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人建立的王朝并不比汉人短,为何还说“胡无百年之运”?

 昵称413468 2017-07-24

朱元璋命宋濂起草的《谕中原檄》中有句话“古人云,‘胡虏无百年之运’。”这便是“胡无百年运”的出处。那么《谕中原檄》中的古人指的是谁。据说是隋朝的越国公杨素,因为他的诗中有句“胡运百年穷”。

那么问题就来了,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很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并不比汉人建立的政权短。例如,隋之前的北魏建国就超过百年,那么杨素“胡运百年穷”之说便不成立。到了朱元璋时代之前,辽国立国210年,金国120年,也超过百年。朱元璋的“胡虏无百年之运”也不成立。明朝之后的清朝更是达270年。

“胡无百年之运”到底有无道理?客观来讲,如果是指一个少数民族的兴亡,或者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时间,那么这句话是错的。唯一的正确之处是朱元璋所具体指出的元朝确实没有百年运。

但是,如果不囿于具体年数之教条,充分解放思想,其实会发现这句话是非常有深意的。因为胡运只有一次,胡运的兴盛期很多不过百年,而汉运可以兴衰循环。

也就是说,汉人的王朝,不论被汉人,还是被胡人推翻之后,还会有新的汉人王朝建立。例如,汉代秦,唐代隋,都是汉人王朝更迭。宋元明清民国,都是少数民族取代汉人政权,最终还是回到了汉人手里。所以,汉运只有兴衰,兴了衰,衰了还会再兴,不会灭亡。

少数民族则不同,它们一旦衰弱,往往再无复兴之机会,很快便被其他民族或驱逐或同化,最终消亡,或者再难有兴盛之机会。

例如,匈奴经历战国末期、秦、汉,到了五胡十六国时代才消亡,他们鼎盛时期主要在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前期这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在遭汉武帝重创后,尽管依然非常强大,但运势已衰。即使到了前赵时期建立了政权,也不能与西汉初期相比。更何况前赵也只是昙花一现。

突厥在北齐与北周的对抗中左右逢源,发展壮大,强盛一时。但到隋文帝时期,经过隋朝几次打击之后,便已服服帖帖。只是隋朝很快衰亡,它才重新强大,不断干预中源混战。但很快唐朝建立,唐太宗命李靖、李绩等人很快灭了东突厥,突厥开始衰弱,最终一部分被迫西迁,一部汉化,故土被回纥取代。突厥强盛时期的运势也只有百年左右。

女真比较特别,它的兴起异常迅速,很快灭亡辽、北宋,强盛数十年后才衰弱,百余年后才被蒙古所灭,其强盛有数十年。但女真也算幸运,衰弱,默默无闻了几百年后又兴起于白山黑水,入主中原,建立了二百多年的清王朝。

清朝又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强盛,到乾隆晚期衰弱,辛亥革命后被推翻。只是这一次时运已尽,已再无重新复兴之机会。

总的来说,自古以来,胡族的兴盛期往往只有百年左右。一旦兴盛期过后,很多虽仍能保持强大存在很长时间,多则几百年,但一般都难有再兴之机会,除了女真较特别。所以,胡无百年运之说虽不准确,却不乏内涵。可能用“胡止百年运”更为贴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