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芭蕾舞剧《罗丹》中国首演:舞蹈释放凝固的瞬间

 董校长读书 2017-07-24

被誉为“俄罗斯芭蕾新名片”的艾夫曼芭蕾舞团两年前带来舞剧《安娜·卡列尼娜》,曾造就申城一票难求的景象。两年后,他们不仅带着《安娜·卡列尼娜》重回东艺舞台,还将带来口碑之作《罗丹》的中国首演,以此为东艺新演出季拉开帷幕。

今年是现代雕塑之父奥古斯特·罗丹逝世100周年,说起罗丹,很多人首先能想到的是复制品遍地的《思想者》,也有影迷通过德帕迪约和阿佳妮主演的电影《罗丹的情人》,知晓大师与同样天才的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岱尔在情感与艺术创作上的纠葛。艾夫曼的这部新编力作《罗丹》正是围绕这段充满戏剧性的艺术家轶事展开。

《罗丹》剧照

1883年,43岁的罗丹在巴黎艺术界初露峥嵘,这一年,他第一次见到19岁的卡米耶·克洛岱尔。倔强、任性而又才华横溢的少女成了罗丹的爱徒和创作伙伴,两年后,两人陷入狂热的地下恋情,并在创作上互为灵感源泉。十多年中,罗丹的诸多代表作一一问世,而卡米耶的作品也毫不逊色,有些大胆突破的造型,甚至让大师都心生妒意。无奈身为女性,她的光芒总是被大师的眩光掩盖。世俗的偏见、艺术上的分歧、情感上的暧昧与背叛使得卡米耶最终在1898年与罗丹决裂,然而她再也无法从悲剧命运的十字架上挣脱下来,在精神癫狂中过完余生。

爱情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向来不是艾夫曼关注的重点。2015年登陆东艺舞台的《安娜·卡列尼娜》让人们对艾夫曼的“心理芭蕾”流派有了最直观的了解。在他的“心理芭蕾”中,舞者的肢体语言是用来展现细腻的人类情感的。这同样是罗丹和克洛岱尔在雕塑中娴熟展示的理念。雕塑从罗丹开始,走向了表现主义,注重人体细节中所饱含的力度与感情,这样的观念也曾波及到二十世纪初现代芭蕾舞的革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罗丹》是与现代芭蕾浑然天成的好题材。

《罗丹》剧照

艾夫曼在《罗丹》的创作手记中写道:“舞蹈的肢体语言在这个作品中被用来表现人物迸发的艺术激情、激烈的心理斗争和刻骨的失望与绝望……”这些同样也是罗丹和克洛岱尔用石膏、青铜和大理石娴熟展示过的人类的精神与情感体验。不同的是,雕塑将人体的运动瞬间冻结起来,而舞蹈打破凝固的瞬间,将抑制不住的情感洪流释放出来。“《罗丹》这部作品思考了天才创作的永恒杰作所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和所要承受的精神折磨。”艾夫曼说。

艾夫曼酷爱改编文学作品,在他看来,俄罗斯文学的精髓在于揭示人性的本质,而他的舞蹈创作也一直围绕人性展开。他说:“基于大众较为熟悉的以故事情节进行再创作,我可以更侧重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层面,用舞蹈的手法为观众展现字里行间未经探索的部分。”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作为艾夫曼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之一,《安娜·卡列尼娜》以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为背景,抛开了托尔斯泰小说中的故事副线,只集中展现安娜与卡列宁和沃伦斯基之间的爱情纠葛。艾夫曼认为,对爱的激情和渴求是一种人类本能,它促使女主人公奋起反抗当时的社会道德准则,然而安娜也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爱情让她的母性之爱沦丧,让她的内心世界坍塌,使她任性地挥霍她的激情,向它臣服并最终为之毁灭。这如烈火一般焚尽生命的情感,由艾夫曼芭蕾舞团身材修长、动作幅度舒展的舞者来表现,有种义无反顾的决绝。

在艾夫曼眼中,芭蕾舞剧不仅在讲述过去,更是在述说现在,剧目中所蕴含的永恒的情感与当代观众的感情现实密不可分且相互呼应。“当现代女性要在个人幸福与挚爱亲人的幸福之间有所取舍,要在满足肉体的激情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有所抉择,她们仍然会面对同样的两难抉择。无论哪个年代的读者和观众都能看出托尔斯泰笔下描绘的矛盾。”生活更为重要的目标是什么?是依照传统保持责任和感情之间的和谐表象,还是臣服于内心真实的情感?我们是否有权毁掉自己的家庭,剥夺孩子应得的母爱,只为满足自己的情欲?所有这些问题困扰着人们,却始终没有答案。而这部舞剧,就是要从这些世纪谜团中,把安娜破碎的灵魂释放出来。

图片来源:东艺提供 图片编辑:雍凯

文/施晨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