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喜欢在晚上散步。 散步的人一般有个特征,走的比较慢,喜欢到处乱看。 不清楚别人在看什么,反正我是看美女。 一姑娘盯着我看,朝我走过来,比较瘦小,有点黑,看着像跑业务的,难道是推销? 姑娘:哥,给你擦个鞋吧。 我:不用了。 姑娘:不要钱,试一下我们的产品效果,买不买都随意。 我:你在我这也是浪费时间,我知道自己不会买。 姑娘:你就当是我浪费时间,看看效果就行。 她应该是经过专业培训,整套流程非常熟练,至于擦鞋这个步骤,就是心理学上的互惠原则,人家都给你把鞋擦了,好意思不买人家的擦鞋剂? 只不过我属于油盐不进的那种,我只会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各种销售套路,直接免疫。 姑娘擦的特别认真,最终我没买东西,只加了她的微信。 她的朋友圈特别正能量,会发一些心灵鸡汤,以及每天遇到的人。 时间过去好久,我最终还是被感召了,买东西的时候顺便闲聊了一下,她现在每天能卖将近100件,每月能赚差不多上万块。 一个姑娘,每天主动帮人擦鞋,而且那么积极向上,不清楚其他人为什么买,反正我是被她打动了。 后来想想,身边工作两年以上的人多了,月工资1万以上的几乎没有,一姑娘居然轻易把他们碾压了。 你不是大学毕业吗?你不是很厉害吗?怎么还没一个擦鞋姑娘赚多的? 上次写卖大米的事,刚需、快消品,只要积累1000个固定客户,就能让一个人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000个客户很少? 一个家庭30斤米/月不算多,1000个客户每月能消费3万斤,一斤赚5毛钱,一月最少也有1.5万的净利润。 这1000个家庭背后的消费力带来的衍生收入会更多。 我又拿数字吹牛逼了?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百度搜“1000个铁杆粉丝理论”,这个理论最先是凯文凯利提出的,在自媒体领域比较出名。 凯利的假设之中,铁杆粉丝每年会用一天的工资来支持你的作品,在这里一天的工资是一个平均值,因为很多铁杆粉丝会花更大量的钱去支持偶像,所以保守计算年收入也在10万以上。 这些观念大家估计都听够了,有没有更刺激的? 肯定有! 标题中的催眠大法,影响人心的能力。 上次西安有个姑娘在微博曝光了黑社会的事,他爸是个包工头,干了活拿不到钱,要钱的时候被黑社会打了,姑娘在微博上有理有据的说了整个过程,还拍了照片。 事情过去一周了,只有不到100个转发,应该都是他的朋友帮忙转的。 人们没责任心? 人们不需要真相,人们不需要理性,更不需要责任心,人们需要的是感性拼促起来的观念! 高手从不在乎事实和理性,只利用人的感性。 第一,想让群众相信什么,就得明白什么才能让他们兴奋,并且装出自己也有这种感情的样子,甚至带着群众振臂高呼,大喊口号。 第二,要用很低级的方法,用一些非常著名的暗示性概念影响人,例如捏造场景、追忆过去、憧憬未来,这样做就能让他们引导他们的思想,从而驾驭他们。 第三,对于演说家来说,一定要注意群众情绪的变化,看他们是高兴还是沮丧,悲痛还是愤怒,只有根据群众的情绪调整自己的言辞,才能更好地驾驭群众。 多数人都会犯一个错误,太相信事实,太相信真相,希望以精密的逻辑来引导大众,用严谨的推理使大众认同自己,当这种严谨的逻辑和推理得不到反馈时,便会失望和愤怒。 事实上当你用推理去说服野蛮人和儿童,就会知道推理多么的不值钱。 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就是由幻觉、迷信、感性构成的。 各种感情、尊严、自我牺牲、爱国主义、荣誉、爱….这些东西才是推进来人发展的主旋律。 拿破仑一个小小的炮兵中尉,怎能在等级森严的法国崛起,差点征服了全欧洲? 因为法国人民对民主和自由的狂热,拿破仑把握了这种狂热,所以能征服欧洲。 希特勒一个小小的艺术家,去维也纳学习画画,连入学资格都没有,穷的吊儿郎当,怎能在德国崛起,差点征服全世界? 因为德国被压迫太久了,需要自由,需要强权,而他正是利用这些情感才得以崛起。 