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地理·7月25日】1668年的今天,山东发生郯城大地震

 徒步者的收藏 2017-07-25
 

可能是目前最有学术范儿的地理类公众号~一群地理爱好者的聚居地,发布地图、遥感RS、GIS、GPS、地缘政治等一切有关地理类内容。同名知乎专栏荣誉出品。欢迎爱好地理的同学加入我们,接受投稿~ ?·ω·?

  • 今日地理小栏目,通过历史上的地理,只言片语了解一个地理的小知识   

       1668年7月25日20点左右(清康熙七年农历六月十七戌时),在山东省东南部,今郯城、临沂、临沭三县交界处,发生了大地震,震级为8.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约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的11倍。

郯城大地震的位置


       震中附近地区的山东省郯城、沂州(今临沂)、莒州(今莒县),5万余人死亡(莒州死亡2万余,沂州死亡1.2万,郯城死亡8700余人),所有城廓、住宅、官署、庙宇等建筑物全部被毁,在南北延伸长约70余公里的形变带上,发生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裂、地陷、涌水、喷沙等现象,山川地形发生了剧烈变化。

       此次地震的有感半径达到800多公里,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浙江、江西、湖北、直隶、陕西、山西、福建等省及朝鲜,留下有关这次地震记载的多达410余州县。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地震》一文,也详细记录了地震发生情形。

        地震震中正处于我国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主体范围内,是由陆地断裂带活动造成的地震。

郯庐断裂带

        郯城-庐江断层带(简称郯庐断层带)是中国是东部的一条大型断层带,因最初发现时认为其北起山东郯城,南至安徽庐江而得名。实际上,郯庐断层带北段一直沿北北东方向经渤海、中国东北延伸至鄂霍次克海,在中国境内的长度达2400多千米。在地史上,其南段也一度伸达今庐山。

       郯庐断层带的南段(郯城以南)在三叠纪末期形成,当时是扬子板块与中朝板块之间的秦岭-大别碰撞带以东的一条走滑断层。在中生代燕山期,因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欧亚板块(广义)之下,而使郯庐断层带向北大幅度延伸,并转化为逆冲断层。以后,郯庐断层带虽然一度恢复为走滑断层,但在多数时间内仍以逆冲运动为主。历史上沿这一断层带发生了许多大地震,如1668年郯城大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等。

遥感影像上可见郯城当地仍有明显的断层,深色土壤属于太平洋板块,浅色土壤属于欧亚板块


       1948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来山东马陵山考察地质构造时指出了沂沭断裂带的存在,为地质力学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佐证。李四光在此处大地测量时作为标准的原点,也被命名为“李四光柱”。当地也开辟为地质公园。 另外,2006年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也被中国地震局设立为国家级典型地震活断层遗址。


四光柱

明显的断层


附文《聊斋志异》的《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译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发生了大地震。当时,我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笃之在灯下喝酒。忽然听见有种像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向过来,向西北方向滚去。大家都很惊骇诧异,不知是什么缘故。不一会儿,只见桌子摇晃起来,酒杯翻倒;屋梁房柱,发出一片咔咔的断裂声。众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过了好久,才醒悟过来是地震,急忙冲出屋子。只见外面的楼阁房屋,一会儿斜倒在地上,一会儿又直立起来;墙倒屋塌的声音,混合着孩子号哭的声音,一片鼎沸,震耳欲聋。人头晕得站不住,只能坐在地上,随着地面颠簸。河水翻腾出岸边一丈多远;鸡叫狗吠,全城大乱。过了一个时辰,才稍微安定下来。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都光着身子聚在一起,争相讲着刚才的事情,都忘了没穿衣服。

  后来,听说这次地震时,某处有口水井井筒倾斜了,不能再打水;某家楼台南北掉了个方向;栖霞山裂了道缝;沂水陷下了一个有几亩大的地穴。这真是少有的奇异灾变啊!

《聊斋志异》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