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系列:第一论——《论语》综述(上)

 漫步之心情 2017-07-24

国学系列:第一论——《论语》综述(上)

前段时间狂轰乱炸一般的给大家来了十天的《论语》,阅读寥寥(比之概览系列),可能大家还是习惯概览那种直接概述的文章。

按理来说,国学出下综述应该也没关系,然而有个事情必须要说在前面——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国学很多书,解读起来的含义也是多种多样。

我们无法保证这种解读的权威性和精准性,所以最初对于写综述,是有点抵触的,始终觉得,如果无法带来一种全面的、客观的描述,那么这件事情,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受限于我们每个人的见识层面和信息渠道,可能有做过纵览的人或者书,只是这里我们不知道;或者,在他家言论之外,我们分享出我们的一点愚见,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的话,这件事情,还是可为。

那么在这一篇综述里面,我将《论语》分为八个部分给大家来论述——君、长、民、友、己、学、仁、君子。

如有偏颇之处,可以在留言直接探讨,权当是抛砖引玉之作。

一、于君

在通篇《论语》之中,对于君(国君、长官)的态度,首推就是“忠”字(臣事君以忠)。

这也是儒家思想,能成为国学立柱的主要原因之一——统治者一定是欣赏那种劝诫下民对自己“忠诚(听话)”的说法的。

不过忠信在《论语》里面,却也不只是对国君而言,包含对朋友(为人谋而不忠乎),对长官(忠焉,能勿诲乎?)。并且忠这一词,延伸开来说,还有这么一句“言思忠(君子九思)”,就是言谈忠诚,不过这里的忠诚做诚实理解也可以。

另外,说到“忠”,还有一个词,叫做“愚忠”,可惜,《论语》里面,并没有说,如果国君(长官)做错了,该当如何——忠还是不忠?

或许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愚忠之辈?

而且另一点,除了忠之外,统治者需要配合的则是做到“信”(民无信不立),然而,“信”也是贯穿《论语》全文的一个字,各方面都可以看到信的影子。

二、于长

君王过后则是家庭关系,在《论语》里面的家庭关系,主要是父兄两类。

在这里要吐槽一下,老夫子通篇《论语》,几乎没有单独提及母亲,但凡母这个字出场,几乎都是在父字之后作为陪衬,如果说《论语》的失当之处,那么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你们尽可以直言“《论语》对于母亲的尊崇,实在是中国古代经书里面最低”。

对父母,孔子奉行的孝,跟上面提到的愚忠不同的是,对于父母的孝顺,《论语》里面明确的有过表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其中“道”,指的就是“正确的地方”,也就是说,孔子对于父母教育里面,不对的地方是持有谨慎态度的。

而且《论语》里面对父母还有一些刻板的地方,比如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父母一定要尊敬,如果不尊敬的话,跟喂养狗马有什么区别。

其实现在这一代我们都明白,常回家看看都可以。古代是因为家长制,父亲在家里面有着无上的权威(其实跟《论语》这种说教有关),所以这里奉行的是遵从。但是在当代社会里面,家庭关系,可能是亲密随意来的更加实在,多沟通,多交流,多商讨,比这种表面上的“敬”要来的实在许多。

最后说一下长的问题,孝悌孝悌,孝是对上辈,悌是对同辈兄长,这在《论语》里面是一种阶级式的服从,年纪小的服从年纪大的,当然,也不是全然——如同父之道里面一样,指的是正确的地方。

对于国君那一部分,《论语》里面并没有说当国君错了怎么办;但是在长者这一类里面,孔子倒是很清晰的表达了这一点。

三、于民

现在我们看到民这个字,想到的可能是“人民”、“民众”、“老百姓”,在《论语》里面,民这个字,有时候确实是这个意思,但是它还有一层意思——贱民。。

在对人的分类里面,“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有的翻译喜欢洗白,这里我们比较直接,这里的民,纯粹就是骂人轻视的话“所以那些贱民是最下等的存在”。

按照这种心态,《论语》里面对民的描述,则多是“约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引导”(民德归厚矣、则民莫敢不敬、则民莫敢不服)、“教化”(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

并且,细心一点的书友应该已经注意到上面约束括号里面的那句话了,那就是几千年愚民政策的由来——另外恕我直言,当代无尽的娱乐节目,就是愚民政策的延伸。

但是更可悲的是,这句话是对的。

不过所幸,这句话也不全对。毕竟若不知之,怎么创业?怎么提高国际实力?其实对于当代来说,政府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通过一些东西安抚住国内几千万,甚至几亿充斥着愤懑的青壮年,另一方面却又希望他们能够撑起国家的脊梁(你难不成指望那些一天到晚空虚无聊寂寞冷的蠢货去撑起这篇天?如果马云粑粑当年一天到晚空虚寂寞冷,现在会有阿里么?唯一一个不是靠抄袭起家的公司,唯一一个属于中国人商业创意的公司),也是难。

可惜了,我们这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恰好就给那几亿无知青年挡灾了;也困于抄袭成家的垄断巨头了。啊,都是玩笑,别当真啊,刚刚说啥了?

四、于友

前文我们在说君的时候,主要说到的是“忠”这一字,但是一般在说“忠”的时候,还有一个字一定不会漏,那就是“信”。

而信,就是《论语》里面与友的一个关键词(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前一步对于民,纯粹就是各种统治策略,这也是古往今来儒生的治国之策,毕竟对于读书人来说,治国不就是管理愚民么。

但是跟友,那就不是如此了,“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里面直接包含了老夫子对于友的两个要求。

一个是信,守信、遵守承诺、为人可信,等等,这个含义我们可以自行领会;而另一个,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用”。

这么说的话,可能有些人觉得“交朋友不能有功利之心”,但是,一个没有价值的朋友,对方会从心里面真正的把你当回事吗?这个太难了。

而且每个人活着,本当活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价值啊。无友不如己者,一个各方面都很LOW的人,你觉得自己对他人有意义吗?而且,我们每个人希望认识那种毫无意义的人吗?

对,就是狐朋狗友。

另外对于那些劝诫沟通不了的朋友,老夫子的态度也非常直接,“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说不通就不说了,别自取其辱。

末、小结

上下两篇其实一并完成,但是考虑到大家的阅读时间,我们将其拆分为上下两篇内容,下篇内容明天给大家推送。

另外,这周在周末的时候,将推送《中庸》的概述。


你的阅读时间就是最好的赞美。

倘若你意犹未尽,还请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概览群书,长见识;修身明理,知是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