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事双抢记忆

 01一线 2017-07-23

/罗余作

《易传·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才就是天地人,天干就是代表天机道,地支代表地脉道,藏干代表人间道,命数就是这个天地人三才之道组成的。由于天命不可违,地脉道的地理环境在随自然界不断变化,那么,天道酬勤,指的就是人道只有经修为和个人的努力,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地脉吐花的境界。

创文化初期,有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古人把人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古老神话,说明了天、地、人在各行其道。只是到了《易经》的时代,人们终于发现:人可以向天、地学习,人道可以与天道、地道会通,通过法天正己、尊时守位、知常明变,以开物成务,建功立业,改变命运,成就了“三才之道”的伟大思想。这个思想早就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这对于后来改进、调整、理顺、整合、协调人与天地即自然环境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人心与人身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即使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都得到同步平衡和谐发展),对于后来科学发展,对于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明天,都有巨大的启迪。至今,这个思想仍在启示我们要高扬人道旗帜,以达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发展之道。

有过农村经历的人都知道,千年的回转,终没有变换农村老百姓靠天地吃饭的道理。

话说农村“双抢”。在南方,按农历,水稻一般种春夏两季。春二、三月插秧,那叫农忙,按以前规矩,学校和单位一般会放假一周支援农业生产。至六、七月早稻成熟,得抢收割,这是一抢,收割后,又紧接着得立即插上二季稻,还务必在立秋前将秧苗插下。如果晚了,收成将减少,甚至绝收。才二十天左右工夫,抢收抢种,所以叫“双抢”。

记忆里,“农忙”和“双抢”是维系所有农家生活命脉的一种繁重劳动的代名词。双抢更为紧张,往往是要举家,即在家的或从学校、从单位回来的,甚至邀请堂亲、邻里、亲戚、朋友一起上阵。这也是与天地竞争,和平与共。

我生长在农村,在《我是公社小社员》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儿歌陶冶下,从56岁开始,家乡那片土地上便留下了自己那瘦小的身影。

那个年代,农村主要是集体经济,但每家也有些许自留地。“双抢”往往是集体和自家同步进行。因为大人们白天要忙队里的农活,完成自留地的农活就只好在早上和傍晚的业余时间进行。当然,也是为了方便利用一下集体周边存放的收割器具,所以要合理安排事情。

那会,家庭有挂钟座表的很少。社员们每天早晨上工,都是队长先早起,在巷子里来回的吹哨子,催人起床,下地干活。直到七十年代初期,全公社普及了有线广播。有线广播在宣传了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起到了报时报工的作用。

每天蒙蒙亮,有线广播开始了:“永和公社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紧接着开始播放《东方红》那首振奋人心的歌曲,晚上以播放《国际歌》而结束。社员们开工往往是听着东方红出门,踩着国际歌回家。不过,“双抢”季节自然有例外的提前上工和拖后收工,这是要由当时的天时、地利和人和情况来决定。

父亲一辈子干乡村工作,从当过几个大队书记干到乡支委,后来,因为母亲难以操持一个大家庭生活,就在“精兵简政”那年头,几度申请回家才获准回村当了队长。父亲是干乡村工作好把手,他不但计划安排周密,对土地、山林和水利利用和维护等农村工作也样样精通。比如,“双抢”季节,他每天起早摸黑到田间了解各处现状,所以,他总是胸有成竹的根据每片每块田里稻子的成熟程度来决定先收割那片那块稻田。

暑热高峰的“双抢”季节,只有早上清凉,是割禾(稻)或拔秧的好时机。天刚朦朦亮,我们小时候在大人由轻到重的呼唤声醒来,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按大人日前交待或此时吩咐中急促准备好各种工具和行装,就此拉开了双抢一天的序幕……。

早上,清新的空气里夹杂着成熟稻子和泥土的芬芳,田埂上的小草伸了伸懒腰,身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珍珠在初升的太阳下闪耀着,不时滴在开始在田间和田埂上奔走的人们脚背上,透着一股沁心的凉意。

先是完成收割。割禾时,人们弯着腰,一株株稻禾在每个人的手掌控中割下,一会儿功夫,田埂上和田间便放下了一排排、一叉叉匝把有序错开的稻禾。割稻,手持一把铮亮的镰刀顺风朝着稻穗倒伏的方向将其一一割断,然后再一把把理好,码放成堆。这样,经过收割之后,原来整片金黄的稻穗不见了,一块块稻田在镰刀嚓嚓声中露出了一截截整齐的禾兜。

