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走在大街上看到小孩 心中也会感慨那么几句 小孩多好,吃好喝好玩好、无忧无虑 心中想请永远不要长大 永远停留在这个快乐的时刻 可知生活在这个与时俱进的社会中 孩子的压力也不小 家长为了孩子将来不被社会淘汰 让孩子成为多才多艺之人 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兴趣 比如画画、钢琴、小提琴、跳舞 ...... 背负着沉重的课业负担,孩子们起得最早 和环卫工人一样“披星戴月” 前段时间,一位9岁的小男孩 自编了一首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 将埋在心里的压力和烦恼写成了歌 不少孩子感慨说“真的唱出了我的心声!” 歌曲:《我只是个孩子》 ↓↓↓ “无比现实,句句扎心” 有多少是我们曾经想说的话 在“不能输到起跑线上”的蛊惑下 不得不说,孩子们活的太累 有写不完的作业 背不完的重点,考不完的卷子 周末暑假还有 上不完的补习班、学不完的兴趣班...... 白天早出晚归,晚上挑灯夜战 这不是我们的专属童年 对于如今的小孩来说更加严峻了 尤其父母总是喜欢拿 “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 更是压力山大 小编调查发现家长施加的压力 已经危害到孩子们了 ▼ @甘肃兰州一个8岁的小男孩 在家反锁了屋门自杀 原因竟是作业没写好被父母斥责 @安徽合肥小学4年级的10岁女孩 趁着家人都熟睡时,跳楼自杀 让人唏嘘的是,小女孩留了一封遗书 让家人给她送行时带上一束花 而遗书中提到自杀的原因 同样是学习压力大,自己实在达不到 家长的期望,不如一走了之 ...... 以上这些孩子采取过激行为 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不论家长,还是学生 要是只能说一个共性问题 那一定是“累” 学生学得“累”,家长心“累” 除去极少数学神学霸级别的 能够完全自律,能够享受学习的孩子 绝大多数孩子不论成绩好坏,都很累 所以,爸爸妈妈们要注意了 适当的压力可以给孩子奋斗的动力 但过度压力会束缚住孩子的手脚 影响孩子的成长 别老和“别人家的孩子”去对比 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科知识 还有情感、态度、兴趣与品质的培养 而这些,无疑都需要尊重 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发掘孩子的天分 按照孩子的兴趣去发展他的才能 就像歌词所说“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 除此以外,家长们需注意 孩子还会得这种病叫“小儿抽动症” ▼ 孩子会不自觉地频繁眨眼睛 噘嘴巴、脸部不受控制地做鬼脸 耸肩膀、摇头晃脑。。。 父母会觉得这是孩子调皮捣蛋、好动 其实这种症状就是小儿抽动症 专业名词叫做“妥瑞斯症” 新闻也报道过这种病 并称其为“世界性疑难杂症” 据报道短暂性抽动障碍 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病率为5%~24% 男性妥瑞氏症的发生率比女性高三到四倍 严重程度通常在青春期缓和许多 起病多见于4~7岁,最早发生于2岁的幼儿 也可在27岁或28岁第一次发生 20-30 %的病患,在20几岁时症状会完全地消失 一般运动性抽动的平均年龄在7岁 而发声性抽动的平均年龄在9岁 目前仍然没有找到完全治愈的办法 近些年来也被慢慢认识 并已引起社会、家长和医务工作者 高度关注的一种儿童疾病 因此, 各位家长注意,一旦孩子出现了 不自觉的抽动、眨眼、喉部发声等奇怪的症状 还是应该去医院进行确诊 爸爸妈妈们~ 在这个暑假多给孩子一个拥抱吧~ 让他们放松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