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捕蝇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破网速 2017-07-23

在原生地,捕蝇草只有一个原生种(Dionaea muscipula)和几个变型种(Dionaea muscipula f、 viridis

等),它们的外形都比较单一。但是,在组织培养或者播种等方法繁殖捕蝇草的过程中,有极少数的捕蝇草会发生变异,导致它们的某些形态会与变异前不同,当这些变异特征稳定在下一代出现时;就可以称为一个新的品种,而众多的变异品种也正是喜欢捕蝇草的玩家最大的追求之一。

至今,捕蝇草的园艺品种已经有超过600种 ,其中大部分是由组织培养而出现的变异品种;此外还有许多杂交品种,同时,由种子发芽的植株也有发生变异的可能。

介绍几种知名的变异品种

男爵捕蝇草

(学名:Dionaea “Wacky Traps”或Dionaea “Bart Simpson”),是发生严重变异后产生的品种,拥有那么多区别于典型捕蝇草特征的品种极少。男爵捕蝇草的叶柄截面圆且有不规则凸起,几乎终年匍匐于地面生长,肉质夹子是所有捕蝇草中最厚实的品种之一,夹子的触毛以上部位几乎全部残缺,边缘呈现不规则的三角形,光照越充足时则残缺的越明显,夹子几乎无法闭合,基本上失去捕虫的能力,内侧会呈鲜红色。男爵捕蝇草不仅夹子是残缺不全的,其花朵上的柱头也发育不全,无法正常授粉,所以无法结出种子,只能通过叶插等无性繁殖的方法繁殖。生长比较缓慢,夹子能生长到的最大尺寸一般也不过两厘米左右。

齿状捕蝇草

(学名:Dionaea “Hamihaton”),它的植株更加健壮,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齿为三角形,有异于典型捕蝇草的细长型,它可能是最早的捕蝇草变异种,于在上世纪70年代采集于野外,也是唯二的自然情况下产生的变种,另一种为荷兰捕蝇草(Dionaea Holland Red),荷兰捕蝇草的植株可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于1970年荷兰园艺商在1000株野生捕蝇草中挑选出,这两种捕蝇草后来都被大量繁殖并广泛栽培。

B52捕蝇草

(学名:Dionaea “B52”),B52捕蝇草在外型上与典型的捕蝇草区别不大,但其生长速度明显比其他的捕蝇草旺盛,叶片也非常粗壮,捕虫夹最大可长到5.7厘米,是目前夹子最大的品种,也是最知名的捕蝇草品种之一。“B52”是指美国一种大型军用轰炸机,用B52 来比喻其捕虫威力强大。

花市捕蝇草

(通俗叫法,学名未知),是非常典型的捕蝇草品种,是我国最常见,价格低廉的捕蝇草品种,也是我国人工培育时间最长的一个品种,或许正是由于人工不断的无性繁殖,其生长并不如其他品种的捕蝇草旺盛,叶子数量比较少,夹子最大一般也只有2.5厘米左右,其血统也已经无法考证,其并不是捕蝇草的野生原种,但其低廉的成本和价格为我国的食虫植物推广起着巨大的作用。

杯夹捕蝇草

(学名::Dionaea muscipula Cupped Trap=Cup Trap),是非常经典的进阶型捕蝇草品种。其捕虫叶呈杯子状,特征明显。价格在刚开始高昂,但随着组培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价格也随之下降。

异形捕蝇草

(学名:Dionaea muscipula Alien),是法国人Guillaume Bily在Carniflora苗圃2008年5月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中发现的,他在同一天也发现了贝壳捕蝇草(Coquillage)。Carniflora是荷兰的一家食虫植物苗圃,Guillaume可真是捡到宝了,也不旺他大老远的跑到荷兰来 :D.

ICPS的资料上,Guillaume做了如下描述:“异形最大的特点,是所有夹子后背呈现的极度弯曲的形状,在成熟植株可以轻松长出4-5cm的夹子。夹子的形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异形》里的怪物。成熟的夹子,牙齿会比花市捕短一点,两侧有很小的齿翼(像小翅膀)在夹子末端,以及基部也会有牙齿粘连的现象。夹子内侧纤毛比较多,需要通过无性繁殖来保持其特点。”

辨识难度一般。这个奇特外形,本来应该很容易。但是2010年出现了一个名为奸笑(Jaws Smiley)的捕,和它几乎一模一样... 普及率比异形好得多。

贝壳捕蝇草

(学名:Dionaea muscipulaCoquillage),贝壳捕蝇草,和异形(Alien)一样,都是法国人Guillaume Bily在荷兰的Carniflora苗圃2008年5月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中发现的。

