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继禹:正心以达道(道学讲堂3-3)

 清醒4321 2017-07-24


  第二个,叫正心以达道。正就是正确的正,也是《内观经》里面讲的,《内观经》里面强调,正心以达道。他说正心,使不邪也。其实从字面上我们都可以理解到,正,正的相反面就是邪,所以我们说这个人糊涂,说这个人正邪不分。所以正就是要驱邪。在道教的经典里,特别强调一个正字。道教我们说起源从正一开始,正一全真,更早的应该说正一,正一从老子先师立教开始,老子先师立教,我们现在都说史书上把它称作是五斗米道,老子先师创立五斗米道,其实站在道内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它应该不叫五斗米道,因为本身老子先师从道中的记载来说老子先师开立的是叫正一盟微之道,正确的正,一二三四的一,盟威就是发誓,叫正一盟威之道。正一道就是由正一盟威之道延续至今的。所以这是一个最早的一个道派,由老子先师立教开始延续至今的。那他为什么要强调他的道派叫正一?跟道教本身强调正有关。所以正一盟威里面讲,正以治邪,以正气治邪,以一统万,由一生发出各种各样的。因为我们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的东西都是从一开始,那我们让这个一回归到道,所有的东西都回归到道,这样才是令得还真,而且强调是正一之前。

  所以在中国来讲,其实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中国文化很有意思,其实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宗教,也跟这个文化是密切联系分不开的,密切联系在一起。其实中国文化就是讲一个正的文化,我们现在讲正气,或者是讲浩然之气,强调的都是一个正,正要去排除邪,排除了邪我们才能回归到正。所以历代来讲我们说要树立一个正气,树立一个正的方向,这个正的方向可以排除一些邪的东西。在道教里面很多的这样一些故事,比如我们说都会看到描述很多神仙,祖师爷去降魔除妖,为什么要降魔除妖,因为妖魔是邪秽的代表,所以呀把这个除掉,作为修行的人来讲,除的是什么,是心魔,刚刚说的,人本身由环境的影响生出来的各种人,不符合道的心,所以要出去妖魔。

  大家如果去青城山,青城山就会有老子先师在与六天魔王斗法的这样一个故事,他为什么要跟六天魔王斗法,我们说六天魔王是那个时候的非正道的代表,所以老子先师要跟他斗法,要把他降服,降服让他回归到正道。还有我们说,我们说南昌许真君,许天师。许天师降孽龙,为什么要降孽龙,因为孽龙兴风作怪,祸害百姓,所以要把它降服,孽龙已经成为了一种邪魔的一种代表,作为正道的扶持着你就要把这个孽龙降服住。其实所有的这些故事都讲的是一个以正降邪的这样一个意义,要树立的是一个正气。而且这个回归到正。

  所以唐朝有一个故事,狄仁杰。狄仁杰曾经有一个故事,就说这个花月之妖不敢见梁公,梁公是谁啊,梁公就是狄仁杰。他说花月之妖为什么不敢见梁公,因为梁公是正人君子,梁公身上充满着正气,所以这个花月之妖不敢去见梁公,因为近不了他的身,不敢挨近他。所以我们现在说人要有正气在,有正气就有道气,有正气有道气,所谓有什么邪魔都不敢近你身了。所以这个花月之仙不敢见梁公也是非常有意义,也是说了这个意思,树立正,排除邪的这样一个意思。

那正气,怎么说呢,怎么树立正气,其实在道家看来最重要的是要心正。我们说先要正心,正气先要正心。正心则无邪,制之则正,放之则狂。道德经里面讲,清静以为天下正,静、正是有关系,静者正。所以静能使我们的心正,能使我们的心不邪,能使我们不受到任何是非的影响,要保持这个心正,心正了我们的君主,心是一身之主嘛,才是正,我们的神才能安。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那怎么使心正,除了我刚才说的我们要排除外在的环境对我们心的影响,所以我说常到庙里去,庙里的环境的影响是让人清静的,让你感受到神明和祖师爷的他们的正气,让你听到的是能救人助人的一些道理,那自然我们就能生一分正气。所以我们说人常常到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我不去学别的,我只到庙里坐坐,你就会感觉到,庙里给你的是清静的感觉,你清静下来你其他的思议大变,你自然就会暂时放下了,自然就会回归到正,回归到静,回归到定,回归到正,回归到道上来。

那为了这个道教还有很多的方法,比如说,道教为什么要设定那么多戒律,为什么要强调十不,十不就是道教后来戒律的源头,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贪不欲,不淫不盗,不憎不恨,十不,其实是后来所有戒律的源起,源头。我们这些戒律,十戒也好,五戒也好,十不也好,还是九戒也好,二十八戒也好,其实都是要通过这些戒律达到一种由戒律进入到自律,说不杀,那我就放下杀的这个心念,就是不仅仅说你是不是杀了一个小的动物,关键是你要戒你这个杀的念头,因为这个最重要,通过这个戒律排除我因戒生邪的这个可能,让这个尽量少出现这种因戒而生邪的出现。那同样我们回归到正,回归到正心,回归到正念,回归到正心,让邪的念头少生不生。所以这个应该说,正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邱道祖来讲说,我们要接近于道,我们说现在来讲我们要树立起一个正气,我们首先要排除邪的东西,我们是要让自己的心回归到正,我们要心回归到正,我们尽量要排除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心生出邪的念头的那种可能。那我能就能回归到正上来。这样所以我们说,这个才能坦坦荡荡,才能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才能让自然正气存在自己心上,才能让鬼神见了都。所以我们讲道高以德重,无德一身轻,讲的也是有道有正的这个意思。所以元朝有名的道士讲,夫以天与人同此一气者也,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如谷应声,如月照影,自然感召,不必有心为之。也就是说我们大家都充满了一个正气,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多很多正气,因为这个气,人天之气是想通的,就像我们说,一个家庭,家风好一个家就好,一个家族就好,一个企业也是一样,这是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其实这关系的还是树立正的概念,从心的角度来讲,心正则天地之心正,仁心是可以和道心通的,人心正天地之心亦正,这是讲这个人天的关系。由人天的关系说人心的关系跟天心的关系,回归到自然,回归到这个自然正气。也就是回归到道。这是我讲的第二个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