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漏——安胎方(胡溱魁方) 【组成】 杜仲、川续断、桑寄生各12g,菟丝子15g,党参、炒白术各12g,升麻6g,蒲黄炒阿胶10g,炒黄芩、血余炭各10g,地榆炭12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主治】 补肾安胎。主治胎漏和胎动不安。 【方解】 《诸病源候论》指出:“漏胎者,冲任气虚,则胞内泄漏。”凡胎漏下血,腰酸少腹坠痛,或跌仆闪挫伤胎者均可应用上方。方中川续断、杜仲、桑寄生、菟丝子补肾安胎,党参健脾益气,白术健脾安胎。配升麻升举阳气,蒲黄炒阿胶养血止血安胎,黄芩、地榆炭、血余炭清热止血。全方合奏补肾安胎之功。 【加减】 小便频数甚或失禁者可加益智仁、覆盆子;气血虚弱者可加黄芪、白芍;血热者加苎麻根。 【验案】 徐某,37岁,10年前曾行子宫肌瘤剜除术,以后每2~3年妊娠一次,但均在50~90天堕胎,前后已3次。求诊时孕57天,胎漏下血3天,量不多,色暗红,腰酸少腹坠胀,不能坐立,泛恶呕吐,不思饮食,舌红苔薄腻,脉细滑。气虚肾亏,胎元不固。于上方加炙黄芪15g,紫苏梗10g,姜竹茹10g。3剂后血止,遂减去地榆炭、血余炭,加砂仁3g,续服,嘱卧床休息。以后未再出血,但因站立时总觉少腹坠胀,故前后服药2月余。足月剖腹产一男婴,重3750g。 【按语】 胡氏在临床上应用本方治愈了很多习惯性流产者。 【方源】 《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1..名老中医的秘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