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黄帝内经》续3

 华医文化 2017-07-24
       发现扁鹊学派经典?
       2013年在成都老官山汉墓群的发掘中,3号墓地出土了920余支医学竹简。考古人员通过红外扫描,已破解其部分内容。其中,医简上的“敝昔”与 “扁鹊”同音通假,很可能就是指脉诊法的创始人扁鹊。考古专家推测,出土的部分医简可能属于失传的扁鹊学派医书。也证实了成都有独立的扁鹊医学派系。这些医简的价值远远高于马王堆医书。 
       出土古时病方,有经方也有复方,有2万多字。很多药方沿用至今 ,基本体现了“君臣佐使”的基本结构以及中医“辩证施治”的治疗原理,是中医药基本成熟和独立发展的很好说明。 出土医简可分为9部医书和1部兽医书《医马书》。出土人体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 。

 
        医宗扁鹊
        扁鹊(前407—前310),汉族,姓姬,秦氏,名越人(秦越人),又 号卢医,渤海莫人(今河北省任丘市) 春秋战国时人。因他医术高 超,被 认为是神医, 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xī)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河北省《博野县志》载:其墓在博野芦村,毁于大跃进时期。 
       扁鹊是医巫分家第一医。他认为: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
       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
       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