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视片《寻梦赊店》解说词

 nygf 2017-07-23

编者按:由南阳电视台拍摄制作的电视片《寻梦赊店》(主创人员:总导演朱阿强,撰稿牛涛,编剧张朝晓,执行导演、摄像兼制作王胜利,副摄像田征),荣获河南省电视文艺牡丹奖一等奖,今天全文刊发该片的解说词以飨读者。



对于赊店古城的向往,是源于血脉中的亲和。在这座商埠古城中,留存了先辈们怎样的身影?



一条溢满茶香的万里商途,铭刻着“天下店 数赊店”的传说,是万里茶道上紧要的水陆中转点。

赊店古城因水而生,因商而兴。先辈们行商倥偬中,营造出“天下第一店”的繁盛。昔日南来北往、人流如织的商埠梦华,凝固成了今天的人们探寻历史最好的样本。



驻足于山陕会馆门前,有一种深深的震撼和崇敬,仿佛听得到灵魂的回响。

这样雄伟壮丽、华美雍容的建筑,这样的高阁杰构、广厦大屋矗立于天地间,寄托了先辈行商时怎样的精神追求和心灵安放?

一幅幅木雕,一幅幅内涵。一处处石刻,一处处典故。精美绝伦,珍奇无双。用心之工,用工之妙,每一个建筑的细处都令人叹服。





重檐飞构悬鉴楼。舞台小世界总在演绎着世界大舞台,商旅余暇,仍然是忘不掉以史为鉴、以古为鉴吗?

《公议杂货行规碑》,应该是山陕会馆中的珍藏,是中华商业史一块沉甸甸的实物佐证。崇信尚义,是先辈们追求的商业道德。

茶路上万里,南北不同俗。能够几百年不变,商旅行途中安然留驻的共同交汇点,就是赊店。



木板年画中渗透着宁静的馨香,古朴中的纯真,滋味悠长。

徜徉在赊店古城街头,总有时空交错的感怀,仿佛有鼎沸人声、口音错杂萦绕耳畔,眼前会飘过如织人流、如云货品和喧嚣的街市。



广盛镖局,立足赊店,创出了“华中第一镖局”的名号。心意拳也在赊店留下了传承。

赊店背哥,这种沿街而来的盛装巡游,喜滋滋、兴冲冲,一座城都在同乐同欢。

行走在赊店,常常不经意间体味到消逝的生活场景,融入到独特的醇厚氛围中。



    赊店古城茶香依然,聆听古典,品味美食,感悟人情。这座古城,和古城的人们,纯粹而厚重,热忱而达观。在这里,让人感受着真纯与和煦,恍若远离着喧闹,有春风撩动着发丝。

风中飘扬的“刘记”酒旗,述说着刘秀于此地赊旗举兵、中兴汉室的典故,把赊店古城的历史,上溯到了1900多年前,有了赊店“始于汉,兴于明,盛于清”的历史记载,也佐证了赊店造酒的历史源流。

沉默的瓷器古街,表征着三百年“中原瓷都”的如诗梦华。赊之一字,何等大气,“赊去无妨,有钱再还”,崇尚的是信义无价,诚信无欺。

票号兴起,镖局停业。赊店古街上蔚盛长票号与广盛镖局的交替,印证着行业兴衰。铁路开通,水道断绝。交通重心东移,赊店的繁华沉寂了。时光总是推进着更替,赊店古城却幸而因此完整的保留下来。

古雅的赊店,依稀能看到:当年“72条街分行划市,21家骡马店,48家过载行日夜不停”的绚丽鼎盛。天下第一店的传奇,典藏着“一座赊店镇,半部商文华”的华章。

赊店古城,一座挑起了万里茶道的商埠重镇。

赊店古城,依旧闪耀在历史、记忆和现实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