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问:如何可以见心? 师曰:子欲见心,当于静定中讨出。 静定时要把万缘放下,如皎日当空,一无翳障。 此时一知不起,一觉不生。 从此有知,从此有觉,便是我真元心体。 若竟认无知无觉,是我心体,是为顽空。 若竟认有知有觉,为我心体。 是为前尘妄想。均失之矣。 于无知无觉时。寻有知有觉处,此所谓太极开基也。 然则知觉未起时,此心何在?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 故者以利为本子。于知觉未起时,不知心之所在。 子试静坐到如如不动地位,忽有人呼子之名曰某,子必跃然应之曰在。 这个应的是谁? 子必曰:应的是口。 把来答应的是谁? 这便是子之真元心体。 由此推之,知觉不起时,心固自在也。 不假思索,随呼随应。此即孟子之所谓故也,利也。 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此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