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测 | 万元家庭影院能对得起它的价格吗?

 飞飞1968 2017-07-24

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细分的领域都有独霸一方的厂商,好比耳机的森海、定制的UE,监听的真力,对于HIFI音响,我接触的最多的还是BOSE、JBL、B&O、丹拿之流。

Sonos是家2002年成立的美国厂商在国内的推广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由于其便捷的连接、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优良的音质,也能跻身到一线品牌的行列了,对于很多朋友也已经并不陌生。

Sonos目前旗下的产品有PLAY:1、PLAY:3、PLAY:5、PLAYBAR、SUB,以及为已有音响提供网络资源的CONNECT,自带功放的CONNECT AMP和为PLAY产品提供专用网络的BOOST产品(BRIDGE为BOOST的前代产品,官网已下架)。

此次评测的是家庭影院的标准版,包含PLAY1*2、PLAYBAR和SUB共4件产品,感谢ZDM的话就不多说了,希望能用下面有效的体验回报大妈以及让更多的朋友喜爱这个品牌 。

知识有限,如果以下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值友温柔一点喷,谢谢各位大侠了。 

我一直以来都有三个愿望(不是某奇趣蛋产品 ):

1、我希望在家能随时随地欣赏到音乐,不受线材的束缚

2、不论我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同样的音乐

3、希望音质能达到一流水平。

为了这些个愿望,在接触到Sonos之前,我在卫生间、厨房、卧室分别蓝牙音箱、创新T20、Q701以及干活兼娱乐的BX5A D2。

这么搞暂时满足了我听音乐的需求,但是有几个缺陷:

1、音质不能保证,这是最大的问题,现代的蓝牙虽然尚可接受,但是也就是听个响(一万以下都听个响 )。

2、每次都要调试和接线,蓝牙要连接,创新要插线。

3、做不到同步播放,我要是在家几个屋子跑,即使都打开也不能同步同样的音乐。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Sonos这套系统,怎么让我的三个愿望一次满足的。

顺丰到货是三个独立的包装,这也体现了Sonos产品的一个概念,我称它为音箱中的乐高。

你要5.1系统,我给你PLAY:1或者3、5作为卫星箱,给你PLAYBAR作为前置3.0,给你SUB作为低音炮,预算不足,可以把卫星的5换为3或者1,再不足把SUB去掉组5.0。

甚至只要一根PLAYBAR,想为其他房间添加同步音箱,PLAY:1、3、5随你买,两个一对就是立体声,一个也能响,Sonos系统可以连接多达32个音乐组件,纵使你房间再多也够用。


PLAY:1



PLAY:1本尊,体积小巧,重量不轻,绝对想不到单只有1.85KG的重量,耐潮湿设计,虽然不防水,但是在浴室小心使用还是可以的,金属网的外壳,做工优秀。

PLAY:1也是可以单独使用的,ZDM有不少晒单了,Sonos最近优化了软件系统,不用BRIDGE或者BOOST一类的专用路由器,只用家庭网络也可以提供优秀的连接。

单独试听PLAY:1,就是一对立体声系统,每一个PLAY:1都内置了一个D类放大器(相对于A、B、AB类放大器有功耗低、体积小的优势)。

喇叭采用一个高频和一个中低频扬声器的标准配置,大妈家有个值友舍身取义给拆了,大家可以看以前的众测,Sonos没提过,但喇叭极有可能是3.5寸中低音加1寸高音的配置。

因为有过太多小音箱大音量的例子(BOSE和创新是典范),所以我对这个小东西的音量没有任何怀疑,实践也证明,开到最大,反正即便是客厅我也不敢待了,邻居肯定会上来敲门。

但是喇叭尺寸不仅仅影响的是音量,单独的PLAY:1听感也是小尺寸喇叭的特性,低频紧实,拳拳到肉,声音密度很大,但是声音没有大尺寸喇叭那种宽松的感觉。

PLAY:1整体的调校是典型的美国风,中低频厚实,声音大气,但是对于听惯了直白声音的我来说,还是感觉它的声音略微像蒙上了一层纱,仔细听细节都在,表现的很好。

听音乐的话,似乎更适合奔放的美式流行歌,对于细腻的音乐表现略少了点韵味。

而通过PLAY:1的频响曲线也可以看到其在100HZ-200HZ左右有一个明显的波峰,而在2KHZ以上有几处明显的波谷,这使其声音显得很厚重。

PLAY:1还有一个特性,随着音量的增大,倾向于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高频,音乐越发显得清亮,但是由于单元体积的限制,对场面的控制就开始力不从心了,略显混乱。

所以这对音箱表现最好的音量应该是在中间,三频比例恰到好处,音量也刚好可以接受。

总体而言,个人还是倾向于大喇叭带来的宽松感,这就好比摄影的APS画幅和全画幅,你要在体积和画质之间做出取舍,对于这样的小型音箱,表现实属难得了。


PLAYBAR





PLAYBAR是一套3.0的系统,包含9个带有独立D类放大器的喇叭,6个中低频,3个高频。

尺寸上来看应该和PLAY:1上用的一样大,每2个中低频扬声器和1个高频扬声器负责一个声道,音乐的听感上,PLAYBAR的调校和PLAY:1却又有不同。

PLAYBAR上的中高频解析力明显高了许多,你可以听到清晰的镲片,女高音也更加有韵味,但与此同时,低音也不甘下风,依旧是美式那种澎湃大气的低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它是一款3.0产品,在连接电视后可以听到非常清晰的人声,不论是每天7点的XX联播,还是爱国诗歌朗诵,或者是各类手撕鬼子的电视剧,他都可以提供比电视好得多的听音感受。

