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好喝的茶是怎么来的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7-25
茶友会说:“因为我保管得宜,冲泡得当,所以这茶好喝。”茶人会说:“因为我匠心制茶,精益求精,所以这茶好喝。”

茶好喝是因为泡得好或者工艺好,都是原因之一,还有一种原因,可能平时经常被忽略——就是茶树好。这里说的茶树好,是特指那些当代神农氏们:为茶树育种奋战的茶人们研发出的茶树品种好。

    

非专业背景的茶友可能乍一听育种觉得很陌生,但是杂交水稻你一定听说过。杂交,就是一种育种的主要手段,在我国已审定的茶树国家良种中,约1/3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而成的。比如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茶的杂交后代——“迎霜”,生长期长,到霜降时节都有茶可采,制成的绿茶香高鲜,味浓鲜。

培育一个新品种要多久:14年
曾参与或主控多项国家、省白茶标准化的制定工作,被称为“白茶公”的蔡良绥种了15年茶。据他的妻子,白茶婆跟茶叶旦透露,白茶公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技术发烧友,那股痴迷劲,比等着新机上市第一时间抢购的果粉还入魔。有时候卖茶得到的钱,马上就投入到购买新设备,试验新技术中去了。

在他的千亩茶园里,专门划出了20亩用于新品种开发。14年前,白茶公“异想天开”,想把以香气清高悠长出众的单丛嫁接到现在多用于制白茶的茶树品种上,今年终于初见成效:这种茶树二月就可采摘,制成的白毫银针让茶友都啧啧称“甜”。不过目前产量还不足以满足大规模推出的要求。

 

理化诱变:辐射是个好东西
除了杂交、嫁接等手段以外,让人闻之色变的辐射在育种上也是开发新品种的重要武器。科研工作者们对新品种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往往在开发完成一个新品种后又想捣腾点新花样。

1978年,“龙井43”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茶频道商城的龙冠龙井就是以“龙井43”作为主要茶树品种,制成的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秀,色泽嫩绿,香气清高,滋味甘醇。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43”辐射诱变后代中培育出新品种“中茶108”,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采用辐射诱变技术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春茶发芽期比“龙井43”提早了3~5天,而且抗炭疽病,持嫩性强。

今天我们能喝到的茶,比从前采摘期早、香高味浓、外形美观,除了工艺的进步以外,品种改良的威力更不可忽视。

 

巧夺天工:给茶加点料怎么样?
现在茶友们的需求是五花八门,茶树育种也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包括:低咖啡因、低苦涩味、高花色素、高氨基酸等。因为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于是也有人把主意打到了茶叶后期加工上:就像是食盐有加碘的、加钙的、低钠的……想办法在茶叶加工上动脑筋,让茶在某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上特别突出,会怎么样呢?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就在研究将γ-氨基丁酸(又名GABA,是一种能镇静神经、降低血压、提高脑活力、促进乙醇代谢、改善脂质代谢的天然活性成分)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以茶树鲜叶为原料,采用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γ-氨基丁酸茶,GABA含量是普通茶叶的10~20倍。目前已有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证明其对于降血压有一定的作用。

2012年前后,浙江省茶业研究院的林智博士将γ- 氨基丁酸乌龙茶技术带回国内。作为他的弟子,白茶公与他一起将技术应用在了白茶上。该项制作技术耗时两年,终于成功申报国家级发明专利,目前应用于多项省级创新项目当中。以此为基础研发的超细微γ-氨基丁酸白茶粉,据说已经被食品和化妆品厂家看中,有意来开发新产品了! 

做研发时,一天只睡3个小时,有时候一泡茶叶制作出来,需要20多个小时盯在那里,这样茶叶的口感、内含物都很丰富,能够得到最准确的数据。——白茶公蔡良绥

育种,并不是茶叶领域的专利。在很久很久以前,汪星人没有这么现在这么忠诚乖巧;金鱼、菊花也不像现在这样花色繁多;各种农作物也没有现在这么高产。

是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包括普普通通的农人,用自然的力量去创造,去改良,去选育符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才让大自然愈加异彩纷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