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10位重量级人物是如何看待生活及人生的?

 知鱼之乐uo5wuu 2020-07-07

哲学诗画,生命精华

卡夫卡天生就是那种敏感忧郁的性格,他的作品因此也充满着怪诞与抗争,他尤其擅长表现外界或机构对人造成的压迫和变异。

(卡夫卡)

一个依然在世的女性作家曾经这样描述卡夫卡对她的影响。“二十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刚刚做了母亲的家庭妇女时,在一个阴沉的日子里,我偶然读起了卡夫卡的小说。也许正是这一下意识的举动,从此改变了我对整个文学的看法,并在后来漫长的文学探索中使我获得了一种新的文学信念”“多年以后,当我自己也成了那桩事业中的追求者。这时我才明白,这是一桩最为无望的事业。混乱无边的战场就如同一张阴谋之网,你像一粒棋子偶然被抛入其中,永远摸不透你在事业中的真实作用”。

从以上这位女作家所说的可以看出,卡夫卡是一个多么杰出多么希冀寻找生活本质且多么领先于他当时的时代的伟大写手,他对后世的很多作家几乎都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那么,这样的一个人是如何对待生活的呢?

从众多的资料和他的生平事迹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卡夫卡认为生活中的危机和问题无处不在,在应对这些问题和危机时,个体是脆弱的,无能为力的,而且充满着矛盾和荒诞。他非常反感生活中的平庸与鄙俗,更反感人们对世界与外界的麻木和无知,他认为问题只能通过生活本身来解决,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但社会问题并不归他管,而且个人的力量太渺小,因此他选择终日写作,把他的所看所想所思都集中蕴含于他的小说之中,以便有一天后来的人们能够看到它,发现它。

与卡夫卡的内敛与阴郁相比,法国大作家普鲁斯特明显和他不是一类人,普鲁斯特把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归结于时间的作用,他的生活和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让自己沉浸于一种对过往的曼妙回忆中。

(普鲁斯特)

他认为生活中所有出现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华的流逝,周围的社会也将日渐凋敝,人们会衰老死亡,那些物质的东西会被时间磨蚀,失去光泽,到最后烟消云散。只有通过回忆,通过对过去的感性体验进行生活再创造,生活才有真正的意义,人才能重拾存在的价值。对于普鲁斯特,未来和现在是不重要的,唯一重要的就是过去,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和现在“就是他的”过去“。生活就是对人生过往的回忆,对时间的无尽回溯和倒流。

普鲁斯特中意他的时间,而法国另一位巨匠却只中意于存在。“人在既定的境遇中自由选择,然而这种选择时刻都在给人带来焦虑与悖论”,这是他对存在思考之后做出的解答或得出的结论。他认为,生活本身是荒诞的,人们还没准备好,就被抛落在了这个世界。我们的选择和被选择都很荒诞,充满着未知和偶然。一定程度上,我们的存在虽然带有着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但是一旦做出选择,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自由和人生糗事。

(萨特)

在人人都感觉过的很幸福很知足的那个年代,在很多人对存在问题几乎无感几乎一无所知的法国,能发出这样生命质疑的巨匠是谁呢?对,他就是萨特,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而且还是一位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一根筋“”一只眼有点斜视的倔老头“。他的一生都在研究一个课题,那就是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人存在的意义,还有自宇宙起始以来,所有万物存在的意义。

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萨特帮我们揭示了生活的意义,他说:”生活处于流动之中,生活的意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在于追求不止,运动不息。活着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和超越的精神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卡夫卡、普鲁斯特、萨特,这三位都是国外的,那么我国就没有巨匠、没有文豪吗?肯定不是,在《我的精神家园》里,王小波这样说道:“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就不能像维特根斯坦那样,面对死亡时坦率地对自己说‘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也不能像司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所以正在努力工作”。

(王小波)

很显然,对于生活,王小波在年轻时曾充满着渴望和梦想,他想成为一个杰出的人,一位像维特根或司汤达那样要不有美好回忆要不在写作上有所成就的人。作为一个人,他需要爱或被爱,渴望探索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但是追求和探索之路从来都不会是平坦无阻,在生活面前,王小波依然要面对各种问题,各种人生挑战,因为他当时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百废俱兴之时,经济、政治都刚刚起步,而且正在经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文化浩劫。因此,他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慨叹“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去,奢望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让王小波从来没有想到的是,在生活面前,自己会变成一头挨了锤的牛,这是他的悲哀,还是生活本身的过错呢?但最终,这头“被锤的牛”没有被生活的暗礁与激流所击退,而是以惊人的才华和毅力书写了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萧红)

这是萧红在《呼兰河传》里的两段话,仅这两段你就会被她神奇、悲怆的文字所吸引,禁不住想要窥探这位传奇女性作家的内心,想要明白她这诗化而又自然的语言是如何形成于那带有劫难与苦命的心胸的,更想知道她是如何看待生活和生命的?

从萧红那爱折腾、不愿意墨守陈规的性格以及她那惨烈、短命、穷困奔波的一生可以看出,她对当时的民国生活从来就没有满意或称颂过,而对自己的情感生活,她也只说了这么一句“自己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可见,生活之于她,痛苦大于美好,苦闷大于快乐。爱情不如意,幸福也很少,她的生活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抗争,抗争自我,抗争社会,抗争一切阻碍人性进步的东西,尤其是人的愚昧和生存境遇。

萧红生活的主题是抗争,米兰、昆德拉呢?对于这位很多人都喜欢尤其喜欢他的那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作家,生活意味着什么呢?他从生活汲取了什么呢?也许从他对生活的媚俗和人的价值体系的一系列评论和揭露中,我们能略窥一般。

(米兰·昆德拉)

