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录中医 | 不能忘却的中医脊梁,张晓彤和平心堂的故事

 为什么73 2017-07-24
 

编者按


7月10日上午,小编来到了平心堂中医门诊,对张晓彤先生和刘敏女士进行采访。本文出自本次采访的录音以及《中国中医药报》的相关文章整理。

 

“纪录中医”与平心堂结缘,源于一部中医题材的纪录片《千年国医》,平心堂作为《千年国医》背后强大的智囊团之一,为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各种帮助。帮助向摄制组的人员培训中医知识,帮助为纪录片脚本设计提供思路和后期的修改把关,协助摄制组完成拍摄工作。平心堂作为中医馆界的“一股清流”(摘自第四届月犁传统中医奖颁奖典礼纪实上王国强部长的发言),其对中医事业最深沉最执着最奋不顾身的热爱和为中医的长远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让有幸前去采访的小编接受到了内心最深处的洗礼。张晓彤先生和刘敏女士,待人谦和朴实的态度,谈到对中医药现状的担忧和愤慨,都深深感染着小编。感恩有幸能亲自纪录这样的一次采访。



平心堂中医门诊的由来

平心堂中医门诊最开始成立的初衷,并不是因为想做中医诊所,而是为了完成崔月犁部长生前的遗愿。崔月犁部长在担任卫生部部长,负责分管中医工作以来,可谓全心全意为中医的发展奔走,推动将“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写入《宪法》;在全国只剩100多个县有中医院的情况下,克服重重阻力将中医院发展到全国2000多个县;全国中医院校“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批中医教授也是崔月犁部长破格“封”上去的。

往期回顾:

张晓彤口述历史 | 我的父亲崔月犁—中医复兴的守卫者

我父亲(崔月犁)在1976年以后到了卫生部,出任卫生部的副部长,并且让他分管中医工作。他原来对中医也不了解,只是小时候在中药铺里学了三年徒。之后在抗战时期跟在后方医院,当时肯定也需要采一些药来治病。后来主要搞地下工作,他隐蔽的身份还是西医,是同仁医院的X光大夫,刚到北京做地下党的时候在卫生防疫部门工作,专门给人打防疫针。

崔月犁部长生前最记挂的一件事,就是“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以长期保持我国中医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他在走访了上百个国家后,深感阅读中医文献中文字晦涩难懂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全面系统地翻译中医古籍名著迫在眉睫。1998年1月8日,中医古籍编译工作正式启动,仅仅半个月后,1月22日,崔月犁部长却不幸离世 。张晓彤先生虽然是中医的门外汉,却也义无反顾地想要完成父亲“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遗愿。


“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愿望很奢侈很沉重,面对那些崇洋媚外,被方舟子之流的伪科学主义者洗脑的国人,坚持“中医特色”有着“逆水行舟”这样单薄的语言无法形容的艰难。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张晓彤先生开始负责组织编译中医古籍的工作,他不懂中医,所以必须广泛联系全国一心致力于振兴中医事业的专家们,来完成这项工作。出版古籍需要大量经费,这些可爱的中医人义不容辞地站出来说,没钱没关系,我们可以出诊来挣经费,这是怀揣着怎样的中医心啊!平心堂中医门诊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立起来的。

▲平心堂中医门诊部

平心堂成为民营中医馆的先行者,在这里出诊的医生以其质朴的品格以及对中医事业的虔诚和显著的疗效,彰显着中医的神奇,搭建着振兴中医事业的根基。平心堂的陈老(陈彤云)、柴老(柴嵩岩)、费老(费开扬)如今的挂号费还只是300元,不是不能更高,张晓彤先生也多次要求这几位老先生把挂号费涨上去,可是几位老先生却怎么也不同意,深情地说,患者生病已经够可怜了,怎么还能多收钱呢。


大家都在读:


首都国医名师费开扬,单薄身躯里丰满的中医魂


看见家境困难的患者会不忍心收诊费,甚至会把自己的钱送给患者。这样的医生,打死我也不信会用劣药,打死我也不信能故意开出大方子赚患者的钱,如果不是亲自采访,真的很难相信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竟然还有这样真正名副其实的国之大医。在今年中医界的评选中,柴老被评为第三届国医大师,费老被评为“首都名中医”,陈老被评为“全国名中医”,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却一定不是最能体现他们风范胸襟的褒奖。


月犁传统中医奖

月犁传统中医奖的设置,也是为了“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为了感召更多的后继者走上传统中医的正道。张晓彤先生认为,评价一个好中医的标准,是医生的医术和医德。医德不好的医生,医术一定好不了,因为整天想着开哪个方子提成多,不是诊脉而是“号兜儿”,心不静了,怎么能真正治好病?看病又贵效果又不好,怎么会不发生医患纠纷?