有力气,手快,这是割稻好手。我从56岁送水上工和拾散落在地里的稻穗,到参加割稻劳动。那时,也常在田野里看到初学割稻的伙伴,捂着手急匆匆、满脸痛苦的小伙伴,手快比不过刀快,你割稻时若有分神,锋利的镰刀就有可能割破你的手。我也一样,自己手上的刀疤亦依旧如新,只是不知道那把镰刀烂在哪里……。很快,我成了割稻能手,先是承接割完自家的稻子,后来,也帮助亲戚家和队里割稻,也有在学校组织下,出村帮人家割稻,记得去附近村子的樟树塘、礼堂山、龙家和桥头等村里割过稻子,那会,能够端上人家队里一份饭菜就很有满足感。

从最初的禾(斛)桶到脚踩的打禾机。起初的斛桶,就是一个1.8米的圆桶,四个大人分割站好,先后秩序有节奏性地甩打一把把割稻稻穗,70年代中期以后才出现了脚踩的打禾机。好长时间我都是专职捋稻穗禾把,穿个短裤衩,光着上身,每每弯着腰从泥田里将一把把割稻抱起来,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泥田里,来来回回,将禾把递给大人。把谷子从稻穗上打下来积累成堆时,就要过滤、筛选和风分,陆陆续续装满箩筐或打包运往晒场铺晒。

每逢临近中午,骄阳喷火。田间各处,脚踩的打稻机千篇一律地发出了“嗡嗡嗡嗡……”的声音,震颤飘荡在旷野远方。知了也在声嘶力竭地打鸣着,似乎在倾诉着夏日的酷热。两种声音在原野上空交织,奏出了农人的艰辛,农人的心酸……。

收割下来,要接着笼禾杆晒禾杆,谷子要挑回来集中在晒场上或云垫上铺晒,因此,就就应验了小学课本里教学的《守晒场》那一课。依近傍晚,晒场上聚集了一部分人群、伴随有鸡群和狗群,又是一个欢快的场面,丰收的喜悦挂满在大家脸上。晒场上响起了有节奏的集扫声和风车声,人们忙着清扫和风分谷子。谷子倒进漏斗,用风车做最后一道风选后,装进箩筐,按口粮标准,用称计量先分给各户保管。运到家里后,得用轮子绳牵引送上楼倒进谷仓,这里面的存放的就是你一家的公粮和余粮。当然,傍晚,另一部分人要去田间抢收晒干了的禾杆,大家挑回村子,也是按指定位置集中在一块堆放,然后分给各户用于厨房燃料或耕牛饮料。

收割完稻子的稻田,大多数田地下半年能够从水库引水灌溉的就要接着打田连作,也就是种上二季稻;少数缺水的稻田就改作豆子或红薯等抗旱性作物。

在农村,诸如窝铺(农村夜间看守住的临时性草房,形似卧倒的三角椎体)、草帽,锄头、䦆头、铁锨、镰刀、手推车、粪筐都是农家的好朋友。

接着或几乎同步要轮上插秧。面对一田田密密匝匝的秧苗,人们先是弯着腰把秧苗一小把一小把的从秧田里拔起来,凑成一束,放在水田里“哐当哐当”的把秧苗根部的泥巴洗去,然后,抽出早已准备好的晒柔了的一根禾杆捆扎起来,简单绕了一圈,拧成一束,熟练地打了个活结,随手就把一束秧苗扎起来了,丢在身后。一束、二束……不一会儿,后面翠绿的秧把越来越多,点缀着这秧田,在晨风中瑟瑟飘摇。

秧田一般都依池塘或沟渠而做,因为要保持水份充足。秧田背阴潮湿,恰恰是蚂蟥的天堂。日上三竿时,人们腰酸背疼,饥肠辘辘的从秧田里走上来,吸附在小腿掩拔肚上的几条蚂蟥,已胖墩滚圆了。蚂蟥若是一头未定粘连在腿肉里,说明它还没有吸饱血,饱了就会自己滚落。人们一边骂着蚂蟥,一边习以为常地从小腿上将它们拽下来,找根细树枝,插进蚂蟥体内,随着滴落的鲜血,蚂蟥皮被整个穿肠翻了过来,丢在火辣的太阳下,终究化成一滩水,再也不能复活。对于蚂蟥,据说即使碎尸几段都没用,翻皮才是绝杀。偶尔遇上泥蛇,拽出来也是一阵棒打鞭抽,直到看到它断气,才会恢复平静。