希特勒:“别人欺辱我们,哪怕是最弱小的民族也来践踏我们,我们只会叫着“我们表示强烈的愤慨和抗议”,这样的人。是没有骨头的!这样的人,是低贱的!我们应该用大炮地震耳欲聋声让敌人颤抖!我们应该碾压他们的尊严、生命,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一群只知道抗议的懦夫!” 希特勒:“如果有人说:你做梦吧!我只能回答他说:你这个笨蛋,如果我不是一个梦想者的话,我们今天会在哪里呢?我一直相信德国,你说我是一个做梦者;我一直坚信帝国的崛起,你说我是个傻子;我一直相信我能重新夺回权利,你说我疯了 ;我一直坚信贫穷会有尽头,你说那是乌托邦。谁是对的?你还是我?!我是对的,我一直会是!” 即便再过1000年,这股意志依旧会影响很多人。 只要有人能利用类似的情感,就可以驾驭人心,做任何事情。 前面说到,姑娘的父亲讨要工钱被黑社会打了,到底应该怎么写? 要写小时候父亲对自己的溺爱、对自己的保护,写自己对父亲的依赖,写父亲是怎么努力干活扛起一个家,写父亲对母亲多么好,写父亲为了讨要工人工资付出的艰辛… 这么一个爱与正义故事,足以勾起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而这份美好却被欺压、被亵渎,人们又岂能置之不理? 说理没用,真相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觉,只有感觉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心。 孔子说:上士杀人执笔端,中士杀人用舌端,下士杀人怀石盘。 煽风点火,颠倒黑白,这些都是生活必备技能。 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曹操还没听完,吓出一身冷汗,正头疼着,居然被吓的没感觉了… 文字,有股奇异的力量,能左右人心。 继续讲例子,微信里有个80后连续创业者,我是看了他的文章才加他为好友,连续创业多次,次次失败,但始终在努力。 没钱怎么办? 众筹! 很多人冲着他的人格,直接打几万块给他,参与股权众筹。 他做吃货社群,一群爱吃的人加入社群,聊点吃喝玩乐的事情,群里推荐各种好吃的。参与众筹的人,他每月都会快递一份精选零食,以后如果有盈利了会分红。 我看他失败那么多次,还在创业,就多买了几次他卖的血橙。 有一股玫瑰花的清香,和平时超市买到的完全两个味。 其实咱口口声声说自己不会被影响,但却总是被影响。 例如我买了擦鞋姑娘的擦鞋剂,买了连续创业失败但一直很努力的80后卖的水果… 希特勒、拿破仑、擦鞋的姑娘、创业失败的80后…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让人倾心的能量。 如何让人们崇拜和追随你? 人们想做,但是却做不到的事情,而你却正在做,他们就会崇拜追随你。 这种崇拜和追随不只是嘴上说说,这是由人的内心决定的,算是一种心理机制,根本由不得你控制。 举个极端的例子,媒体报道灭门案后,同时期内灭门案就会上升,报道的越详细,类似事件发生的概率越高。 如果报道了情杀灭门,那么一段时间内情杀灭门的事件就会增多,这是《影响力》这本书的作者统计的。 同一情境下的人,会倾向做出同样的选个。 杀人毕竟是极端事件,去驴友网看看里面的大V,粉丝量几十万的很多,一篇游记几百万阅读。 多数人都有一颗文青的心,只是碍于世俗走不出去,当你走出去,他们就会追随你。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勇气、爱、付出、努力、智慧、正义…都是人们所推崇的。 我们只要利用这些东西包装自己,自然会有人追随。 人们既然推崇感情,我们就不妨利用感情赚钱。 人们既然喜欢正义,我们就不妨打着正义的旗号做事。 何为阳谋? 就是坦荡、自然、大方、公开的去做! 何为催眠大法? 只要你去做,利用情感包装引起人们共鸣,自然会有人为你买单。 转载请保留出处:无极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