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摆地摊到月营收1亿,他想用在线模式颠覆传统家教

 有时直上孤峰顶 2017-07-23


来源:创业家 ID:chuangyejia


在线教育似乎又迎来了第二春,今天我们要为你讲述一个一对一领域的在线教育企业——掌门1对1。从一个学生创业者到老成的创业家,从摆地摊起家做到行业独角兽,创始人张翼讲述了掌门1对1发展至今的独特“密码”。


今日,中小学在线1对1辅导品牌掌门1对1宣布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为StarVC,金额未公布。这距离其上轮数亿元融资不到一年时间。据创始人张翼透露,目前掌门1对1单月营业额达到1亿元人民币。


就在不久前,张翼接受采访表示,他用“营收规模行业第一”、“大多数对手的营收也就是我们的十分之一”宣告了掌门1对1在中小学一对一在线辅导领域的绝对领头地位。


在移动支付、直播技术成熟的当下,在线教育爆发,核心在于在线教育公司都学会了使用“势能差”来趟平了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的鸿沟,或者说用高势能的师资来强力吸引买单者——家长尝试在线教育。


如果说VIPKID的势能是美国原汁原味的英语老师,那么张翼的势能是:中国TOP20的名校大学生。这些名校大学生对于3-5线城市的家长来说有致命的吸引力。


以下是掌门1对1创始人兼CEO张翼对创业家&i黑马的口述节选。



转型


我是汕头人。我和我的合伙人是中学同学。2009年高中毕业,我去了交大,他去了浙大。


我是当地的数学单科状元。当时广东一个社团把历届考上“清北复交浙”这些名校的状元集结起来,组织聚会,传授经验。该社团最早叫状元学会,我加入时已有数百人。过去它只是一个互益组织,2009年我们把它接手过来变成商业组织。


起初,我们把汕头同届的状元聚集在一起开线下辅导班。我们承包私立学校的教室,状元们一起研发教材,上大班课。我们的启动资金是五万元,我和合伙人各出资2.5万。当然,钱还是父母给的。


招生是个体力活。我们去各大中学门口摆地摊。路上遇到家长就告诉他们我们这里都是状元(创业家&i黑马注:单科状元包括在内)。这在早期非常有用,因为市场上无人能接触到这么多状元。


当时,我们大概有30个状元老师,一个月能招几百个学生。大班课的利润高,每个课程每月收费1000-2000元,每名老师每小时收入可达100-200元,收入很有吸引力。


从汕头开始,我们边上学边创业,至2014年,我们进军了4个城市,开设线下店5家。2014年在线教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要方向,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行业。同一年,我们决定全面转型线上。


一开始我们想做线上大班课。当时YY做了一个万人分享课,说要灭掉新东方。我们后来发现这条路行不通,因为互动性存在很大问题。在线下,老师一眼就能看到谁在开小差,但是线上你却看不到人。并且5-6个人(同时在线)视频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是20个人,很有压力。而在互动方面,如果老师点名,你关掉摄像头,他便爱莫能助。


我们也研究过一对多和小班模式,比如3个水平差不多的学生,接受同一老师的辅导,两个月后检验发现,分别考了90分、60分、30分。每个学生的潜力不一样,最后就不是一对三的模型了,而是变成了1对1!




我们看了很多模式,也排除了很多模式,最终发觉做线上1对1辅导最合适。当时做在线1对1的辅导机构并不多,而且多数集中在英语辅导领域,对于K12来说,我们判断竞争不会太激烈。当然,2011年至2013年,有很多在线1对1公司死掉,原因很多,支付体系不成熟,网络不好,团队有问题等等。后来一家基金找来要投资,于是我们觉得有戏便开始做。


2014年暑假课程上完,我们便全面停止线下辅导业务。我们告诉学生,你们可以在线上报名。结果,只有30%的人尝试,剩下的70%都流失了。


以前(做)线下有很多校长,当我们向线上导的时候,有人反对,觉得你把学生搞到网上去,就不买线下的单了。本来靠线下招生是赚钱的,不太愿意拿他(校长)的学生尝试这个事情。后来我们跟他们彻底没关系了,各玩各的。我做这件事还是有点个人理想,并不是为赚钱。


我本科学的是电气工程,毕业后去读金融的研究生,但只读了一年。2014年七八月份,我读研期间去麦肯锡工作两个月。因为此前在与VC接触时发现,大家要么对你项目没兴趣,觉得事情不靠谱;要么认为你太年轻,没什么名头。我想自己如果有麦肯锡的工作经历,也许会有所改观。


这确实有帮助。第一次接触资方的上海负责人,我当时连PPT都没有,去讲了一个小时,下午回来,晚上就接到电话说明天去深圳见他们老大。第一轮融资很顺利。



精英陪伴


技术对教育行业而言很重要。你无法直接拿QQ视频用于教学。上课过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拿来分析,借用第三方直播平台,你把握不了任何数据。