“生活是沉重的,而这是一种必须。因为如果生活中完全没有负担或责任,人就会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就意味着离别真实的生活。我们将变得似真非真,虽然无比自由,但却毫无意义。在这种‘轻’的支配下,我们早晚都会陷入到媚俗的泥沼。当整个价值判断体系完全失重,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变得无从判别时,对外界和内心的沉重抗击及反省之力就会变得无从着落,我们将面临唯一且尴尬的选择,即‘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读完这些话,你有什么感受呢?米兰·昆德拉觉得生活到处都充斥着媚俗与自由的假象,我们在这种后工业文明的掣肘下变得轻飘飘的,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重量。因此对待生活或活着,我们要摒弃“轻”,选择“重”,即便这种“重”让我们感到痛苦和伤悲,感到艰辛和郁闷。

而对于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来说,生活充满了批判、不满和对那种利益熏心的铜臭味的不屑,你仅从以下字句就能了解到。

(约瑟夫·海勒)

“只消看一看,我就看到人们拼命地捞钱。我看不见天堂,看不见圣者,也看不见天使。我只看见人们利用每一种正直的冲动,利用每一出人类的悲剧捞钱”,这就是他对周围人的生活评价,对美国人同时也是自己同胞的看法。

在《二十二条军规》中,他说,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可以把恶习说成美德,把谣言说成真理,把阳痿说成禁欲,把傲慢说成谦卑,把掠夺说成行善,把贼赃说成荣誉,把亵渎神灵说成明智之举,把野蛮暴行说成爱国行为,把淫威说成正义。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可以轻易做到这一点,根本不需要开动脑筋,也不需要什么个性。

约瑟夫·海勒批判的是生活中的“势利眼”“拜金主义者”,而对生活中的庸俗和整齐划一者却没说太多。对此,不妨可以看看哲学家也是超人意志的提倡者——尼采,是怎么说的。

(尼采)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这么一句,“从前,思想即为神,后来思想变成了人,现在思想基本沦为贱民了”,可见尼采对普通民众是持鄙视和轻视态度的,尼采觉得伟大的历史进程都是由少数伟大的人物创造的,只有这些人才在关键的社会和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作用。他尤其反对反感民众的平庸、俗气和扎堆,他说,高级的人都独处,都不想被整齐划一,这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孤独或整齐划一,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他找不到自己的同类,他从内部就不想和他们一样。他接着说“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会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为数极少的个体还具备那反对群体的直觉和良知”。

尼采的生活理念就是要成为一个逆风傲立的超人,一个与众不同的唯意志者,去创造,去突破,如果活着什么都没做出,那还不如让他去死。这些从他的名句“当我到达高处,便发觉自己总是孤独。无人同我说话,孤寂的严冬令我发抖。我在高处究竟意欲何为?”(你可以理解为:就算到了高处什么也不为,也比在低处在人群里瞎混强很多)就能看出,而对于叔本华的那句“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可以肯定,尼采的选择是后者。

尼采的思想接触多了,容易让人走极端,为了超越自己,可能还会干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所以,得有人和他抗衡,有思想和他对辩,以便中和下,跳出超人意志的怪圈。在这方面,中国兼容并包、含蓄内化的思想倒是很适合,而这方面突出的代表我个人觉得不仅有古代的老庄、孔孟,更有现代的冯友兰、任继愈,而后者说过的几句话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任继愈)

“生活中流行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正的东西”“集体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英雄可以以血试胆,搞抽象的可以把抽象抽到高空,但他们的根儿要扎在土地上”,这最后的一句我想对尼采这种狂人来说,不仅可以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而且能让他认识到生活的最终归依所在。

以上九位是文学界和哲学界鼎鼎有名的人物,还有最后一位是必须要提及的,他就是哥伦比亚魔幻大师也是我超级喜爱的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喜欢他不仅由于他那让人过目不忘的语言,更由于他对整个文学的贡献,对生活的释然态度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他用诗一样的句子告诉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加西亚·马尔克斯)

本人在2001年有幸看到他写的《百年孤独》,十几年过去,我依然记得当时它带给我的奇特感受,当时我直接被这本书给“镇”住了,我第一次发现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可以这样美和魔幻,可以通过语言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画面感和内心享受,还有那对整个人生过往所生出的无尽情思和怀想。而他开篇的那段“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令我至今记忆犹新。这段话不仅艺术性的揭示了人类所处的那种”过去、现在、将来“的永恒循环模式,更向我们电影画面式的展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状态,它的好处我想很多作家都会深有感触。

除了开头,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当主人公面对家族的巨大变迁、亲人的各种生死变故,以及自我人生的风雨摧残与复杂情感交织的瞬间感悟,他不仅发出了如下感慨:“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而这句,我认为正是马尔克斯本人对其自身的生活与人生经历所完成的真实反映和艺术嫁接。

通过对这十位重量级人物的介绍,你收获了什么呢?你以后的生活或生命会由此而改变或出现质的飞升么?答案在你的心中。对于这些人,我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会感到遥不可及,结果就是放弃追寻,归于平淡;有些人可能会从中觅得了一些人生的道理,然后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让生活变得比以前稍微充实了些和自足了些;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会进入这些人物的世界和内心,通过自身的探索和才华努力,继承他们的衣钵和思想精华,践行甚至超越他们的人生轨迹,成为新时代的另一个“他们”。

但什么样的生活是最好或最理想的呢?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如同哲学里的形而上学争论一样,到头来我们对这些问题还是说不清楚,一切还是处于悬而未决。

对此,我想以这段话结束——

生活令我们相爱,处在爱中,痛苦或幸福会一直紧紧地包围着我们,我们感到自身不存在了,我们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宇宙;在那里,诗歌、小说与神话围绕着我们,我们感到有一股从来未有的激情,痛苦或幸福也就是在那时那地或远或近地向我们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