太热了,大人们中途歇烟是一件幸福愉快的事。留守在家里做饭的妇孺儿童们此间会用水桶、大水壶送来井水或茶水,就象当年小学课本里教学用的《送茶》那一课。

有时,现场有谁若是实在口渴等不及送水的话,就自个儿去饮用,顺便用身边的水壶或者从芋头田里采摘一片嫩绿的芋头叶片从附近泉水窝里盛包清凉的泉水给田间大伙儿解渴。有时,我们满身泥巴犹如泥猴,也顾不上喝水,噗通一下就跳进了池塘。池塘表层的水也是热的,必须下潜到水底,才能感受到一丝清凉,那是一种沁脾的凉爽,却需要不停的潜上来换气再下潜。片刻的清凉,温热的茶水,换来一丝暂时的惬意;继而发现胳膊上、胸脯上已然留下了一条条被稻草划扫的红痕,汗水流过,感到一阵一阵刺啦啦的疼。

再下田,加把劲。大家都在鼓足干劲,想着打完这块田地的稻子就可以回家吃午饭了,下午说不定又要搬移打禾机到另外一块稻田去打禾呢。轰隆隆的齿轮转动声,哗啦啦的脱谷声汇聚成正午的喧嚣。大人们一只脚用力支撑着躯体,一只脚用力踩着打禾机脚踏板,双手紧紧握住禾把,摁在滚轮上用力翻把转动着。有时,大人要临时离开一阵子,我也挺上去凑一分子,但需大人教会我们要领,就是要两手卡紧禾把,不能摁得太下,否则会被打禾机滚轮刺破手指,有时不小心,没能握住禾把,被禾把带下刺破了手指,简单包扎后,我能忍受着疼痛继续战斗;有时碰上泥窝田,就是那种无法完全排干水晒不干的稻田,随着大人手中的禾把在打禾机里滚灭了周边的稻谷,一会儿后,我们儿童得疾驰在泥巴田里,在越来越远的地方将禾把抱回来快速递给大人,在大人身体的晃动起伏中,谷粒唱着欢快的歌,离开了稻草,飞入前方的集谷斗中……。

双抢中午的伙食,大人们隔两天尽可能让我们吃上点肉,知道消耗的体力太大,有意让我们补补身子。饭桌旁边,那里没有风扇,家里几把棕树叶蒲扇此刻最好派上用场,我们狼吞虎咽的吃着大肥肉,喝着海带汤……实在太饿了。

突然,天空中传来咔啦一声巨响,让所有的人都无奈地扔下了饭碗,离开饭桌,奔了出去。六月天娃儿脸,说变就变;暴雨可能即将伴着刚才的雷声呼啸而至。我们得快速把上午收回来的摊晒在晒场或云垫上的稻谷收起来,否则,雨把稻子淋湿后会发芽、发霉,那上半年的农活功夫就算白忙活了。这种天气,往往有很多的蜻蜓在谷场上空飞来飞去,似乎暗示着一场急雨来临。

此刻,晒场上熙熙攘攘起来,村里男女老少全部出动,即便你家没有晒稻谷子的也会赶过来帮忙。各种工具将稻谷团成一堆,实在来不及清扫,就用大塑料薄膜盖上,压上石头稻草防止被风吹开进雨。整个过程火急火燎,容不得半点松懈,自家稻子盖好后还要帮助其他家盖,总之,必须要保证所有稻子不能淋雨。

也有来不及收,稻谷被淋雨的时候,如果碰上持续阴雨天,那晚上就得一锅一锅的炒干,这就麻烦了,炒干了最多能磨点粉,就不能辗成像样的大米。淋雨的稻子也交不了公粮,粮站收稻员拿根空心的铁钎子插进麻袋,又抽出来,在主人可怜巴巴地眼神中,捏起几粒稻谷丢进嘴里,一咬,白眼一翻,拉回去,拒收!碰上这样的事,伴随雨夜炒稻声的是女主人的眼泪和男主人的叹息。

