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wangtao菊涛 2017-07-25

人尝说:能看书画的好坏,但不能说出好在哪、坏在哪,便不是真的知道书画的好坏。多年以来,笔者便喜欢书画,但判断书画的好坏总流于感官,所以常常今是而昨非;并且容易受到别人论调的影响,人云亦云,不能有一以贯之的自我判断。于是常以为浅薄,便遍观历代书论画论,比照字帖画集品味琢磨,以期找到判断书画好坏的标准,也能论其一二。积年累月,略有感悟,试论于此。

“矫然突出,若龙腾于川;渺尔下颓,若雨坠于天。或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或纵肆婀娜,若流苏悬羽,靡靡绵绵。是故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漪涟;就而察之,有若自然。……”(西晋·卫恒《四体书势》)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孙过庭《书谱》)

“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猿飞鼬相奔趣。凌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唐·高骈《草书势》)

……

古人评论书法,常常用比拟的方式,称赞书法的美。让人有种玄玄乎乎、虚虚实实的感觉。所以米芾也曾说过:“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但细细品来,笔者认为古人这种比拟的方式是评论书法优劣最恰当的判断标准。即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就是看其是否“犹众星之列河汉”?

(一)体态

欣赏一幅字,就像欣赏一个人。什么样的人是可以让我们感叹的人呢?必然是有好气质的。《世说新语》中给我们做了比较好的论述:

“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

想想一个人,在高朋满座中,谈笑自如、落落大方、风神卓约,无拘谨之容、无诺诺之态,堪为好气质。或虽沉默寡言,但舒体自然,不温不火,面色沉静,也堪为好气质。

或温文尔雅、或慷慨激昂……人虽然不同,但却都有感情、有态度,且从容、大方、自然,不因满座高朋而没了自我,不因步入贫贱而嚣张轻蔑。

看看下面这些字,将其想象成一个人。体味他们的风神、姿态、性格,是否俯仰有度,潇洒自如,如谦谦君子,如磊落丈夫,如巍巍英雄,如翩翩舞者。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楷书,如居庙堂,庄严肃然;

行书,如临宴会,洒脱自然;

草书,舞如霓裳飞天,醉似饮中八仙。

人们常用《洛神赋》中的句子形容兰亭序:“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看下图,是不是每个字都像是洛神凌波微步,舒展水袖,风姿绰约。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又,一个字的笔画组成也造就了一个字的不同情绪、姿态。单看一个“之”字,不同的笔势,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气质、风神。正是孙过庭所说的“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如果,一个字没有气质,没有自己的态度,就如一个死尸杵在哪;或搔首弄姿,矫揉造作,都无可观瞻。如下图(从百度上随便找的。)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往往,没有受过书法训练的人写的字常常像一个人的,有个性的,有些灵气的;反而受过训练的人写的字有时会陷入“死尸”状态、“骚货”状态。

(二)内在

人的外在表现,是由内在的修养而成的。或者有一股书卷气、或者有一股豪迈气、一种浩然之气。这股气必然是畅达、不扭捏、不局促的。

表现在书法上,就是每一笔画的功力上。

《笔阵图》说:

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 “撇”如陆断犀象。

乙 “折”如百钧弩发。

∣ “竖”如万岁枯藤。

㇏ “捺”如崩浪雷奔。

勹 “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简而言之,就是笔画要有力度,有弹性,洒脱不怯弱,不肉。

还是对比来看吧(百度找的欧体楷书)。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这幅作品,显然笔力不到,竖写不好,横折钩也缺少弹性,从“看”字上比较明显表现出结构不协调,看着这个“人”不自然,怯怯的还要假装从容的感觉。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载”字的这一勾显然是没有力度的,没有那种洒脱感,那一竖就像是在人前藏手藏脚、羞于人前一样。“德”字头上那一竖肉,为什么这么粗呢,把整个“人”的英气都写没了;那一撇的小尾巴把骨力收干了;“心”字那一点、一勾同样没有弹性,肉!

相比而言,下面中间的“德”字便有气质很多,有股子爽气。但底下“心”字中间一点、一勾还是略显拖泥带水了些。右边这个“德”字(《九成宫醴泉铭》摘)是不是还是更英气一些?再对比左右上部的一撇、一横,欧阳询本人的字虽小虽瘦但更显力度,有举重若轻的潇洒。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所以,三个“德”,三个人的气质优劣一目了然。第一个人刚有其形,穿得那身华服,还有不自在的感觉,拘谨得浑身痒;第二个算是俊秀了,但还年轻,做不到那种洒脱;第二个开张自如,行事老道,有长者风,有领一堂群英的气势。

所以,在笔者看来,董其昌的楷书近垃圾一等,毫无精神、毫无韵致可言。而其行书甚妙,纵观古今少有可比之人。其草书又无可观处。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三)雅集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就如一个文人雅集,一个群英会。每个字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就如一个个人物交相错落,相互辉映,有所交流。正所谓“犹众星之列河汉”,只是楷书作品就像是开朝会,按班列整齐站位而已。

又,一幅手卷,从前至后,譬如一次雅集开始至结束,往往情绪从平和到激昂,从缓慢到飞动。

试论书法优劣的判断标准——一个字就是一个人,一幅字就是一场雅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