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炎支原体防控策略

 东秋元图书馆 2017-07-25

请加华夏养猪网微信:9363436,本文编号:564523。

  生产中肺炎支原体的防控存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方法。通过总结防控肺炎支原体的5 个关键信息,揭示了科学的后备猪驯化管理是猪场成功防控肺炎支原体的关键因素,并分四种情况来介绍不同猪场如何科学实施后备猪的驯化管理。这是有关肺炎支原体的最新控制策略,对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后备猪在猪群支原体传染动力学中扮演的角色

  虽然人们认为自己对肺炎支原体在生产中的状况十分了解,并且大部分兽医师在管理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PRDC)中肺炎支原体的因素时也积累了传统智慧和经验,但这些经验目前仍缺乏同行评议文献的支持。我们对于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动力学尚不能精确评估,这就限制了我们以肺炎支原体防控为基础设计后备猪群管理策略的能力,也导致了目前在现代化养猪生产系统中控制肺炎支原体出现了不同的、甚至有时是互相矛盾的方法。本文将从5 个原则(5 个关键信息)展开讨论,这些原则主要关注后备猪引进母猪场时的状态,这对于有效控制肺炎支原体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对刚引进后备猪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状态进行合理管控,控制与肺炎支原体相联系的育肥后期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才可能成功。正如之前阐述的:“管好后备猪,才能管好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断奶仔猪的数量决定了后期育肥猪肺炎支原体的发病程度。感染肺炎支原体断奶仔猪的数量与分娩时肺炎支原体排毒母猪的数量直接相关。母猪在分娩前200 天感染肺炎支原体都有可能将肺炎支原体排毒给其所产仔猪,而后备母猪从引进到分娩的时间大多低于200天,是分娩时排毒导致仔猪感染可能性最大的猪群。此外,如果我们将疫苗免疫作为单一方法或者根本途径来控制肺炎支原体,那么疫苗也绝不会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

  感染肺炎支原体断奶仔猪的数量决定了育肥猪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情况。要理解群体中一种传染病的潜在影响,第一步是理解发病机理中的疾病来源和传播。对于肺炎支原体这种生长缓慢、临床发病潜伏期长的病原体,早期感染在疾病发生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肺炎支原体这种病原体倘若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生长,那么不可能发展成为重要的临床疾病,这意味着肺炎支原体要在猪群中发病,生长育肥期早期增加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有多种方式促进肺炎支原体的传播,但其中最简单的方式是让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断奶仔猪数量增多。这一假说由美国明尼苏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他们清楚地展示了如果断奶仔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数量增加,那么后期肺炎支原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时间就会提前,临床症状也会加重。

肺炎支原体防控策略,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Zbfz/201707/564523.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