 

哪些指标是可以衡量医生好坏的标准呢?

 主要靠三个标准:复诊率、就诊率、年诊治患者人次。复诊率是指经该医生看过一次的患者,又再次找该医生就医的比例。但复诊率不是越高越好,一般复诊率在70%-80%的医生医术和医德最好。为什么?复诊率太高,说明治不好病人,病人需要反复诊治。复诊率太低,说明医德医术不高,不受患者信任,患者干脆就不找这位医生诊治了。就诊率是患者挂号就诊占医生額定挂号数的比例,不少专家都要提前一周才能挂上号,有的甚至要等半年以上,就诊率已经远远超出100%。张晓彤先生自豪地说,靠着这三个硬邦邦的指标,医生真正的水平高低,来平心堂干一年就知道了。

▲第四届月犁传统中医将颁奖典礼合照


大家都在读:


第四届月犁传统中医奖  获奖专家风采


而每年月犁传统中医奖的评选也是靠这三个硬指标来筛选,那些徒有虚名的、严重西化的在这套评选指标下,根本无处遁形。张晓彤先生还说,十八年曾经来平心堂出诊的医生前后多达三四百位,但在患者这个铁面无私的教官面前,不少专家黯然退下平心堂这个擂台。


为什么?对于医生,疗效才是硬道理,对于患者,疗效才是衡量医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平心堂中医门诊部以“患者至上,疗效第一,坚守诚信,赢在细节”的信念和实践,真的把民间中医门诊做到了极致。


不能忘却的平心堂的付出

说到中医就不得不提2003年那场人心惶惶的非典,从古至今,中国人经历无数大灾大难,是中医中药,在危难中无声的挽救中国人的生命,却还是被很多人误解甚至诋毁。面对让西医束手无策的非典,是中医在危难时刻力挽狂澜。中医依据自身的理念,从切断和改变病毒到得病的中间环节,即致病的条件下手,祛除人体内的湿热,做出了非典可防可治可控的预判。平心堂在北京非典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平心堂为北京的一些被隔离的高校、小汤山病区的清洁工、不能离京不能停工的建筑工人免费送去了抗非典的药。他们认为这是中医人的责任,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在危难的关头,我们必须挺身而出。

 

讲到这些的时候,张晓彤先生和刘敏女士,还透露了一些两人“小调皮”的事迹,因为知道造成非典真正的原因是湿、热的环境,而戴口罩穿隔离服其实是人为地制造了利于非典滋生的湿、热环境,所以在当时人人戴口罩而自危的情况下,他们从来不带口罩还敢满街闲逛。在大家都不敢轻易出门的时候,跑到空无一人的宜家去购物,任售货员看怪物似的看着两个不戴口罩的人。是无知吗?这是中医人才能有的科学的自信。

▲张晓彤先生和刘敏女士欢乐的笑容(听说笑容会传染额~小心被感染O(∩_∩)O哈哈~)

2006年,是中医发展最受冲击的一年,这一年以方舟子、张功耀为首的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知识分子,开始攻击中医中药,四处散播中医是伪科学的言论,本来发展之路就充满坎坷的中医,在这次攻击下谣言四起,人心涣散。在西医都能开着小车住大房的时候,中医却还得去啃数不清的古籍,还得守着一份清贫的日子,愿意学中医的人本来就不多,方舟子等一批别有用心的伪科学分子的行为,更是动摇了一批涉世未深的学子的心。


为了坚定更多人对中医的信心,平心堂主持开办了月犁中医文化讲习所,向大家传播中医理念,普及中医知识,只是想告诉所有人,别信那些人胡乱八道,中医真的很牛。中医药守护着中国人,而中国的中医们也很用心的守护着祖国的传统医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