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名家|潘主兰

 闲情偶的 2017-07-23


文/化/名/家


空谷素心

潘主兰

1909~2001

潘主兰,名恒荣,字芸孙,号子兰(后改“子”为“主”)。福州人,祖籍福建省长乐市。潘主兰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著名金石书画家,获“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涉猎广泛

潘主兰的书法从楷书入手,渐转于行书,偶作隶书、章草,倾力于金文及秦汉篆,于甲骨文书法研究创获尤多。他的书法涉猎广,积淀深,虽字体多样,但都统一在一个基调中,是其个性面目在书法艺术范畴的外在表达。

潘主兰的书法,以行楷书和甲骨文最具个性特点,并贯穿一生。

甲骨文

潘主兰的甲骨文书法,可谓自 1899 年发现甲骨文以来、1921 年罗振玉始集《集殷墟文字楹帖》后,在不足百年的中国甲骨文书法史中的又一高峰,是现代甲骨文书法的开拓者、奠基人

▲甲骨文七言联

“我认为无论长线条短线条或点划,笔笔要中锋,是甲骨文书法所应共同遵守的根本法则,遵循这法则而心摹手追,便有跌宕的风韵流露,而不是一味追求其硬如铁线,还要于瘦里求其遒劲。明乎此,才能掌握甲骨文的决窍,才能表达冲刀的味道,才能写出甲骨文的神韵。”——潘主兰


▲甲骨文八言联

潘主兰的甲骨文书法,始终是中锋用笔,使笔如刀,追求契刻韵味。早年临摹甲骨文拓本,笔调轻松。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两件作品都是1947 年、他 38 岁时创作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其书写内容多为毛泽东诗词,用笔谨慎,线条较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书写内容多为自撰的诗文、对联,字形严谨,用笔轻松,形神兼备。晚年用笔越发随性,线条也随之古拙、老辣。


人书合一

潘主兰的书法作品多是书写自撰的诗文、联句,在观赏其作品的同时,细细品读文字内容,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可谓“人书合一”。

▲行书扇面·七绝五首



画中有诗 心画合一

潘主兰的画属文人画范畴,文人画强调以书入画,强调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常以出世的心态来表达他们特有的清高和孤傲。先生于历代画家中特别推崇倪瓒、郑所南。先生画兰,后写竹,间画花卉、山水,亦偶作人物、佛像。其不同的表现题材均有所寓,他以出世的心态来表达他所特有的清高、孤傲和一尘不染。

潘主兰平日喜种兰,兰竹最能寄托其心志,是他最常画也最爱画的题材。他的兰竹画得清雅,脱尽时俗,是他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与他的心境相合。潘主兰还善画朱竹,有大竹和细竹两种形态,用朱有浓烈,亦有清淡,是为数不多的画朱竹高手。

▲建兰图

▲朱竹图

▲山水·秋林山居图

梅、菊亦是他较常画的题材。 潘主兰画梅不拘于法,自然天成,意有所寓,尽显个性。在枝干形态上更奇崛,多劲直方折,是与其性格、人生经历分不开。画菊多折枝,用笔率真,草草不工。

▲红梅图

▲秋菊图




以古为鉴

在篆刻方面,潘主兰强调应在“手、眼、胆”三方面下功夫。考其印风印格,知其在取法古玺、汉印后,旁窥吴让之、赵之谦、黄士陵诸家,且参取甲骨、诏版、汉金文、帛书竹简等。如其所言:“篆刻要能入能出,创造出瑰丽的杰出作品,根本的方向在于篆法,进而参证历代金石、甲骨、竹帛书。诏版等文字,融会贯通,遂能自开疆土。”

▲百花齐放


简淡隽逸 寄情于印

潘主兰的印艺可谓“简淡隽逸”,在篆刻审美上崇尚雅正、精纯、恬淡、简古。

▲近庙欺神

边款用刀亦劲峭清健,有六朝碑版韵度,而内容丰富,或谈文论艺,阐发微义;或纪事抒怀,言简意长,与印文呼应生发,相得益彰。因此,论及潘先生的篆刻,不应忽视其边款所透出的信息。

▲独托幽岩展素心

▲此身合是诗人未



编辑|卓也琪



想要了解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