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农民挖出来的国宝级文物,其中有最早刻有“中国”二字的宝物

 gudian386 2017-07-24

中国的文物大多数都是古代帝王、高官陪葬用的,所以埋在地下的较多。而农民天生与土地打交道,在长期的耕作和挖掘中,自然会挖到许多文物,这些文物对于中国的人文历史具有重大意义,所以非常宝贵,甚至堪称国宝级。那么我们来看看,那些被农民挖出了的国宝级文物。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初为河南省安阳武官村村民私自挖掘出土的,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后存于新建成的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四羊方尊

1938年4月的一个上午,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的转耳仑山上,姜氏三兄弟正在半山腰垦荒栽种红薯。忽然锄下“当”的一声金属碰撞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一件硕大的金属器物出现在姜景舒兄弟眼前。姜家最终以四百个大洋的价格卖给了文物贩子,但在经过当地保长、甲长和乡绅的层层盘剥后,四百大洋最后到姜景舒手上就只剩下二百四十八块了。

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四羊方尊被文物贩子收走后,打算密卖宝物,内定起价二十万大洋。四羊方尊出土的消息很快被当时国民政府得知,为防止奸商贪利将国宝卖给外国人,被国民政府收缴。但在长沙“文夕大火”后的战乱中丢失,1952年新中国文化部追查到四羊方尊的下落,但此时的四羊方尊已经在抗战中被炸成了20多块的碎片,后来在我国文物修复大家张欣如的妙手之下,终于修复成功,再次展现出3000年前的瑰丽身影。

何尊

何尊,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村民陈堆在一个坍塌后的土崖下发现,但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宝物。后来陈堆离开宝鸡,将何尊交给陈湖保管。1965年,陈湖将其卖到了废品收购站。

何尊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酒铜器代表。

1965年,宝鸡市博物馆干部佟太放在废品收购站发现了这个当废品卖的青铜器,他立即向博物馆报告,在馆长查看后,也断定这是件宝物。他们便以收购站当初购入的价格30元将这尊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的铜器买回博物馆。经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尊西周早期时的青铜酒器,浮雕为“饕餮纹”。

“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 尊内铸有122字的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训,“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这是中国人应该记住的一件大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