如此大和厚重的钱体上,要在短期生成这种重锈和锈蚀坑洼?”朋友是文科学子,可能真不懂当代化学,强弱酸强弱碱在什么材质上腐蚀不了坑洼?在催化剂作用下,再厚的铜锈也用不了一周。你可请泉海密探先生把在河南造假工厂取得的假钱拿来和你的钱对此,看看谁的锈美锈厚锈骗人?

看罐装窖藏钱,首先应看它叠压摆放是否真实。朋友超大钱,让人看不出它在罐装中或窖藏中如何摆放?通体无叠压摆放痕迹,没有因位置不同,氧化及电化学反应差异的痕迹。锈无玻化结晶,无有分子置换后在缘穿孔留下的珊瑚礁状痕迹。这些万千泉友多年鉴锈实践积累的并已经多年证实的经验,在超大钱竟都没有显现,它说明什么,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象好友如此重的超大钱,无论它是在罐中窖中水中土中,也不管它是立是卧是侧,只要它不是悬浮在空中水中,那它着地部分,必定自然形成相对密闭的特定区域,必形成与其它部分迥然的锈区。超大钱有吗?难道它竟千年悬浮在罐中窖中?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如我再说下去,就真的伤好友自尊了。就此打住吧,这已经令我和朋友们,有些唏嘘不已矣。

四、关于古钱币鉴定的赘言。

朋友说他鉴钱一向主张“三相一材,综合进行”。三相,即:铸相、书相、锈相。一材,即币材。“三相一材”,确实很重要。但认定真假的标准却因人而异,多是个人经验积累。因个人学识泉识深浅不同,环境眼界藏钱目的不同,个人文化性格领悟程度不同,“三相一材”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认定真假的标准。就象对这种“尧舜元通重宝”钱的鉴定,有关“三相一材”的假像马脚已被请楚指出,可有的朋友竟视而不见,罔顾事实抓住一个简化字“尧”,仅凭个人臆想,就断辽代有“草书楷化字(请注意这个短语出于解放后)”。这样断书相怎么能正确?锈相,前章已述,不再重复。

关于铸相,该钱直径310毫米,厚26毫米,重达约26斤(12788克)。它为何用?好友自许是镇国钱。何为镇国?虽创名奇异新颖,然于理不通,于制不符。历代仅有镇库钱,从未听说有镇国钱。再说镇哪个国?镇大辽国?耶律德光敢让哥哥耶律倍来镇自己的国吗?镇东丹国,耶律倍肯吗?诸位,哪朝哪代有过同时让两个皇帝来镇一个国的?哪朝哪代有过用赏赐钱镇国的?契丹铜原料并不丰富,加之游牧与族群贸易为主,及皇帝都四时四方捺钵的特点,货币制度都是实行以轻代重,以小代大,以少代多钱制。在这种制度下怎会耗如此重的铜料去铸什么镇国钱?难道让实行“行国”制的契丹皇帮,拉着这个重几十斤的大像伙,去钩鱼,去猎天鹅,去捉鹿,去射虎,去四时捺钵?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与制不符,与习相违,自然难真。

辽契丹钱币鉴定第一步应该看懂被鉴钱是什么钱?是真钱,还是假钱?真钱可以继续,假钱丢在一边。拿不准,可看看它是什么性质的钱?是行用钱,特铸钱,民俗钱?行用钱一般有年号、国号、国号年号一体钱,以及用万岁等特殊吉语作钱文钱,年号钱必铸元通宝文,因辽大额钱为主币,是信用货币。所以辽钱不铸重宝钱,只用当额及钱形表示。特铸钱基本不铸元通重宝文,钱文多为吉语或特殊祈祷语。民俗钱一般根据用途确定钱文。冥钱、瘗钱一般用行用钱文,其它多用吉语或特定语钱文。经对号入座,知道被鉴钱应归属哪类钱后,才可对钱的“三相一材,综合进行”鉴定。定类确真,是鉴赏研究的前提。一枚钱在当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条件与环境下出现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本民族货币制度和使用习惯?是决定钱币真伪的试金石。失去了钱币存在的合理性,“三相一材”说得再天花乱坠,对该钱是假钱也于事无补。

    五、关于“堯舜衕宝”的补释。

    文中,朋友借别人之口,对十二年前面世的“堯舜衕宝”钱的“衕宝”提出质疑。他说他和某些否定“堯舜衕宝”钱的人一样,认为这个“衕宝”的“衕”字,莫名其妙,没有这个说法,是臆造品假钱(虽然他说:愚亦有衕宝钱所展论,并不认为其假。在认为“衕”字莫名其妙的同时,认为“堯舜衕宝”为真,不知道理何在?岂非口是心非)。如果非要去钻牛角尖,那么再你怎么说,这古今独一无二的“堯舜衕宝”钱,似乎也只有被认为是臆造品的命。(为什么?)这充分表明(什么表明什么?),古代的历史纷繁复杂,尤其是辽代这个独特的民族历史时期。我们不是神仙圣贤,千百年后不可能啥事儿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如果现在连辽代真钱的历史都弄不清,真枉为辽钱研究者的身份了!)

其实,这个“衕宝”的“衕”字,非常浅显,只要认识这个字,懂得字义的人,都会钦佩辽太宗这个字选得太妙了,太绝了,太恰如其分了。任何当时与后世的想臆造此钱者都不会想到此字,因为他们不知道也不了解这段历史,更不懂得“堯舜衕宝” “衕”字的真实含义,更没见过辽钱“堯天舜日”。所以只能造出“尧舜元通重宝背天背字”明显违制,让懂辽钱人莫名其妙的烂钱。“堯舜衕宝”钱的“衕”字是个合体字,即是由“同”和“行”两个字合成的一个字,“堯舜衕宝”即“堯舜同行之宝”。用“衕”既表示兄弟二人一同前行的意思,又把“堯天舜日”的现实(堯盛德,舜主宰)明示给耶律倍,请他认命,更避免了钱文四字限制。这字选得是不是匠心独具?

     最后借好友原文一段话:“人非圣贤,孰能天地历史、人间繁事尽知通晓。边藏边学,没有止境。绝不盲目膜拜,任由宰割,这是做人和搞收藏的基本原则。道理无需多说,鉴定就是讲道理,道理通则真,不通则假。”结束全篇,并与天下泉友共勉。

                               泉痴山人2015.9.25于京东沉疴康复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