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许在小时候会有一个什么榜样或者目标来引领自己,让自己成为那个榜样,那个目标,的确那种力量的引领与支持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一旦一个人逐渐长大、成熟,自己的人生一旦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职业,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生活节奏的时候,是否还要让成为那个小时候觉得是榜样的那个人呢? 我想一个阶段会有一个阶段的目标,不是说小时候的目标不好,而是那个时候的目标多少带有理想化的色彩,或者有时候有点不切实际,真正能够实现小时候目标的人是那些极少数的人,大多数人还只能将这个榜样或者目标当成自己进步发展的动力,过了这个阶段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重新的调整:无论是人生的目标还是个人事业发展的目标都得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现实的可能性做一个必要的调整。 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他的目标也许就是把当前的工作尽可能做好,而且一定要做到自己可以做到的最好,这个时候的他一定尽心尽力地像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取经,一定要想方设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一定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力争在短时间内做最好的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单位立足,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尽可能顺利度过见习期。 而一个工作三年到五年的人要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的这个人跟见习期的新手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已经有了经验,但是他还有不少的欠缺与不足,无论经验还是理论,这个时候的这个人一定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规划:在自己的专业里五到十年内一定得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只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过程中也许并不一定能够迅速找准方向,也不一定就能够迅速取得效果,这个过程甚至还会起起落落,但是只要他自己有这样的目标再加上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行动与坚持不懈的努力,哪怕最终他并不一定能够成为什么专家,但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是最好的自己,他也一定可以成为某个方面的行家里手。 一个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江湖是否因为岁数大了,工作经验丰富了,就可以随便应付工作呢?当然不行。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能说明这个老江湖不懂得爱惜自己,尊重自己,只是在糟蹋自己,当然大部分人是照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甚至还会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尽自己的所能达到自己可能的最好,尽管很多时候,精力不济,尽管不少时候,能力有限,照样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把那个最好的自己展现出来有什么不好? 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明确的人生目标与工作目标,所有的目标都可以设定为做最好的自己,只是这个最好的自己是不同阶段里的自己。只要有了这样一个切合实际又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确定了,我们的人生不一定很精彩,不一定很出彩,但一定会有确确实实的收获。 与其不切实际地设想那些所谓伟大的人生理想,倒不如选择做最好的自己,这样又有什么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