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张居正(53)面对高珙打脸,张居正毅然装孙子

 伟天英 2017-07-24

隆庆五年(1571年)徐阶生日的那天,张居正给徐阶写了封信,自称“不敢走介,畏行多露”,“鄙怀种种,亦噤不敢言,临楮惆怅而已。”这是张居正对自己的真实写照。他竭力在调停徐阶和高拱。这种调停当然不是让两者妥协,只是让高拱不要把徐阶逼得那么狠而已。在书信中,他经常对人说,高拱是光明正大的人,“宅心平恕”,“必不藏怒蓄恨”,怎么会去存心整徐阶呢?这种策略并非在宽慰徐阶,而是指望传出去让高拱有所收敛而已。

张居正怀着对徐阶的私人感情,同时并不参合徐阶和他人的政治斗争。这样的策略,在嘉靖时代,曾经躲过了严嵩和严世蕃的炮火,使张居正能悠然中立于两派之间。但如今的高拱却更加精细与冷酷。他对于徐阶的防备远远超过严嵩,嘉靖驾崩之夜张居正和徐阶的联手表演,更是他永不能忘却的。

而且,朝中一群阿附高拱的臣僚,也要借着踩别人来达到自己晋升的目的。说张居正不勾结徐阶,谁信啊!在他们狗仔队一般的盯防下,竟然找出了一些所谓证据:张居正收了徐阶的儿子三万两银子,所以帮徐阶说话。

话说张居正(53)面对高珙打脸,张居正毅然装孙子

高拱听到这个消息,半信半疑。于是在大学士的朝房里面,上演了精彩的一幕。

高拱在工作之余,忽然长吁短叹。他对张居正说:张太岳啊,你有好几个儿子,我却没有儿子,真是悲凉呢。

张居正同情地看着高拱。这位六十岁的阁老,手握大权却没有儿子,在封建时代确实很悲凉。为了冲淡这尴尬,他开了句玩笑:“儿子多了,也不好养活啊。”

高拱立刻抓住这句话借题发挥:“有徐阶送你的三万两银子,还怕养不活几个儿子么!”

这刺激实在太大了。张居正冒出一身冷汗。他变了脸色,指天指地,赌咒发誓地否认这件事。

看着张居正的样子,高拱微微一笑,承认误会。事情算勉强结束了。

在高拱看来,吓唬张居正一下,让他别忘乎所以,也就是了。

而在张居正看来,面对高拱如日中天,只能继续隐忍,隐忍!

这时候,徐阶被整得走投无路,只好向高拱写信求救。这标志着当初势不两立的对手,如今分出了高下。张居正也趁势向高拱进言,希望他有点恻隐之心。

高拱见徐阶服软,心情舒畅:“哇哈哈,老徐你也有今天!” 他放了心,出了气,看着徐阶家破人亡的可怜样,也生了一点同情,就放了退休老干部一马。

话说张居正(53)面对高珙打脸,张居正毅然装孙子

张居正总算帮助老师避免了最坏的命运。

徐阶的事儿放下了,张居正和高拱的事儿还没完。两个能人一起干活,即使不带私人恩怨,也可能因为业务发生分歧。而高拱的权势欲望过于强烈,随着地位提高,自负也越来越甚,几乎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很容易把工作分歧上升到政治斗争的高度。这样,张居正渐渐感到,连工作上的配合也开始有困难了。

比如说,在隆庆五年,给事中李贵和建议在山东地区开凿一条新水道,把胶河和莱河沟通起来,形成直穿山东半岛的水路航道,这样就可避免过去海运需要绕过山东半岛的麻烦了。高拱对这主意非常欣赏,极力主张开工。而张居正考虑到开挖河道工程浩大,即使挖通了,缺乏水源,这条运河的持续能力也很难保证。

虽然有这些顾虑,张居正却不敢公然反对。他害怕这种反对被高拱当做政治上的对抗。万般无奈之下,他玩了一个“托梁换柱”之计,向高拱建议派给事中胡槚去实地勘察,确定开挖河道的规划和预算。这位胡槚属于高拱一系,同时又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能臣,高拱当然同意了。等胡槚到山东实地调查后,也得出和张居正一样的结论:连通胶莱河的工程并不现实。他和张居正商量后,如实告知高拱。高拱就打消了计划。

尽管张居正用自己的聪明机智,避免了一次可能的冲突。但由此事例,也可知高拱的专权跋扈,已经给张居正造成了怎样的困扰。

话说张居正(52)高珙节节进逼,张居正左右为难

话说张居正(51)高珙张居正携手立功,大明边境阳光灿烂

三国十大贤女(8)维护大汉朝的最后一个勇敢女人

话说张居正(53)面对高珙打脸,张居正毅然装孙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