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安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工作思路

 昵称19306214 2017-07-23

   一、高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资源情况。高安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39.5%,各类自然景观资源200多处,水质优良的湖泊水库300余座;古文化遗址27处,古窑址3处,重要的历史遗迹、风景名胜点20处,革命文物点24处,各类古墓葬100余处;各类民间民俗活动10余种,土特产20余种。

2、发展情况。从2001年高安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纳入“十五” 规划开始,高安旅游逐年发展。截止目前,全市有6大景区,130多处景点,其中接游的景区(点)有25个。包括华林寨丫口石华林胡氏古村造纸作坊遗址上游湖八百洞天瑞相禅院大愚寺大观楼吴有训科教馆贾家古村白莲山庄等。全市有国家级品牌4个,省级品牌4个。其中华林寨—上游湖风景名胜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上游湖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贾家古村为国特色景观示范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4A级乡村旅游点,八百洞天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省4A级乡村旅游点,白莲山庄为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创建企业,大观楼为省级风景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市共有各类宾馆、旅社203家,住宿房间为4571间,床位7886个,其中四星级旅游饭店1家,三星级旅游饭店6家。全市共有各类饭店1083家,可同时接待5万人就餐,其中农家三星级饭店4家。全市共有国内旅行社(分社)16,其中1家为三星级旅行社

市域内旅游景区实现公路直达.对外交通方面,距南昌昌北机场60公里,沪昆高铁在高安设站,昌栗高速(在建)、赣粤高速穿境而过并设有互通口,320国道横贯东西,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较好。

二、高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安虽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1、旅游发展规划滞后。旅游策划思路不宽,创意不新,缺乏引爆效应。全市旅游总体规划及部分景区的旅游规划起点低、标准不高专业性不强,特别是与旅游市场的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对卖点的包装不突出。有的景区甚至还没有作出旅游规划,景区修建性详规和控制性详规处于空白状态,严重影响了资源保护和景区的开发建设。

2、旅游发展体制不健全。景区管理体制不完善,机制不活资源分割规划不一管理分散职能不清目标不明。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缺乏旅游融资平台,不能有效进行市场化运作。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配套,缺乏土地利用、资金投入、税费减免、奖励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健全,旅游人才严重缺乏。

3、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全市旅游交通网络没有形成,景区、景点缺乏形成循环公路,景区旅游交通严重滞后。尤其是华林寨上游湖缺乏一条旅游交通主干道与昌铜、昌栗高速对接所有景区现有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很不完善,旅游六要素残缺不全,特别是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游步道、栈道、索道、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没有配套到位,缺乏比较成熟的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和住宿接待设施。

4、旅游品牌创建不足。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景区整体开发力度不大效果不好。现有的旅游景区品位低、档次差小打小闹,标准化程度差距较大,缺乏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吸引游客的优势品牌旅游景区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尤其是缺乏旅游大项目、大品牌的拉动和引领

5、旅游业发展氛围不浓多年来,受资源、政策和资金的影响,高安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处在站不上队、排不上位的尴尬状态,在组织领导、体制机制、政策扶持等诸多方面力度不大,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不够清晰,举步维艰,发展缓慢。

三、高安旅游业发展定位

1、战略定位。根据高安旅游资源优势,把旅游产业作为优化经济转型、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拉动人气的重大工程来抓,作为服务业战略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

2、目标定位。“十三五”期末,力争全市创建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高安元青花博物馆),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华林寨—上游湖风景区、巴夫洛生态谷),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贾家古村),1-2个省4A级乡村旅游点(艮山古村)。申评1-2家五星级旅游饭店,2-3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创建3-5家省四星级农家旅馆。将农科院高安基地、邓志平园林、百峰岭生态园等农业生态资源聚集地打造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休闲农业观光景区。全市旅游接待总量60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亿元。

3、方向定位。高安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充足,旅游业发展应以高安特色为基础,以休闲观光旅游为方向,以情景体验为形式,加速改造和完善传统的人文自然景观旅游产品,重点建设生态观光胜地、休闲度假乐园、农业体验基地三大特色旅游品牌。

四、旅游产业布局

“全域规划、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以“一核两翼三区”布局,打造生态观光、文化体验、运动休闲、度假养生四位一体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一谷”(巴夫洛生态谷)“一山”(华林山)“一湖”(上游湖)“一村”(贾家古村)“一馆”(元青花博物馆)旅游品牌。具体而言,就是以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景区扩容建设为核心,以华林寨—上游湖风景名胜区和巴夫洛生态谷为两翼,打造三大特色旅游区。即打造以华林寨—上游湖为核心的集山水旅游、文化旅游、森林旅游、度假旅游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以贾家古村为核心的集古村观赏、温泉养生、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古村旅游区;以巴夫洛生态谷为核心的集田园休闲、农业观光、商贸服务、养生养老、运动健身为一体的田园式现代商务休闲度假区。

以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景区扩容建设为核心,打造城市文化休闲旅游品牌。

一是北部以华林寨—上游湖风景名胜区核心的“绿三角”地区

二是巴夫洛生态谷为核心的大城昌西文化产业园

旅游板块

即打造以华林寨—上游湖为核心的集山水旅游、文化旅游、森林旅游、度假旅游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以贾家古村为核心的集古村观赏、温泉养生、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古村旅游区;以巴夫洛生态谷为核心的集田园休闲、农业观光、商贸服务、养生养老、运动健身为一体的田园式现代商务休闲度假区。

