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 产后发热——银柴胡煎(姚树锦方)

 学中医书馆 2017-07-24

产后发热——银柴胡煎(姚树锦方)

【组成】 银柴胡6g,全当归9g,阿胶6g,丹参9g,生山药12g,白蔻仁3g,赤芍6g,芥穗炭12g,生甘草3g。

【功效主治】 养血清热,少使益气散风。用于产后发热。

【方解】 本方为治疗产后发热之总剂,方内当归、阿胶养血补血以滋阴补虚;丹参、赤芍活血祛瘀,使瘀去而新生,且四味同用补而不滞,攻而不峻,共成血生阴复之功。合银柴胡清热凉血以退虚热,山药调肺益气以扶正,蔻仁开胃消食以和中,芥穗炭理血除风以散外,甘草养阴泻火以和诸药。全方寓有攻补兼施、补散相合之意。

【加减】 若骨蒸盗汗者,加地骨皮9g,炙鳖甲6g;若口渴者,加麦冬9g;若心烦失眠者,加远志9g,炒酸枣仁12g,若恶露未尽者,去阿胶,加桃仁9g,红花3g;若伤食者,加鸡内金6g。去阿胶者恐其黏滞而致瘀阻,加桃仁、红花以活血祛瘀。

【验案】 王某,女,33岁。1964年7月14日初诊。人工流产术后1个多月,现仍血下不止,量多色淡、质清稀,伴有心慌、心跳,头昏耳鸣,气短懒言,食少倦怠,潮热自汗,腰腿酸痛之症。望其面色苍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合参此系产后气血双虚,气虚不能摄血归经所致。急宜大补元气,使血有所主而崩漏自止。拟方:党参15g,白术12g,炙甘草9g,炙黄芪12g,龙眼肉12g,阿胶9g,远志9g,山药30g,生龙骨18g,海螵蛸12g,芥穗炭5g,杜仲炭12g。服上药5剂后漏血已止,其他均见好转,现仍自觉骨蒸发热,头昏失眠,心烦不安,脉沉弦,舌苔正常。《黄帝内经》云:“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今虽气复血止,然因失血过多,营阴虚损未复。再拟方:当归9g,酒芍9g,阿胶6g,生山药15g,炙甘草9g,小麦60g,大枣4枚,远志9g,炒酸枣仁12g,银柴胡9g,地骨皮9g,芥穗炭5g。服上药5剂后,诸症若失,嘱再服归脾丸,以资调理。

气乃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今产后气血双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虚而营阴内损,故崩漏与发热同时并见。然初诊以气虚血崩为急,故先补气摄血以涩其流。次诊虽气复血止,但阴虚内热未除,故再滋阴养血以荣其内。此所谓“病有出入,药亦有变化焉”。

【体会】 妇女分娩后周身发热,谓“产后发热”,但身微热而不甚,又无其他症状者,乃体虚所致,缓缓调养,其热自退,不属病态。惟身热持续不解,且有他症出现者,当急治之,勿贻病机。引起本病之因颇多,或由阴血骤虚,阳无所依而外浮;或由百节空虚,腠理不实而风寒外乘;或由于瘀血内滞而荣卫不利。或由食滞内伤而气机被阻。然总不越气血耗伤,阴阳乘乱所致,尤以阴虚内热为主。其症多见身热自汗,心烦不安,头昏气短,食欲不振等,此治宜养血清热,少使益气、散风之味,拟银柴胡煎

【方源】 《姚树锦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