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互联网连接世界,只有这三个城市有入口!

 Loading69 2017-07-24
  一、我国第一条海底电缆
  在和其他国家进行通信一般都是通过电缆、光缆连接,中国建设的第一条电缆是在什么时候呢,答案是1888年。
  中国的第一条海底电缆是在1888年完成,为中国福州川石岛与台湾淡水之间,长177海里,现已停用。
  二、我国海底光缆概况
  4个入口(登陆站)和8条海底光缆(不包含香港、台湾)
  我国于1989年开始投入到全球海底光缆的投资与建设中来,并于1993年实现了首条国际海底光缆的登陆(中日之间C-J海底光缆系统);随后在1997年,我国参与建设的全球海底光缆系统(FLAG)建成并投入运营,这也是第一条在我国登陆的洲际海底光缆;而时间来到2000年,随着亚欧海底光缆上海登陆站的开通,我国实现了与亚欧33个国家和地区的联接,也标志着我国海底通信达到了新的高度。
  登陆点方面,目前我国的登陆站设立在三个城市的四个地区,分别是山东青岛登陆站(隶属中国联通)、上海崇明登陆站(隶属中国电信)、上海南汇登陆站(隶属中国联通)和广东汕头登陆站(隶属中国电信)。
  三、连接世界的8条光缆
  亚太2号海底光缆,全长1.9万公里,主要连接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其中大陆地区的登陆站为上海和汕头。
  东亚海底光缆系统和城市到城市海底光缆,全长3.68万公里,主要连接了中国大陆、香港、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地区,其中大陆地区的登陆站为青岛和上海。
  中日海底光缆,全长1300公里,主要用于中国和日本间的国际长途电话业务和数字电路业务,其中大陆地区的登陆站为上海。
  东南亚及日本海底光缆,主要联接东南亚及日本的8个国家和地区,全长1.07万公里,其中大陆地区的登陆站为汕头。
  环球海底光缆,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同时连接亚洲、中东和欧洲的大型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全长27000公里,其中大陆地区的登陆站为上海。
  亚欧海底光缆,是目前世界上耗资最大、长度最长(3.9万公里)、途经国家和地区最多的海底光缆,其中大陆地区的登陆站为上海和汕头。
  中美海底光缆,主要连接亚洲和北美洲,全长30.8万公里,其中大陆地区的登陆站为上海和汕头。
  中美直达海底光缆,是世界首条海底高速(跨太平洋)直达光纤电缆,全长2.6万公里,其中大陆地区的登陆站为上海和青岛。
  四、我国海底光缆的特点
  无论是登陆站数量,还是海底光缆数量,我国(大陆地区)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均相对较少,但其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要知道,海底光缆同样会带来网络安全威胁,而我国只有四个登陆站允许入境,这就为安全防护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即只需加强这四个“入口”的安全防护能力,即可抵御外来的网络安全威胁。
  注:
  1987年9月20日,在北京ICA王运丰教授和西德卡尔斯鲁厄大学维尔纳·措恩教授的主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与外界互联网创建了首个连接。而中国第一封成功对外发出的电邮则是在1987年9月14日发出,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每个角落)。
  然而,我们还是不能访问Googl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