贝壳的齿短而唇厚,夹子一般在3cm以下。夹子合上之后,圆圆的样子特别像贝壳。贝壳因此而得名(Coquillage在法文里面是贝壳)。

近年有涌现一些新的像绿巫师(Green Wizard)的捕,外形和贝壳很接近。

旋律鲨鱼捕蝇草

(学名:Dionaea muscipula KoreanMelodyShark),KMS(英文简称)是在韩国食虫植物研究所的Gi-Won Jang博士和他的实习生Max Yoon培育出来的。他们用一批来自英国的,标记为鲨鱼齿(Shark Tooth)的捕蝇草,进行播种繁殖。研究所的目的不在培育新园艺种,而是为了普及和保育捕蝇草。他们在无菌的组培环境,从100棵播种的实生苗里面,发现了这棵植株。

KMS的特征非常明显,永远细长的叶柄,齿的形态也非常不规则。是怪异捕蝇草爱好者必备藏品。根据ICPS的资料,KMS花朵的雌蕊和雄蕊都不会发育成熟,所以本身是不育的。无性繁殖是唯一的繁殖方法。

融齿捕蝇草

(学名:Dionaea muscipula Fused Tooth),融齿是在组培中发生变异导致的,由德国人Thomas Garow从组培种挑选出来。Thomas本人也是锯齿(Sawtooth)和怪异男爵(Wacky Traps)的培育者。融齿和锯齿在1995年已经有少量个体在市场上流通,但具体发现时间已经不可考,因为在1980年代末Henning Von Schmeling(著名的B52捕蝇草的培育者)已经收到这2棵捕了。

  融齿的特点是牙齿会出现重度“粘连”现象,一般在夏季生长旺季比较明显,其他季节趋于正常。这个特征,使得融齿比其他捕蝇草看起来更有“大魔王”的邪恶风范。

汤勺捕蝇草

(学名: Dionaea muscipula“Louchapates),汤勺是法国人Romuald Anfraix,从美国人Peter D*Amato发过来的一批“融齿”捕蝇草里面发现的。

ICPS给出的资料,对外形的描述非常详细。和融齿不一样的是,汤勺只有很少的齿会融,而且在融起来的尖端出现了分叉,这个特色让汤勺显得尤为特别。另外,汤勺夹子的齿会一直长到末端,在末端有轻微的连合,这个特点又和杯夹有点类似。

短齿

(学名:Microdent20),短齿也是法国人Guillaume Bily培育的。短齿的特色是牙齿特别细小和多,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时,夹子内侧呈现橘红色。

2004年单独命名时,Guillaume给它起名为Microdents,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很快改成Microdent。也有过类似microteeth或者microdentata的别名。

海神捕蝇草

(学名:Triton),海神捕蝇草由德国人Sven Leonhardt培育。这个个体和杯夹捕蝇草很像,但比杯夹健壮得多,也是杯夹这类形态里面,夹子最大的捕。牙齿较短,并且会粘连在一起(又有点像融齿),夏季不会长直立叶。

漏斗捕蝇草

(学名:Trichterfalle / Funnel Trap),漏斗捕蝇草由德国人König培育——他喜欢在组培捕蝇草时,往培养基种添加各种植物激素。漏斗捕蝇草的性状不是100%稳定,有时也会长出普通的夹子,和它时不时长出的“漏斗”夹子搭配起来,也是蛮好看的。在光照充足,温差大是,夹子内侧也会呈现鲜红色。

天使之翼捕蝇草

(学名:Angel Wings),天使之翼捕蝇草由德国人Sven Leonhardt培育。这货很像受到除草剂影响的捕,各种扭曲...它的夹子会张得非常开,以至于会有“外翻”的现象。牙齿较短,并且经常向不同方向弯曲。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时,夹子内侧也会变得鲜红。

红手指捕蝇草   (学名: Long Red Fingers),红手指捕蝇草是小型捕,生长速度较慢,也不会长出特别大的夹子。但是很容易红,夹子比较圆,牙齿经常粘连在一起,是“畸形捕”里面非常好看的一个个体。

德库拉捕蝇草

(学名:Dracula),爱尔兰人Trev培育的园艺种,从G14和齿状捕杂交的后代中挑选出来的一棵实生苗。德库拉大部分时候是短小的贴地叶,只会长两三片直立叶。它的夹子背面弯曲成弧形,牙齿像齿状捕蝇草。光照充足而上色的时候,夹子内侧深红色,而外侧会有一条血红的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