比如上课,首先要有质检人员进来看课上得怎么样,有没有学生投诉你犯规等。现在视频可以拍到老师和学生的专注度,微笑多少时间,走神多少时间,这些东西后面都要分析。我们还把整个备课过程全部植入到客户端,全部打通,老师修改教案也必须在客户端内实现。像映客、虎牙这样的直播平台,视频延迟两秒没什么感觉,但是1对1,老师问完问题,你马上回答,双方很专注,延迟0.1秒你就会感觉有问题。


我们从一开始就自己做技术研发,一定要自己做的原因是,体验差别很大。对于家长而言,对比的成本很低,你平台的技术体验怎么样,有没有课程数据报告,直接影响家长是否选择你。


在师资选择上,做一对一的企业各有各的方法,我们主打名校大学生。当市场处于空白时,名校是个噱头,它是你早期的导向。但这个导向不可持续,当这个市场热起来之后,你的导向渐渐会变成你的课程。


我们没有考虑公校老师第一是因为政策,我们不想未来做到一定规模遇到政策风险。第二,真正牛的公校老师不会出来上1对1的课,因为他哪怕在自己家里收一批学生都能赚很多钱,上1对1不经济。第三,有经验的老师你无法对他进行任何培训。你要控制整个教学质量和进度,但你无法要求他们完全按照统一的流程去做。最后,你还必须要给他们特别高的提成,于是你就没有了什么利润。


名校毕业的学生功底非常扎实。他们可能互动性不太好,没有经验,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培训来解决。相比,你会发现,二三本学校出身的老师有一个特点,上课时从来不讲自己以前是什么样的。主推这类师资的平台也不能试听,就算试听,上课和试听的老师也不是同一个。


我们不一样,给你试听的老师就是给你上课的老师,你觉得不满意可以更换。根据学生的评价和教育水平,我们对老师进行分级,从A、B、C、D、E,一直到S。级别不同,一个老师带的学生数量也不同,从带一两个个到带十几个。我们依据老师的具体能力提供分成,比例从40%到70%不等。我们好老师的收入还是可以的,一个小时平均值至少比家教工作高一点。


我们强调的理念是精英陪伴式教育。因此,我们对老师的筛选特别严格。如果你想做兼职老师,那你必须是20大名校毕业;如果你要做全职的话,你得是一本毕业。首先你自己得是一个精英,你才有资格陪伴精英。


三本毕业的同学里面也有一些很优秀,只是概率稍微小一点,名校的概率高一点。学而思有个特点,它只招名校毕业的老师,绝对不从社会上招四流的老师。它哪怕开到成都去,招当地的老师也要求背景,所以学而思口碑很好。我们也非常坚持精英这个理念。但它的问题是线下很难解决,比如一个三线城市,老师怎么可能精英呢。但是现在线上一对一这种方式,就有机会让你接触到一二线城市的精英老师。


我们的老师从大一到博士分布很平均。他们不需要来现场授课,只需要一台电脑、一个手写板,在宿舍就可以完成。但我们对授课环境有要求,如果宿舍特别吵的话,我们要求他们另外找一个地方,或者去教室,或者去图书馆。


这需要你有完善有效的管理体系。如果你是一个新机构,这方面没有做好,大学生会很频繁的缺勤。我们在大学里设楼长(岗位),楼长管这些老师,一旦缺勤,我们协调其他老师顶上,楼长要担责任。我们的兼职人数非常庞大,在管理和效率提升方面还在不断优化。对楼长的管理我们有升级和开除制度,他们的工资因人而异,跟管理的老师数量和工作的时长有关。


新上任的老师我们会安排线上培训。对于老师而言,感染力很重要,有人比较外向,但闷骚的人也可以很开放。我们面试老师的时候,如果觉得没有办法培训你,就淘汰掉。师范类学校学生很难在我们这做全职,因为它们的学生进去都是签了协议的,毕业以后必须要去公校就职。


第一节课45分钟并不是上课,主要是谈老师自己和给学员把脉。老师介绍自己的故事和背景。有些东西不需要我们控制,就会自然流露出来,比如这个老师他本身就非常二次元,喜欢LOL或CF,没有公校风,可能就很受学员欢迎。像老师需要多长时间跟学员谈心这些有效的动作还有很多,都植入到客户端的每一个环节,植入到教案里面。


有相当一部分名校学生有洁癖,觉得不应收学生钱,他们认为最好免费,或者有一些收钱,没钱的学生就免费。我们确实给一小部分学员免单。我觉得这也是大学生的特点,毕竟他们在象牙塔里,不太理解社会上的商业运作模型。作为机构,你要疏导他们。



第二名会被压着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