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

 秦岭之尖 2017-07-25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亦称上元节。元宵节是赏月的日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是有历史的,“元”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宵”指宵夜。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僧人正月十五日点灯敬佛,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士族庶民挂灯。张灯、舞灯、观灯、赏灯以及一切与灯有关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便成为元宵节特定的节日内容。

元宵节的节期、节俗随历史的发展而不同。节期而言,汉代一天,唐代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落灯,整整十天。

至清代,元宵节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今天,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中国大陆,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