可惜的是,受制于PLAYBAR的长度(90CM),没有办法营造出传统两只落地音箱那种广阔的声场,所以声场和定位也就无从说起,不过这只是单一PLAYBAR的问题,它只是系统中的一环,声场问题我们稍后再谈。


SUB




16KG,巨沉,官方建议拿的时候双手掏在孔洞那,方便提起,另外也避免产生指纹痕迹。



其实整套系统,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个大家伙——SUB。

SUB顾名思义,就是负责整套系统的低音输出,也就是5.1的那个.1

16KG的重量也是整个系统最大最重的家伙,其采用了钢琴烤漆的设计,光可鉴人,非常漂亮,相信随着水果7的上市,这种亮面黑会再度成为大众喜爱的焦点。

但是缺点还是老缺点,非常容易有指纹等弄脏的痕迹,需要经常擦拭,所以官方也附赠了一块高级抛光布,方便清洁。

这台SUB采用了两个独立D类放大的6英寸低音喇叭,下潜可到25HZ,搭配PLAYBAR或者任一PLAY产品使用,为他们提供更加低沉的低音。

SUB虽然不能单独使用,但是搭配PLAYBAR之后,PLAYBAR会自动匹配,并改变自身的分频点,把低频部分交给SUB输出。

此时的PLAYBAR SUB系统非常吓人,底鼓直击胸膛,BASS清晰可闻,失真吉他也变得凶猛无比,而且由于PLAYBAR把低音让位给了SUB,中低频喇叭可以更好的表现中频,音乐听起来细节更加丰富,震撼力十足。

虽然PLAYBAR单独使用其实低音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加上SUB,确实是天壤之别。

由于SUB的强力以至于我在调试中不得不把它一直控制在低于标准值两格的位置,否则整个屋子都在跟着颤抖,作为一个追求真实还原的纯水党,这种动词大慈偶尔过过瘾就好 。


APP上手



Sonos系统的初衷,其实是做一个网络音乐播放器,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大部分产品都没有传统的3.5mm或者其他输入接口。

如果想让他为手机看电影时播放音乐,或者看微博/优酷等视频播放声音,就很难办了(其实通过光纤不是做不到,但是很麻烦,也背离了Sonos的初衷)。

不带电池,而是采用电源线的设计,也体现出Sonos没打算把它作为移动便携一体式播放器。

看得出SONOS稍稍做了一些妥协,在PLAYBAR上搭载了一个唯一的光纤输入接口,来连接电视或者音频输出设备,即便如此,Sonos还是把极简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Sonos既然是网络音乐播放器,就不能离开网络控制端,而手机就起到了控制器的重要作用。

不论是安卓还是IOS(还真不知道WP有没有 ),你都可以轻易的下载到Sonos的APP,对这套产品的所有功能进行操作和设置,通过简单的上手操作,继续发挥极简的精神。

随便什么市场都可以找到这个Sonos安卓控制器的APP,IOS更方便。第一次运行,需要对自己拥有的产品进行设置。

最后是后置环绕声,也就是两台PLAY:1,按照提示设置,首次使用APP前需要注册,按照提示用你的邮箱什么的注册一下就好了。

至此所有的设置工作就完成了,用光纤连接电视,整套设备即搭建完毕,比起老式家庭影院在装修前考虑布线,搭配功放解码器,购买不同音箱接线设置调试的步骤实在是简便的一塌糊涂。

而且Sonos还有一套名为TRUEPLAY的空间声学检测功能,通过麦克拾音来判断你的音箱摆放并作出相应的声学调整,确保整套系统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可惜的是目前只支持APPLE系列产品,安卓无缘 )。

同时你也可以控制SUB的功率大小,环绕的音量以及高低频的调节,该有的功能都有了,这个APP还可以学习电视遥控器的功能,通过PLAYBAR的红外接收器来遥控调节音量和静音。





另外要说道的就是Sonos的“乐高”功能了,这套5.1系统你可以把它作为家庭影院,播放杜比2.0、杜比5.1和PCM编码的高清电影(内置解码器不支持DTS,稍后详谈)。

即便是播放普通的立体声音乐,环绕音箱也是可以工作的。

而更为厉害的是,你又可以把两个PLAY:1拆分成另一套立体声系统,放在其他屋子使用,通过APP可以控制播放和PLAYBAR相同,甚至不同的音乐。

不过Sonos也真正让我满足了所有房间一起播放相同音乐的愿望。不过目前这套系统最大支持的就是5.1,如果以后可以扩展更多的声道就更好了,毕竟本来随意组建就非常方便。

