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拍摄无以言表的震撼星空!

 msgqs 2017-07-24

在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中,总是会存在着一片浩瀚的星空。每当抬头仰望时,那种震撼几乎无以言表。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和学习夜景摄影的技巧,领略夜景风光的美妙,近距离感受星空带给我们的震撼。

★夜景风光

▲ 斯奈佛尔斯山上空的银河,科罗拉多州斯奈佛尔斯山原野。

如今高端的数码单反相机可以在夜间拍摄风景照片,这在胶片时代完全不可能。胶片缺乏感光度,无法记录下我们所见的繁星点点的夜空。即使是最快(最敏感)的胶片,通常曝光也会太长,星星会因为地球的转动而显示为可见的线条而非光点。的确有些摄影师会使用追踪装置来克服地球的转动,但这些专用工具并未在多数拍摄者中广泛使用。相比之下,现在一流数码单反相机在最高ISO 感光度时传感器的敏感度足以让摄影师使用足够短的曝光将星星记录为光点,从而能够捕捉到夜空。简言之,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能将儿时仰望星空时感受到的震撼尽量捕捉下来的设备。

★银河的拍摄

对于没有望远镜的摄影师来说,夜空中最壮观的主体绝对是银河。需要的硬件包括一个坚固的三脚架、一台具备出色高ISO功能的数码单反相机、一个广角镜头——越快越好。下面的内容将会介绍其他的关键内容:拍出独一无二的壮观银河照片所需的信息。

我们都生活在银河系,其形状像个盘子而非球体。太阳系位于其中心与边缘之间。银河是我们沿着银道面观看时能够见到的、由数十亿非常遥远的恒星组成的一条光带。一年中每个无云、无月的夜晚我们都可以看见银河,但并非每个方向都同样明亮。如果看向银河系中心以外的地方,会发现该区域的恒星数量相对较少。但如果看向银河系的中心,你的视线就会经过数量多很多的恒星,再加上星际气体和尘埃形成的星云,银河变得更加明亮,结构也更为有趣。

▲ 银河系俯瞰效果图。图像由NASA提供。

银河拍摄效果最好的部分是太阳系的中心,位于人马座方向。与其他天体一样,人马座看上去也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起起落落。在丹佛的纬度,其升起的方位角为125°,落下的方位角为236°,但升降的时间在一年中各有变化。晚春、夏季、初秋三个时段(大约是4 月1 日至10 月15 日)人马座最为突出,冬季则不可见,因为它只有在白天才会处在地平线以上。

★夜间的对焦与构图

夜间的对焦。自动对焦毫无用处,要将它彻底关掉,以免不小心打开。也不能将镜头设置为向无穷远对焦,那样通常不够清晰。多数现代的镜头即使在极度炙热或寒冷的情况下也可以转过无穷远的标志向无穷远对焦,因此不能光是将镜头筒转至尽头。相反,应将相机朝向某明亮的星星,镜头设置为无穷远以得到基本合适的焦点,采用实时取景并放大为10 倍,然后手动操作向星星对焦。这里可能需要将实时取景菜单上的曝光模拟关闭,才能真实地看到星星。如果是在天黑前抵达拍摄地点,便在日间使用实时取景向无穷远的某物对焦。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将镜头固定以锁定无穷远的焦点,然后拍下测试照再次检查焦点。在夜间测试时要拍进一点天际线。检查天际线的锐度要比检查星星的锐度更为容易。

一旦确信已经向无穷远对焦,就可以进行构图。先让眼睛适应周围的黑暗会令构图更为轻易。夜间工作时我会使用头灯上的红色LED灯尽可能保持夜间视觉。如果能够学会完全不使用灯光而仅凭触觉来找到相机上的合适按钮则更好。构图很大程度上要靠猜测,因为即使能够分辨地平线与天空,也可能无法透过取景器清晰地看到银河。使用热靴水平仪或相机内置的水平仪(如果有的话)将相机左右设置水平,再将相机朝向大概正确的方向,拍下一张测试照。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然后再作尝试。

▲银河与朗斯峰在熊湖上的倒影,科罗拉多州落基山国家公园。我使用16mm镜头以f/2.8、ISO 6400 拍下了两张画幅并用改良过的伦勃朗法进行合并。天空的画幅曝光时间为30 秒,地面的画幅则是90秒。

在无月的夜晚拍摄银河,较好的曝光起点为30秒,f/2.8,ISO 6400。但要注意:你需要在全画幅相机上使用16mm镜头来进行这么长的曝光才可以避免因为地球的转动而令星星成线状。焦距越短,星星不会产生明显移动轨迹的曝光时间就会越长。可参考下一页的最大快门速度表,了解不同焦距的镜头在形成线条之前最长的曝光时间。如果身上没有这份表格,可用500除以镜头焦距,得到的数字就是可接受的最长快门速度。例如,如果使用20mm镜头,形成线条之前最长的曝光时间就会是25秒。

▲ 褐铃峰上空的银河,科罗拉多州褐铃峰- 斯诺马斯原野。我使用24mm镜头以f/1.4、ISO 6400 拍下了两张画幅并用改良过的伦勃朗法进行合并。天空的画幅曝光时间为20 秒,地面的画幅则是80秒。

