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当时是弗朗哥的法西斯政府,被德意视为潜在盟友,自然不会动他。 但是弗朗哥又贼机智,在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来回摇摆就是不彻底投靠其中任意一方。 希特勒多次催促弗朗哥加入轴心国,然而弗朗哥一直在等着不列颠空战打出个结果再决定自己的立场。而德国当时在英吉利海峡焦头烂额,实在没心情去对西班牙做什么。 后来德国进攻苏联,前期如同水银泻地。弗朗哥一看德国这是要赢啊,就偷偷送了一些部队穿着德军制服跟德军一起作战(蓝色师团)。还腆着脸表示希望德国帮西班牙拿回被英国侵占已久的直布罗陀(注意不是自己动手),希特勒表示呵呵滚。 后来德国被苏联反手一巴掌抽倒在地,弗朗哥赶忙又召回蓝色师团然后声称这是志愿部队不代表西班牙政府,西班牙恪守中立。 而哪怕是派了部队参加东线战场,西班牙在外交明面上依然保持中立。由于西班牙盛产钨砂,是高强度弹药的必需品,因此向同盟、轴心双方不断出口钨砂,战争期间钨砂的价格翻了200倍,有这种赚钱营生谁还想打仗? 而同盟国更是不想招惹西班牙,在法国本土沦陷、海军处于观望状态的情况下,同盟国对地中海的控制完全取决于英国的直布罗陀港,如果和西班牙敌对,盟军就无力再从地中海威胁轴心国,所以虽然明知西班牙背地里帮德国,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而葡萄牙的立场也很暧昧。从历史上说,英国和葡萄牙是多年盟友;从现实来说,德国和葡萄牙之间利益冲突更少(葡萄牙更依赖海外殖民地而不是欧陆霸权)。所以双方都希望葡萄牙能加入自己,或者,最起码保持中立。 葡萄牙当时的统治者是独裁者萨拉查,他最后顶住了双方的压力,宣布中立。 由于葡萄牙是欧洲最西边的国家,因此在二战期间也成为了欧美之间往来的航运中心,英,美,德,意都有停靠里斯本的航空线。 相对于西班牙偏向轴心国的立场,葡萄牙作为独裁国家,却更偏向于同盟国,毕竟和英国是几百年的好基友,情感上影响太大了。什么英国小国旗啊,丘吉尔像章啊,喷火战斗机模型啊都是葡萄牙畅销商品。 相对兵源充足国土广大的西班牙,葡萄牙自保中立更加困难,而且不光要防轴心国和同盟国,还得防着西班牙不要浑水摸鱼打过来。所以萨拉查把军队数量翻了一番,还做好了各种准备,一旦情况有变,就把政府撤离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上。 到了战争后期局势明朗,葡萄牙也就顺理成章地开放港口给盟军舰队停靠了。 简单来说,两国都是玩的表面中立,而轴心国想打掉他们心有余力不足,同盟国更没必要给自己多树立敌人,而双方都对这两国的产品或航运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他们就这样基本和平地活过了二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