至于省掉了BOOST(或者BRIDGE)的独立路由器,到底有没有延迟现象,在我的环境里,有,但是并不恼人。

如果是用APP听网络歌曲,延迟大概1-2秒,偶尔有播放中断的现象,播放本地音乐的话,320K的MP3问题不大,大码率的FLAC、APE偶尔也会中断,整体可以接受。

当然这和你采用的无线路由器,距离、负载等都有关系,如果实在是无法忍受,那就请再买一台BOOST吧,专属的Sonos网络保证让你没有数据传输上的后顾之忧,价格也还好,780大洋。 


家庭影院感受



这部分体验应该是这套Sonos 5.1家庭影院的重头戏,也是让我颇感惊艳的地方。

对于Sonos与输出设备的连接,你可以选择通过电视的光纤输出与PLAYBAR连接,或者你的功放/解码器/HTPC的光纤输出与PLAYBAR相连。

在申请众测的时候,看到了很多朋友对PLAYBAR不支持DTS解码的吐槽,但是实际使用起来并不是多大的问题。

首先,如果你使用HTPC,软件的解码可以让你选择编码为AC3之后输出(比如我一直用的Potplayer),或者某些硬件解码器也有类似的功能,再不济也可以选择把DTS的片子重新压一遍AC3。

当然,由于DTS(768/1536Kbps)和AC3(最大640kbps)码率不同,这样做会影响音质,也是这个限制下的妥协,至少片子有声音了。

我选择的方案是HTPC通过HDMI连接SONY 60寸电视,再通过电视的光纤输出到SONOS,在这个数字的时代也不用担心转换的损失,通过Potplayer等软件,就可以体验到1080P,5.1声道的大片了(目前还没条件烧4K )。

Sonos的整体调校,还是按照美国大片来的,5.1系统的Sonos才是它的完全体,后置的环绕音箱让声场扩展了许多,临场感大大提高。

后来我又用DVD AUDIO,SACD分别测试了这套系统,在5.1系统下,即便是2.0的音乐也变得声场广阔,闭上眼睛,音乐不时从两耳旁传来,高品质音乐的丰富细节轻易的在这套系统上分辨出来。

Sonos这套5.1系统的声音,你挑不出明显的短板,能量充沛,中音浑厚,高音恰到好处,所以才可以让你听一天都不觉得乏味,不知不觉窗外太阳已经落山,我的第三个愿望,一流的音质,也在此得以满足了。

幸好电视有光纤,要不然只能看看HTPC或者功放有没有光纤了,所以就算是看电视,也能连接这套系统增强电视体验。

Potplayer就可以轻易的把DTS转为AC3然后通过光纤输出。

勇闯夺命岛,12G的BDRIP,我觉得可以了,不是老烧轻喷 

这盘96KHZ/24Bit的DVD Audio不知道哪淘换来的,可以选择LPCM 2.0输出,和FLAC区别明显,空间感完全不同,人声,镲片的混响大了许多,很是神奇,也有原生的ac3和dts,5.1和2.0也区别很大,或许也有降质?

1812序曲的SACD转PCM版,不过软解转换PCM后也是有损的,示范而已。

480P投影,晚上放在卧室看(小 )电影用的,带有HDMI输出。

仔细想想,也是可以借助其他设备利用到这套Sonos系统的,不过有点麻烦,偶尔用用可以,看来买一个1080P的投影,享受100寸画面和震撼音效的设想,要提上日程了。

晚上用小投影怀旧一下,也是不错的,不过如果不用电脑播放,转接Sonos确实有点麻烦,也就是做个实验,还是赶快搞1080P带光纤的投影吧。

看着大电视读谱子,爽~

1212M带有ADAT 8通道光纤输入输出,看片用处不大,做音乐可用,多了一套参考方案。

PLAY:1大部分时间已经成为我的床头音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在家享受电影院的震撼试听感觉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可以说这套Sonos家庭影院系统将组建家庭影院的学习成本降到了最低,你只要把他们买回家,插上电源,经过手机的简单设置就可以了。

这也是Sonos的初衷,最大的简化家庭影院的搭建成本,同时为整个家庭提供了优秀的音响解决方案,设计风格也符合当下流行的性冷淡风。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同样的级别里,还有如Bowers&Wilkins,BOSE这样重量级的竞争者。

可以说,Sonos优良的音质,扎实的无线技术,友好的软件,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它比起这些重量级选手也毫不逊色,在国外的各大网站中都获得了非常高的赞誉。

有人或许会吐槽它的价格,吐槽它的音质,或许1W多块是比不上自己搭建的无源音响系统,受限于体积也得不到最好的音质水平。

可是你花这1W多,得到的是含有放大器、音箱、无线接收的一体化产品,不用考虑布线、甚至可以成为其他房间的播放器,随时随地享受网络成千上万的音乐。

这样想的话,是不是觉得还是很划算的,这也是Sonos的卖点所在。

经过我这一段时间认真的体验,我相信Sonos绝不是HIFI音响大流之中的一个跟随者,而会是其中的引领者,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更为便利的产品,让任何人都能轻易的搭建自己梦想中的系统,这应该也是Sonos想要做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