★保持地面细节

使用现在的相机捕捉银河本身是件相对简单的事情。要创作出具备地面细节(而不是让地面沦为黑色剪影)的出色风光照片则困难得多。使用高ISO 时,即便是当今最好的相机也很难在拍出深色的阴影时不会产生令人无法接受的噪点和奇怪的色移。如果地面有不少积雪,星光下得到的地面细节将会是最少。为得到更多细节,应在天文学的黄昏之前或黎明之后至少拍摄20 分钟。满月会为地面带来出色的细节,但会令银河发白。较好的折中办法是在月亮的亮度只有15%~30%并从侧方照亮场景时拍摄。要避免背光。在月光下拍摄和在天文学的黄昏之前与黎明之后拍摄会形成权衡:地面明亮则意味着银河黯淡,反之亦然。如果相机允许,可尝试以ISO 6400 以上拍摄,但会产生无法忍受的噪点。LCD上的图像也可能会给你错误印象而无法判断实际捕捉到的地面细节。进入菜单调低LCD的亮度,务必查看直方图。

▲从密苏里山朝南眺望学院山与银河,科罗拉多州圣伊莎贝尔国家森林学院山原野。一画幅,17mm镜头,30秒,f/2.8,ISO 6400,于天文学的黎明后八分钟拍摄。

★拍摄银河的全景图

单张画幅的银河照片虽然漂亮,但银河还有更多拍摄可能性。眼睛适应黑暗后再仔细观看,就会发现银河在天空中形成一道巨大的拱形,从一边的地平线跨越到另一边的地平线。在角度上这道拱形太过巨大,即使是最宽的直线广角(非鱼眼)镜头也无法在单张画幅里进行捕捉。最好的拍摄办法就是使用多列全景头拍摄然后拼接为全景图。

银河的全景图在春季拍摄最容易,人马座正好上升到高出任何前景山脉的高度。在这个季节,银河的拱形也相对紧密。拱形的高点将会在正东方,天空全黑时处在空中的位置要比迟些夏季的时候低得多,同时人马座的位置也正好合适。比如,拱形的顶部在四月一日夜间理想的拍摄时间里处在东方地平线之上大约50°的位置,在九月一日则接近90°。

▲经过处理后的版本

拍摄银河全景图首选24mm f/1.4镜头,这可以在单张画幅里得到最好的地面细节,同时星星不会形成条状。次选则是50mm f/1.4 镜头,这会带来甚至更高的分辨率,因为需要更多画幅才能覆盖全景的高度和宽度。缺点是景深大为减少。向无穷远对焦时,24mm镜头在f/1.4 时景深是20 米左右至无穷远;50mm镜头在f/1.4 时则是85米至无穷远。

拼接全景图时,在地面留有足够细节的问题变得更突出。不但需要在单张画幅里捕捉到细节,还需要在所有画幅使用完全一样的捕捉方式,这样才能正确拼接。

▲梅萨拱门上空的银河,犹他州峡谷地国家公园。使用16mm镜头拍摄了两组完整、独立的全景图。每组全景图由八张图像组成(两列,每列四张图像)。第一组全景图曝光对象为天空(30秒、f/2.8、ISO 6400);第二组的对象是地面(120秒、f/2.8、ISO 6400)。在Photoshop 里将两组全景图合并,过程有点困难,因为两组全景图未能很好地对齐。更好的做法是在每个相机位置都拍下两张画幅(一张天空,一张地面),使用改良过的伦勃朗法将每一对图像合并,再将这些合成图像拼接。

这一步骤只需要对包含天际线的组成图像使用—即是要将曝光合适的天空与曝光合适的地面混合的图像。对于仅包含地面的组成图像,拼接全景图时只使用阴影较好的那些。仅包含天空的组成图像则只用高光较好的那些。如果是50mm镜头,由于视场角相对较窄,通常只能得到全是地面或全是天空的图像。一旦准备好所有要应用伦勃朗法的图像,可以将它们分别拼合并以新的名字存为TIFF格式放入新的文件夹,同时放进新文件夹的还有全部仅包括地面或仅包括天空的图像(如果有的话),都存为TIFF。接着让最喜欢用的拼接程序导入这装满图像的文件夹,之后就交给软件吧。

▲一场4 月的暴风雪之后从翡翠湖拍摄的朗斯峰上空的银河,科罗拉多州落基山国家公园。多列全景图,10画幅(两 列,每列五张),16mm镜头,20秒,f /2.8,ISO 6400

使用24mm f/1.4 或50mm f/1.4 镜头拍摄时,这可以校正部分(但不是全部)镜头大开时角落处的光线衰减。全景图中像天空或光照均匀的雪地这种色调统一的部分可能显示出奇怪并重复的亮度变化,因为组成画幅的角落部分比中央部分要暗。要纠正这点,可以到“镜头校正”面板的“配置文件”标签,将“暗角”滑块拖至更高的数值,以此增加暗角校正。你需要对自己的镜头进行实验。但注意不能将角落提高太多,以免产生无法接受的噪点和色移。

也别让这些复杂的银河拍摄技术细节盖过了你的现场体验。拍摄中可以挑段时间,关掉头灯,全副身心投入到夜空的美丽之中。这是真正去感受这个无垠宇宙的最佳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