五、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举措

1、深化旅游综合改革

深入开展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适时成立华林寨—上游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赋予其行政、资源等方面管理权,对整个景区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

大胆探索旅游投资机制改革,建立市场机制,打造旅游开发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其资源开发、市场融资、资本运和市场开拓作用。

加快推进旅游领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作用,鼓励中介组织发展。

2、实施高端旅游策划。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高安旅游产业发展进行高端策划,顶层设计,高标准修编《高安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高起点编制《华林寨——上游湖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高安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城昌西文化产业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高安市元青花馆旅游总体规划》。各景区也要根据总体规划尽快编制景区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

3、推进旅游品牌创建。加大景区创建力度,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以景区建设为抓手,推进旅游景区的提档升级,全力打造高安休闲旅游品牌。“十三五”期间,重点创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括华林寨—上游湖景区和巴布洛生态谷;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包括元青花馆、贾家古村、百峰岭生态园。创建一批省4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培育一批具有高安特色的农家乐品牌。要按照五星级标准重点打造以新中源明珠大酒店、惠恩国际大酒店等为代表的高档次服务接待设施,提升高安旅游整体接待水平。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市各级要切实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立足招大商、选好商、引真商,依托高安紧邻南昌、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旅游项目,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重大旅游项目。重点抓好大城昌西文化产业园、华林寨——上游湖、贾家古村、八百洞天、白莲山庄等景区(点)旅游项目招商,引进资金加快景区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景区乡镇、单位旅游项目招商责任和考核机制,加强对重大旅游项目的跟踪服务,力争我市旅游项目招商取得突破性进展。

5、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有效整合宣传资源,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择时在省以上宣传媒体进行高安旅游形象宣传,大力提升全市旅游形象和特色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叫响高安旅游品牌。同时,市内各宣传媒体要开展全方位、广覆盖、常态性的旅游宣传,推介形象、展示资源,吸引客商和游客。

6、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一是要加大旅游公路建设力度,通往A级旅游景区的公路要优先列入建设计划,全面贯通景区的交通网络。二是要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在高铁站建设高安市游客集散中心,构建旅游信息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华林寨——上游胡、贾家古村、元青花馆、大城昌西文化产业园等地要尽快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加快修A级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设立符合国家标准的旅游景区各类标识标牌、电子触摸屏等设备,完善邮政、电信、银行、数字电视等服务设施。三是大力发展旅游宾招,建设一批档次高、接待能力强的大型宾招设施。四是加快发展一批具有高安风味的农家特色餐馆,开发地方菜肴,为游客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服务。五是规划建设旅游商贸中心和若干个旅游购物一条街,引导重点景区、星级酒店、大型商场和重要公共服务区域开辟旅游购物场所。

7、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充分挖掘我市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包装,优化组合,精心编排并推出若干具有高安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整合华林山、上游湖、八百洞天、米岭、荷岭等绿三角山水资源,打造华林寨—上游湖景区为主的生态观光游线路;整合“五城一园一谷”等涉旅资源,打造以田园城市为主的田园旅游线路;整合贾家古村、单家古村、珠湖古村、白莲山庄、花卉园林等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以古村为主的乡村旅游线路;整合瑞相禅院、大愚寺、朱轼墓、元青花馆、大观楼、华林造纸遗址等名胜古迹,打造以元青花和禅宗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整合腐竹厂、陶博城、食博城、光电产业基地等工业项目,打造以传统和现代工业相结合的工业旅游线路。

8、优化旅游发展政策环境

1调整市旅游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旅游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将旅游发展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各级党委、政府是推进旅游发展的责任主体,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涉旅部门是推进旅游发展的重要责任单位,要明确责任、主动衔接,形成发展合力。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指导督促和协调推进等工作,建立健全跟踪督查、定期通报等制度,制定出台对乡镇、街道和部门旅游业发展考核办法,搞好绩效考核。

宣传、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建、国土、城管、人社、交通、公路、农业、林业、水利、环保、文化、卫生、安监、工商、药监、城管、民族宗教、广电、税务、供电、水务等涉旅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按照职能分工,主动配合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搞好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行业管理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旅游发展格局。

2加大资金投

一是市乡两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规划编制,宣传促销,品牌创建,行业管理,旅游招商,队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支持重点旅游景区及重点项目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二是要全面整合各级各部门与旅游产业相关的专项资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向旅游业倾斜。

三是要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依法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四是要创造条件,设立旅游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建立旅游投资融资机制。

3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对三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旅游演艺项目、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电、用水、用气价格,减半征收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卫生监测费按成本收取。有线数字电视维护费按不高于当地居民用户主终端收费标准的90%收取符合条件的旅游演艺项目享受文化产业税费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旅游企业享受国家规定有关税费优惠政策旅游企业的促销费用计入企业经营成本,对经营采摘、观光农业的单位和个人,其直接用于采摘、观光的种植、养殖、饲养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实行一事一议

4完善土地利用政策。旅游项目用地享受工业项目用地同等待遇,对入选市重大旅游项目,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审批绿色通道,用于旅游配套的公益性城镇基础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非耕地,在不改变土地农用性质的前提下采取作价入股,土地合作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

9、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广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旅游法》,在全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浓厚氛围。严格按照《旅游法》等法律法规,加大旅游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零负团费、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健全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建立旅游与公安、工商、物价、税务、城建、卫生、食品、药监、安监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常态机制。加强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国家A级景区标准和国家星级旅游饭店标准,促进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落实旅游安全管理责任制,健全假日旅游和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加强旅游安全动态应急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游客投诉机制切实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