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信息产业网

 xiaohuizuo 2017-07-24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这更是一个融合的时代。2012年之前,ICT领域从未有过如此富有深度和广度的融合。无论是蓬勃发展的云计算、方兴未艾的大数据,还是为我们描绘了更美好未来的智慧城市,都是CT和IT碰撞、交汇的产物。在产业界线日渐模糊的今天,融合正被赋予更加特殊的意义。告别了单纯的CT和IT,具有更强生机的ICT为我们生动诠释了“1+1>2”的魅力——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云服务带来了计算资源的灵活利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演进架起了通向智慧城市的桥梁;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成为了新型生产资料;绿色ICT正在帮助更多产业实现节能降耗……

云计算加快“落地”步伐

从曾经虚无缥缈的概念到现在触手可及的应用,2012年的云计算正在加快“由虚入实”的步伐。随着越来越多的云技术被用在实处以及更多成熟云服务的涌现,2012年被业界称作云计算的“落地年”。

“中国的云计算正在快速发展”。在不久前召开的2012国际云计算大会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陈俊亮对我国的云计算发展给出了如此判断。他认为,目前在产业链各环节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云计算正加快“落地”步伐。而最为直接的印证就是,国内的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优化IT基础构架,并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私有云上。同时,云产业已经成为各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焦点,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开始支持云计算产业发展,各地掀起了一股云计算建设的热潮。

作为典型的云计算应用形式,我国的公共云服务也正在蓬勃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公共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35亿元左右,较2011年增长70%,远超于同期国际市场增长速度。阿里巴巴盛大百度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和软件企业成为当前国内云计算主要服务企业,并初步形成一批公共的云服务。与此同时,国内的私有云建设也正在电信、能源、电力、医药等行业的大型企业中推广开来,如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开展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内部信息化系统改造、中石油规划了集团级两地三中心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以及11个区域数据中心。此外,部分发达地区也开始将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系统向云计算模式迁移,如山东青岛市就建设了全国党政系统的第一个电子政务私有云平台。

尤为可喜的是,云计算服务在国内市场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在2012年得到了显著提升。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巡视员张新生透露,目前国内公共云服务的用户群体仍以中小企业为主。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针对国内500余家小型企业IT人员的一项调查显示,云计算的知晓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其中30%左右的企业已在不同程度地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国内用户在云服务性价比、售后服务、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达到80%左右。

在产业链日渐完善的基础上,我国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也在2012年得到了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文剑处长透露,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在虚拟化软件、云网络设备等云计算基础设施及技术方面,国内的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产品得到了应用。一些互联网和电信运营企业开始探索和运用一些节能技术,并取得明显成效。在云计算操作系统方面,华为、浪潮、中国移动等企业均推出大规模计算存储资源管理的云平台产品。

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完善法规制度,营造有利于云计算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推动云计算安全、规范、有序发展。同时,在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还在积极推进建立云计算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为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基础。

虽然相较于国外发达市场,我国的云计算发展仍处于发展初期,仍然存在产业环境不够完善、产品成熟度不高、研发能力不强以及各地云计算中心建设缺乏规划等诸多问题,但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这些不足都将会在未来随着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而得到弥补和解决。2013年我国的云计算发展将更加值得期待。(黄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