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法方药】《金匮要略》“ 治未病” 治则应用分析(下)

 googplay 2017-07-24

导读

  本文从未病“过去未病”和“将来也不病”两个含义,推导“治未病”有预防性治疗病机传变导致的“未病”、预防性治疗药物毒副作用等导致的“未病” 以及间接治疗将来也不病的“未病”三个方面的内容,并结合《金匮要略》原文,分析三个方面的具体应用原则、方法与实例,结论认为,增强对疾病的控制,提高疗效,防止只治疗“已病”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金匮要略》发展了《黄帝内经》、《难经》“治未病”理论,将预防医学意义的“治未病”,发展为寓防于治、间接治疗或整体治疗的治疗原则,丰富了中医论治学的内容。(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间接治疗,“治未病”可提高疗效

  “未病”即“不病”,是过去、现在没有发生,将来也不会发生的疾病。“治未病”即治疗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疾病,来间接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是一种间接治法或整体治法。《金匮》第一篇第一条的第二段:“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这一段中已病是肝病、未病是脾病,肝病虚、不传脾,故脾病“不病”含义的“未病”。补脾是通过五脏之间的关系,间接达到补肝的治疗目的。

  可以用符号表示为:己知:A病、B病、C病等对应的治疗方剂为A·方、B·方、C·方……;B、C、D等可以影响A,若存在A病、不存在B病、C病的前提下,用B·方、C·方等可以通过治疗B、C等,间接治疗A病,促使其向愈。故存在A病时,用(A·方+B·方+C·方……)治疗。

  一些医家如尤在泾、陈修园等,认为这一条“酸入肝以下十五句,疑非仲景原文”,理由是这一条“补脾以伤肾,纵火以刑金”。这种观点并不正确,理由是:(1)他们是怀疑,并没有文献依据。(2)从汉唐发病观来看,“伤”、“微弱”、“不行”等并不意味着患病,只是正常范围内的上调和下调。与《内经》发病观、治疗观一致,《金匮》以“闭则为病”作为基本发病观、“通则为治”为基本的治疗观,不是“偏则为病”。如第一篇第二条“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元真通畅”是正常的标准,也是治疗的目的;而邪气阻闭则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内经》有关于阴阳盛衰导致疾病的论述,由于核心理论属于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气至而有效”(《灵枢·九针十二原》),通畅气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基本原理,决定“闭则为病”和“通则为治”是最基本的发病观和治疗观。宋以后发展起来的药物治疗学理论,以人体阴阳气血“偏则为病”为基本发病观、药物气味“以偏纠偏'为基本治疗观。刘完素“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的理论即基于此,而“肾气微弱”、“心火气盛”也相应成为“病理”术语。故南宋陈无择将“伤” 字改为“制”字,其后尤在泾等对此条内容提出怀疑。其实,他们都是用宋以后的医学理论、概念理解仲景原文,均非仲景本义。(3)“补脾以伤肾,纵火以刑金”恰恰是间治法的特点。间治法即是在正常范围内以治无病来治己病,这一段原文系在五行理论指导下,通过实脾来调节四个无病脏,间接达到补肝虚的治疗目的。《医宗金鉴》等注本称之为“隔二、隔三之治”。“隔二、隔三之治”,源出李东垣,后得到陈士铎等医家倡导,是通过脏与脏之间的五行关系建立起来的间接治疗法则。

  这种间接治疗的原则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关系,如表里、气水血、阴阳以及五行相生等关系。

  (1)表里关系:表病治里,在表运行的营卫二气来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运化生成,桂枝汤等解表方剂中甘草、生姜、大枣等调补中焦脾胃的药物,就有促进营卫生成、间接驱散表邪的作用;里病治表,表里气机畅达,则全身气机畅达,同样在水气病篇治疗“心下坚,大如盘”,阳气郁滞导致的水液停聚,枳术汤通过健脾、行气、利水来治疗,而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不直攻其气,而以辛甘温药,行阳以化气'(《金匮要略心典》),使阳气周行全身、表里气机带畅达,从而消除心下局部的水液停聚。此即“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以畅达全身气机来间接消除局部的水停。