午后,刚刚又历经抢雨的人们已经疲惫不堪,在哗啦啦的雨声眯睡起来。夏天的暴雨,来的突然迅猛,走的也快,此刻,天又放晴了。

“冰棒、冰棒,香蕉冰棒,冰棒、冰棒,绿豆冰棒”,一声声吆喝伴着自行车铃铛声,将我们吵醒,卖冰棒的来了。大人为了鼓励我们继续好好干活,也舍得化点零钱给我们解馋。

新鲜的五分钱,保冻时间长已经融化了的三分钱一根的冰棒太令人回味无穷了,小心翼翼地剥开冰棒纸,不忘将粘在纸上的碎冰舔到口里,冰棒表面留有一层薄薄的白霜,一股甜丝丝的雾气夹杂着丝丝凉意一下子钻入鼻孔中,迫不及待狠狠咬上一大口,含在嘴里让它缓缓化掉,再一点一点咽下肚去,仅半支冰棒下肚顿觉通体舒畅极了。那时感觉神奇的是,冰棒放在铁搪瓷缸里,过一会儿,瓷缸外面怎么也会结露变潮了呢?后来念书多了,才体会到了其中的奥秘。

雨后的凉爽经不住太阳公公的霸道,半下午左右,息风了,整个原野又像大蒸笼一样闷热不堪起来。插秧的人们已经个个汗流浃背,草帽下的汗水顺着额头流到眼里,一阵刺辣……却也无法分出手来擦一把汗。大人们将手里的秧苗掐分成一撮撮,快速地扎进滚烫的泥巴里,弓腰有序的往后到退着,一棵棵秧苗也就慢慢将水汪汪、白茫茫一片的水田装扮得郁郁葱葱起来。插秧是个技术活,插的不好不能成活,回头还要补棵,所以大人一般都不让我们插,我们娃儿们只能抬抬秧苗,把秧苗往大人身后传递。

火红的太阳渐渐往山后面躲去,好像整天锋芒四射让它自己也过意不去,在这傍晚黄昏时分,开始透露出了些许温柔。

双抢的早上、晚上都是干活最佳的时间段,火烧云的映射下,人们经历一天的劳作,体力消耗的所剩无几,可深知明天农活任务更加艰巨,不得不在蚊子牛虻的叮咬下,继续奋力抢收抢种着。

80年代初期以后,由于分田包产到户,这种“双抢”的场面开始有些不同,偶尔回家听到犁田人阵阵呵斥牛儿的声音,为田间放水而争吵的声音,跟四起的炊烟一同飘忽在田野上空。我参加的最后一次双抢是我1985年读大三暑期,最后一天的功夫是完成山坡下有个 叫“太远”地名的一笼田,临近中午才弄完。下午,我们计划搬运打禾机到西坑水库下面的有个叫“星际塘”地名边上最后的一笼田打禾,身体实在消耗太大,我同三哥商量着,一个搬运打禾机滚轮,一个负责驼背打禾机机箱机壳。咋一上身,感觉麻痹不行了。看来,这些天的劳作也太苦累了,为此,我说,干脆顺水推机,反正下午用打禾机时,谷斗能晒干就行。就这样,不止500米长的水库,凭过硬的水性,我俩护送着打禾机从上游推到了下游。然后,经过20多分钟的库水洗礼,身体恢复了许多,两人一鼓作气,硬是把打禾机全套设施运到了指定地点,等待下午使用。

自从分田包产到户后,不似以前集体生产年代,天色渐黛,池塘边上挤满了人,洗脚的,洗农具的,牵牛喝水的,抬水的,洗菜的……大家喜笑颜天,好不欢闹。

还有,每逢傍晚,我们结伴赤身裸体地在池塘或水库中翻滚,肆意嬉笑打闹;在相互表演仰浮,看谁能把小鸡鸡亮出水面时,看见了一位未有过门,来女方家里帮了好几天忙的准女婿,乘着夜色偷偷地牵住了他那纯朴漂亮的姑娘……。

现如今,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渐已消失的双抢,伴随着我从7岁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已化成一种融入血液与骨头里的记忆,镌刻盘踞在我的心灵深处,其滋味刻骨铭心、五味杂陈,让人想笑,想哭……。

双抢,让我们感动与敬畏……但它的艰辛苦涩,让我在茫茫人生路途中学会了隐忍、无畏、坚强!前些天,看到我家亲友微信群里乡下亲人们晒出来的双抢一幕,勾起了我青春时的这些回忆,看见视频里如今亲人们的辛苦劳作,让我感受至深,体会至深。

时光如梭,这种特殊的经历,此生难忘,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双抢!它培养了我们从小热爱劳动,不怕苦累,同时,练就了一身手脚麻利,得心应手的功夫。除了让我真正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以外,就是因而在人生中时刻提醒自己要节约每一粒食粮,并由此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