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春秀: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朝阳区骨干教师,朝阳教育学会语文分会会员。有多年带初三的经验。她用阳光般的心态对待教育,用快乐的情绪感染学生。小小的讲台,笑语不断;小小的课堂,底蕴丰厚。她带领学生畅游文学的海洋,畅品智者的思想,畅谈个性的感受,畅想美好的未来。 主播:胡天8月
学生经常问我:“老师,我可以写散文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当学生交上来作文的时候,往往也是我哭笑不得的时候,因为学生认为散文就是看见白云写白云,看见蓝天写蓝天,看见什么写什么,想写什么写什么,不受限制,只要抒发自己的情感即可。其实啊,学生们的想法太简单了,“形散神聚”,靠的是什么?当然是“线索”。今天,我少说话,多用学生的文章说说“线索”这件事,给你们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看完两篇文章后,真正地理解啥叫“扯紧线索的手”。
先来看第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也犯了一个错误,细品的是姥姥的一句话,这句话应该从始至终贯穿着并且给了你与众不同的感受,可我们在文中只看到这句话特别突然地出现了,而且没有任何的头绪,姥姥说完这句话,这句话就和姥姥没有关系了。我想,这篇文章应该紧紧扯住“这句话”写。 我们看第二篇,就是修改后的文章: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