  (2)阴阳关系:《金匮》百合病篇第九条:“百合病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3)五行关系:如五行相生,子病补其母,补土可生金,《金匮》治疗肺病及水气病,需要宣降肺气来治疗时,多配伍补脾土的药物,麦门冬汤中的人参、甘草,越婢汤中的甘草、大枣等药物都是这个作用。

慎治防变,“治未病”重视药物炮制与反佐

  药物有治疗作用,也有毒副作用、不良反应;治疗作用对于具体病情有太过、不及,疾病在治疗中会有特殊的要求,方药应用常常出现一些错误,应用正确也可能导致药物性疾病。这些毒副作用、不良反应或药物性疾病,在患者服药前都可以看作一种“未病”,而且是一种可以预见、部分可以控制的“未病”,也可在处方中针对性地采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这种治疗并不针对原发疾病,也是一种预防性的“治未病'。用符号可以表示为:A病需要A、方治疗,但A’方可能导致B病,B’方可以治疗B病,故治疗A病的方剂为(A'+B’)方。

  炮制、配伍及煎服方法预防要毒性导致的“未病'。《金匮》中大半夏汤中半夏要求洗,乌头、附子“炮,去皮”,芫花、水蛭等“熬”,都是去除、降低药物的毒性;乌头汤、大乌头煎中用蜜配乌头,小半夏汤中半夏配生姜,是通过配伍去除、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配伍可以预防药物的副作用。养阴药容易导致腹泻的副作用,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需要养阴,但是该病“得药则剧吐利',容易出现腹泻,而腹泻会伤阴、加重病情。《金匮》治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用百合洗方治疗,“洗其外、通其内”(尤在泾),避免加大口服养阴药导致腹泻;如果“渴不差者',用瓜蒌牡蛎散疗,瓜蒌根润燥、渴,牡蛎利小便实大便、、收敛、,防、瓜蒌根可能导致的腹泻。再如虚热肺痿麦门冬汤证,《金匮》原文叙述“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是半夏证,“止逆下气”是半夏的作用。但是,在气阴两虚的前提下,半夏会燥伤阴、温助热而加重病情,为此,用大量麦门冬养阴清热,防止半夏不良反应的发生。

  反佐可以防止药物作用“太过'。如“湿家”常见“身疼发热,面黄而喘”, “但头汗出”而身无汗,“背强,欲得被覆向火”,是麻黄体质,湿病篇20条“湿家身烦疼”,应该用麻黄汤治疗。但是湿病发汗要求“微汗”,麻黄汤容易导致大汗,为此加用既能除“风寒湿痹”、也能“止汗”(《神农本草经》)的“术”,组成麻黄加术汤来治疗,防止麻黄导致大汗的“未病”,即喻昌所谓 “麻黄加术,则虽发汗不至多汗”。甘草附了汤中的白术、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的芍药和白术、乌头汤中的芍药都类似的有止汗、防止发汗太过的作用:小青龙汤用五味子、白芍防止麻黄发散太过。攻邪药物作用峻猛,作用太过易损伤气阴,多配伍补益气阴的药物来反佐。如葶苈大枣泻肺汤、十枣汤用大枣养气阴,甘遂半夏汤用芍药、甘草养阴、敛阴都是防止攻邪药损伤正气。

结语

  总之,“治未病”理论起源于《内经》,在《难经》、《金匮要略》中均有发展。如《内经》“治未病”,主要是未病先防、得病早治的预防观;《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主张既病防变;《金匮》则在此基础上提出治法、治则意义上的“治未病” 间接治疗或整体治疗,把治疗的视野从已病扩大到 “未病”或“不病”,最终把“治未病”理论从预防医学拓展到治疗学,成为论治学的基本内容。

专家介绍

李成卫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临床特长:对常见多发急慢性内科及妇科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内科疾病;湿疹、痤疮、牛皮癣等皮肤科疾病以及卵巢囊肿、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肌腺症、痛经、不孕、围绝经期综合症等妇科疾患。

门诊时间:周六下午

挂  号  费:50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文章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